駱如龍

《幼科推拿秘書》~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7)

1. 馬啼驚

兒頭向上。四肢亂舞。其原因被風嚇。宜二龍戲珠為主。推三關。運八卦。推脾土。分陰陽。黃蜂入洞。方用蔥白研並敷臍。再輕輕把二人上馬一揉。少與乳食即愈。

白話文:

嬰兒的頭朝上,四肢亂舞,是因為被風嚇到了。治療方法應以「二龍戲珠」穴位為主,推按三關穴位,運行八卦,推按脾土穴位,分清陰陽。如果嬰兒的症狀是「黃蜂入洞」,則使用蔥白研磨後敷在肚臍上。再輕輕揉一揉嬰兒的兩條腿,減少餵奶量,就會逐漸好轉。

2. 鯽魚驚

口吐白沫。四肢動搖。眼掣口斜。其原因五臟有寒受嚇。宜安神取汗為主。法用推三關。推肺經。運八卦。推天河。運水入土。走搓摩。方用細茶蛤粉搓囟門。忌乳食。

白話文:

口吐白沫,四肢抽動,眼睛抽搐,嘴巴歪斜。原因是五臟受寒,受到驚嚇。治療原則以安定心神、發汗為主。具體方法包括推拿三關、推肺經、運八卦、推天河、運水入土、走搓摩。最後用細茶蛤粉搓囟門。忌食乳製品。

3. 肚脹驚

氣喘。青筋裹肚。腹脹。眼翻。作瀉。其原因乳多傷脾。外受風寒。宜推三關取汗。揉臍為主。又分陰陽。運八卦。補腎經。揉神闕。推大腸。走搓摩。方用蔥白研細作餅。隔火紙七層。敷臍。將蠶絲系之。即愈。

白話文:

氣喘,肋骨處青筋浮露,肚子脹大,眼睛上翻,腹瀉。這些症狀的原因是乳汁過多傷害了脾臟,同時外部受到風寒。治療方法是推三關穴位,使病人發汗;以揉臍為主穴,另外依據陰陽,運行八卦,補腎經,揉神闕穴,推大腸穴,用手搓摩。此外,還可以用蔥白研磨成細末,做成餅狀,隔著紙七層敷在肚臍上,用蠶絲繫好,即可治癒。

4. 蛇絲驚

口中舌撩。吐青煙。四肢寒冷。其原因心經蘊熱。宜退心火為主。又分陰陽。運八卦。退六腑。清天河。撈明月。清心經。運水入土。方用薄荷煎湯。洗口數次。米疳水又洗口數次。蛤粉擦湧泉穴即愈。

白話文:

嘴裡有潰爛癒合的痕跡,嘔吐出青色的煙霧,四肢冰冷。其原因是心經積存熱氣。治療宜以消除心火為主。還要分陰陽,演繹八卦,消退六腑,清除天河淤積,撈取明月,使心經清淨。運用水的性質進入土壤,再使用薄荷煎湯,洗口數次。米疳水再洗口數次。蛤粉擦湧泉穴即痊癒。

5. 鷹爪驚

撒手亂抓。腳掣。頭搖。身戰。眼光。哭聲不止。其原因肺受風。心經煩躁。宜分陰陽。退心熱為主。又分陰陽。運八卦。清心經。清肺經。推天河。飛金走氣。按弦走搓摩。

白話文:

病人手腳亂抓、抽搐,頭搖晃,身體顫抖,眼睛無神,哭聲不止。這是由於肺部受到風寒,心經煩躁引起的,需要辨別陰陽,以退心熱為主。同時,還需要分清陰陽,運用八卦,疏通心經、肺經,推動天河穴,讓金氣運行,按弦行走,搓摩治療。

6. 急沙驚

口唇青。四肢冷。筋青。四掌心有黑氣。其原因五臟受寒邪。推肺經。取汗為主。此症一汗即愈。推三關。推肺經。運八卦。黃蜂入洞。如不應。用雞翎蘸香油。探喉吐痰。若不吐。外牢推大陵。或用滌痰神咒。以吐汗為主。推訖。仍補脾土。運八卦。後見風不畏。凡推驚。

白話文:

嘴脣發青。四肢冰冷。筋脈發青。四掌心有黑氣。這些症狀都是因為五臟受寒邪所引起的。推拿肺經。以發汗為主。這種症狀發汗一次就會痊癒。推三關。推肺經。運用八卦手法。黃蜂入洞穴。如果症狀沒有好轉。用雞毛沾上香油。探入喉嚨使患者把痰吐出來。如果吐不出來。在外部牢固的推拿大陵穴。或者使用滌痰神咒。以發汗為主。推拿完畢。仍然要補益脾土。運用八卦手法。以後見風也不會畏懼。凡是推拿驚嚇。

不可拘推三回一之說。但推到其中。回幾下便是。驚者筋也。驚見便是。驚風不省人事。治法。灸上天心。湧泉。大指甲側。

白話文:

不要拘泥於一定要推拿三次或一次的說法。只要做到其中適當的次數即可。驚嚇是筋的原因。一旦驚嚇過度,就會出現驚風,導致神志不清。治療方法是艾灸上天心、湧泉、大腳趾指甲旁邊。

7. 痰喘門

小兒痰喘。痰或作喘。彼不知吐。須用法取之。若不取吐。痰老難治。肺虛喘聲短。實則喘聲長。虛補實泄。法用分陰陽。運八卦。運五經。掐四橫紋。乾離重推。補脾土。小便赤。清天河。退六腑。飛金走氣。嘴唇紅。按弦走搓摩。揉臍及肩井。曲池。氣喘。合陰陽。又總筋。

白話文:

小兒痰喘。痰氣可以造成喘息。小兒不懂得吐出痰氣。醫師必須設法讓小兒吐出痰氣。如果不讓小兒吐出痰氣,那麼痰氣久了就難治了。肺虛的人喘息聲音短促。肺實的人喘息聲音悠長。虛症以補氣血為主,實症以瀉邪為主。治病要辨別陰陽。運動八卦。運氣於五經。掐按四橫紋。同時重推乾經和離經。補益脾土。小便赤。清天河。瀉退六腑之邪。飛金走氣。嘴脣紅。按搓手太陰肺經的弦脈。按摩臍部和肩井穴。曲池穴。氣喘。結合陰陽。總理筋脈。

清天河立止。氣吼發熱。揉承山。天門入虎口。揉𦙒肘。赤鳳搖頭。飛金走氣。痰盛。眼欲上竄。頭往上昂。掐兩乳下一指期門穴。即止。痰迷心。清心經。清肺經。揉外牢宮。揉精靈。掐五指節。天門虎口𦙒肘。

白話文:

  • 清天河:指頭一用力,解除疼痛的穴位。

  • 立止:馬上止痛。

  • 氣吼:口鼻緊閉,控制氣。

  • 發熱:微微發熱。

  • 揉承山:指壓承山穴,有助於緩解頭痛。

  • 天門入虎口:虎口對著天門穴。

  • 揉𦙒肘:指壓𦙒肘穴,有助於緩解頭痛。

  • 赤鳳搖頭:指壓百會穴,有助於緩解頭痛。

  • 飛金走氣:指全身痠痛。

  • 痰盛:痰液過多。

  • 眼欲上竄:眼睛往上吊。

  • 頭往上昂:頭往上抬。

  • 掐兩乳下一指期門穴:指壓期門穴,有助於緩解頭痛。

  • 即止:立即止痛。

  • 痰迷心:心肺有痰,導致心神不安。

  • 清心經:指壓外關穴和少商穴,有助於緩解心肺有痰。

  • 清肺經:指壓少商穴和魚際穴,有助於緩解肺部有痰。

  • 揉外牢宮:指壓外關穴,有助於緩解心肺有痰。

  • 揉精靈:指壓精靈穴,有助於緩解心肺有痰。

  • 掐五指節:指壓手指關節,有助於緩解眼痛。

  • 天門虎口𦙒肘:虎口對著天門穴和𦙒肘穴,有助於緩解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