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湯卿

心印紺珠經

心印紺珠經

作者:李湯卿

朝代:元朝

基本介紹

綜合性醫書。二卷。元·李湯卿撰。全書依次論述原道統、推運氣、明形氣、評脈法、察病機、理傷寒、演治法、辨藥性、十八劑等九部分。論述簡要,頗能融會諸家學說。李氏將方劑的類別分為輕、淡、清、解、緩、火、暑、濕、寒、燥(一名“澀”)、甘、平、溫、和、調、補、榮、奪十八劑,各列其代表性處方。於病證立名亦不循舊說。後人評此書“微而臧、約而達”。足見其簡明實用。

內容

全書分為九部分:

  1. 原道統:論述醫學的本源和宗旨。
  2. 推運氣:論述人體的氣血運行和生理功能。
  3. 明形氣:論述人體的形體和氣血的關係。
  4. 評脈法:論述脈象的診斷方法。
  5. 察病機:論述疾病的病因、病機和症狀。
  6. 理傷寒:論述傷寒的病因、病機和治療方法。
  7. 演治法:論述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
  8. 辨藥性:論述各種藥物的性味和功效。
  9. 十八劑:論述十八種常用方劑的組成和功效。

評價

《心印紺珠經》是一部綜合性醫書,內容豐富,論述精闢,對後世醫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明代醫學家張景岳評價此書“微而臧、約而達”,足見其簡明實用。

影響

《心印紺珠經》是一部重要的醫學著作,對後世醫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明代醫學家張景岳評價此書“微而臧、約而達”,足見其簡明實用。清代醫學家王清任在其著作《醫林改錯》中,對《心印紺珠經》多有引用。

參考資料

  1. 《中國醫學史》
  2. 《中國醫學大辭典》
  3.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

卷上 (1)

卷上 (2)

卷上 (3)

卷上 (4)

卷上 (5)

卷上 (6)

卷上 (7)

卷上 (8)

卷上 (9)

卷上 (10)

卷上 (11)

卷上 (12)

卷上 (13)

卷上 (14)

卷上 (15)

卷上 (16)

卷上 (17)

卷上 (18)

卷上 (19)

卷下 (1)

卷下 (2)

卷下 (3)

卷下 (4)

卷下 (5)

卷下 (6)

卷下 (7)

卷下 (8)

卷下 (9)

卷下 (10)

卷下 (11)

卷下 (12)

卷下 (13)

卷下 (14)

卷下 (15)

卷下 (16)

卷下 (17)

卷下 (18)

卷下 (19)

卷下 (20)

卷下 (21)

卷下 (22)

卷下 (23)

卷下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