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湯卿

《心印紺珠經》~ 卷上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2)

1. 五臟六腑之位

五臟者,心、肝、脾、肺、腎也。六腑者,小腸、大腸、膽、胃、膀胱、三焦也。肺最居上,為諸臟之華蓋,六葉兩耳,主藏魄。心在肺下,其體半垂,如未開蓮花,上有七孔三毛,主藏神。心下為鬲,鬲下有胃,主藏水穀。胃左有肝,左三葉、右四葉,主藏魂。膽在肝之短葉間,有精汁三合。

胃右有脾,主藏意。胃下為腹,大腸當臍,右回十六曲;小腸左回疊積十六曲,主傳溲便。二腸之下為臍,臍下為膀胱,主藏溺。背脊骨節第七椎之下有二腎,左者為腎,主藏志;右為命門,主藏精。故曰:臟者,藏也;腑者,聚也。

白話文:

所謂的五臟,指的是心、肝、脾、肺、腎。而六腑則是小腸、大腸、膽、胃、膀胱和三焦。其中,肺臟位置最高,可視為其他臟器的保護傘,它由六葉構成,兩側各有一耳,主要功能是藏魄。心臟位於肺臟下方,形狀略呈垂掛,類似未開放的蓮花,其上有七個孔和三根毛細血管,主要功能是藏神。

心臟下方是橫膈膜,橫膈膜下方是胃,主要功能是儲存食物和水。胃的左側是肝臟,左側有三葉,右側有四葉,主要功能是藏魂。膽囊位於肝臟的短葉之間,內含約三合的膽汁。

胃的右側是脾臟,主要功能是藏意。胃下方是腹部,大腸位於肚臍處,向右盤繞了十六個彎曲;小腸則向左回疊積累十六個彎曲,主要負責傳遞大小便。大小腸下方是膀胱,主要功能是儲存尿液。

背脊骨的第七節椎骨下方有兩個腎臟,左側的是腎臟,主要功能是藏志;右側的是命門,主要功能是藏精。所以說,臟器的主要功能是儲藏,腑器的主要功能是聚集。

2. 五臟六腑之官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沒世不殆,以為天下則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故曰:心者,一身之主宰,萬事之根本也。

白話文:

內容如下:

心臟,就像是國家的君主,掌管著我們的精神活動。 肺臟,扮演的是輔佐君主的宰相角色,負責調整全身的生理節奏。 肝臟,有如帶兵打仗的將軍,策劃與思考的能力由此而來。 腎臟,是身體的強壯之源,各種技巧能力由此產生。 脾臟和胃,猶如國家的糧倉,負責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膽,是公正不阿的官員,負責做出判斷和決定。 膽中的精華,是勤奮的臣子,讓人感到快樂。 小腸,是食物的接收站,負責分解食物,轉換為能量。 大腸,負責食物殘渣的傳遞,進行最後的轉化過程。

膀胱,像是城市中的水庫,儲存水分,當身體需要時,就能排出。 三焦,是負責排水的官員,確保水分的正常流動。 這十二個器官,彼此之間必須協調一致,不能失去平衡。

如果心臟健康,其他器官就能運作順暢,這樣的生活方式能使人延年益壽,終身無虞,若以此治理國家,必能興旺繁榮。 反之,如果心臟出了問題,其他十一個器官也會陷入危險,身體的運行管道會堵塞不通,這種生活狀態會帶來災難,若以此治理國家,國家將陷入極大的危機,所以要特別警戒。

因此說,心臟是人體的主宰,所有事情的根本。

3. 五臟之候

目者,肝之外候,肝氣通於目,目和則辨白黑矣。鼻者,肺之外候,肺氣通於鼻,鼻和則知香臭矣。舌者,心之外候,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口者,脾之外候,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矣。耳者,腎之外候,腎氣通於耳,耳和則知五音矣。

白話文:

眼睛是肝臟在外部的反映,肝臟的功能與眼睛相通,當眼睛健康時,就能清楚辨別黑白。 鼻子是肺臟在外部的反映,肺臟的功能與鼻子相通,當鼻子健康時,就能分辨香臭。 舌頭是心臟在外部的反映,心臟的功能與舌頭相通,當舌頭健康時,就能品嚐出五味。 嘴巴是脾臟在外部的反映,脾臟的功能與嘴巴相通,當嘴巴健康時,就能品嘗出食物的味道。 耳朵是腎臟在外部的反映,腎臟的功能與耳朵相通,當耳朵健康時,就能聽懂音樂的節奏。

4. 五臟之竅

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舌。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耳及二陰。故清陽出上竅,及氣道呼吸之間;濁陰出下竅,乃便溺傳瀉之所。

白話文:

東方的青色,與人體的肝臟相連,主要影響眼睛的功能。 南方的赤色,與心臟相通,主要影響舌頭的功能。 中央的黃色,與脾臟相關,主要影響嘴巴的功能。 西方的白色,與肺部相聯,主要影響鼻子的功能。 北方的黑色,與腎臟相應,主要影響耳朵和生殖泌尿系統的功能。

因此,清潔、純淨的氣血會通過上半身的孔竅,如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以及在呼吸之間通過氣道;而混濁、污穢的廢物則會通過下半身的孔竅,如肛門和尿道,進行排泄。

5. 五臟所生

肺主聲,入心為言,入肺為呼,入脾為歌,入腎為呻吟,自入為哭。肝主色,入肺為白,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腎為黑,自入為青。心主臭,入肝為臊臭,入肺為腥臭,入脾為香臭,入腎為腐臭,自入為焦臭。脾主味,入心為苦,入肝為酸,入肺為辛,入腎為咸,自入為甘。腎主液,入心為汗,入肝為淚,入肺為涕,入脾為涎,自入為唾。

白話文:

[五臟主宰的情況]

  • 肺主宰聲音:影響心時表現為語言,影響肺自身則是呼吸,影響脾則表現為歌唱,影響腎則轉化為呻吟,直接影響肺則成為哭泣。

  • 肝主宰顏色:影響肺時使皮膚顯白,影響心則顯紅,影響脾則顯黃,影響腎則顯黑,直接影響肝則顯青綠。

  • 心主宰氣味:影響肝時產生臊味,影響肺時產生腥味,影響脾時產生香味,影響腎時產生腐爛的味道,直接影響心則產生燒焦的味道。

  • 脾主宰味道:影響心時感受苦味,影響肝時感受酸味,影響肺時感受辣味,影響腎時感受鹹味,直接影響脾則感受甜味。

  • 腎主宰體液:影響心時表現為汗水,影響肝時表現為眼淚,影響肺時表現為鼻涕,影響脾時表現為口涎,直接影響腎則表現為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