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紺珠經》~ 卷下 (15)
卷下 (15)
1. 辨藥性情第八
黃芩味苦平,性寒,無毒。可升可降,陰也。其用有四:中枯而飄者,瀉肺火,消痰利氣;細實而堅者,瀉大腸火,養陰退陽;中枯而飄者,除風濕留熱於肌表;細實而堅者,滋化源、退熱於膀胱。
大黃味苦,性寒,無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奪土鬱而無壅滯,定禍亂而致太平,名曰將軍。
黃柏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五,瀉下焦隱伏之龍火,安上出虛噦之蛔蟲臍下痛,單制而能除腎不足,生用而能補痿厥,除濕藥中不可缺。
玄明粉味辛,甘、酸,性微溫,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去胃中之實熱,蕩腸中之宿垢。其妙不可盡述,大抵用此而代盆硝也。
白朮味甘,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濕之功;強脾胃,有進食之效;佐黃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實有消痞之妙。
人參味甘,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三:止渴生津液;和中益元氣;肺寒則可服;肺熱還傷肺。
黃耆味甘,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溫分肉而實腠理;益元氣而補三焦;內托陰證之瘡瘍;外固表虛之盜汗。
甘草味甘平,無毒。生之則寒,炙之則溫。生則分身梢而瀉火,炙則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而有效,協諸藥而無爭。以其甘能緩急,故有國老之稱。
半夏味辛平,生寒熟溫,有毒。降也,陽也。其用有四:除濕化痰涎,大和脾胃氣,痰厥及頭疼,非此莫能治。
陳皮味辛苦,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留白者補胃和中;去白者消痰泄氣。
青皮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破滯氣,愈低而愈效;削堅積,愈下而愈良;引諸藥至厥陰之分;下飲食入太陰之倉。
枳殼味苦酸,性微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消心下痞寒之痰;泄腹中滯塞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削腹內連年之積。
枳實味苦酸,性微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消胸中之虛痞;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堅積。
桔梗味苦辛,性微溫,有小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氣,仍治肺癰;一為諸藥之舟楫;一為肺部之引經。
知母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中之陰也。其用有四:瀉無根之腎火;療有汗之骨蒸;止虛勞之陽勝;滋化源之陰生。
藁本味苦辛,性微溫,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其用有二:大寒氣客於巨陽之經;苦頭痛流於巔頂之上,非此味不除。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涼心火之血熱;瀉脾土之濕熱;止鼻中之衄熱;除五心之煩熱。
熟地黃味甘苦,性溫,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活血氣,封填骨髓;滋腎水,補益真陰;傷寒後,脛股最痛;新產後,臍腹難禁。
白話文:
辨藥性情第八
黃芩味苦性平,寒涼無毒,能升能降,屬陰性藥物。其用途有四:對於肺氣虛弱、痰多咳嗽者,能瀉肺火、消痰利氣;對於大腸實熱、便秘者,能瀉大腸火、滋陰降火;對於肌表風濕熱邪者,能除風濕留熱;對於膀胱濕熱者,能滋養腎陰、清退膀胱之熱。
大黃味苦性寒,無毒。藥性下行不升,作用迅速且不持久,能瀉熱通便,消除鬱積,蕩滌邪氣,如同將軍般快速平定禍亂。
黃柏味苦性寒,無毒,藥性下行,屬陰性藥物。其用途有五:能瀉下焦的虛火;能治療上腹部隱痛、蛔蟲等症狀;能單獨使用治療腎虛;生用能治療痿厥(肢體軟弱無力);是除濕藥物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玄明粉味辛甘酸,性微溫,無毒,藥性下行,屬陰性藥物。其用途有二:能清除胃中實熱,清除腸道宿便。其妙用難以盡述,大致上可以用它來代替芒硝(瀉下藥)。
白朮味甘性溫,無毒,能升能降,屬陽性藥物。其用途有四:利尿除濕;健脾胃,促進食慾;與黃芩配伍能安胎;與枳實配伍能消痞。
人參味甘性溫,無毒,藥性上行,屬陽性藥物。其用途有三:生津止渴;益氣健脾;肺寒者可服用,但肺熱者服用反而傷肺。
黃耆味甘性溫,無毒,藥性上行,屬陽性藥物。其用途有四:溫補肌膚,使之強健;益氣補虛,補益三焦;內服可治療陰虛瘡瘍;外用可治療表虛盜汗。
甘草味甘性平,無毒。生用性寒,炙用性溫。生用能清熱瀉火,炙用能健脾和胃。能解百毒,與其他藥物配伍不會產生藥物拮抗作用。因其味甘能緩和藥性,故有「國老」之稱。
半夏味辛性平,生用性寒,熟用性溫,有毒。藥性下行,屬陽性藥物。其用途有四:除濕化痰;和胃健脾;治療痰厥和頭痛,此藥是治療此症狀的良藥。
陳皮味辛苦性溫,無毒,能升能降,屬陽中陰性藥物。其用途有二:帶白皮者能健脾和胃;除去白皮者能消痰泄氣。
青皮味苦性寒,無毒,藥性下行,屬陰性藥物。其用途有四:能破除氣滯,越往下走效果越好;能消散堅硬的積聚,越往下走效果越好;能引導藥物到達厥陰經;能使食物下行進入太陰經。
枳殼味苦酸,性微寒,無毒,藥性下行,屬陰性藥物。其用途有四:能消散心下痞滿寒痰;能泄瀉腹中滯塞之氣;能排除胃中宿食;能消散腹內長期積聚的宿食。
枳實味苦酸,性微寒,無毒,藥性下行,屬陰性藥物。其用途有四:能消散胸中虛痞;能去除心下停積的水液;能化解陳久稠痰;能消散多年積聚的堅硬塊。
桔梗味苦辛,性微溫,有小毒,藥性上行,屬陰中陽性藥物。其用途有四:能治療咽痛、鼻塞;能疏通胸膈之氣,治療肺癰;能引導藥物到達病灶;能引導藥物到達肺部。
知母味苦性寒,無毒,藥性下行,屬陰中陰性藥物。其用途有四:能瀉腎虛火;能治療自汗骨蒸;能治療虛勞陽亢;能滋養腎陰。
藁本味苦辛,性微溫,無毒,藥性上行,屬陰中陽性藥物。其用途有二:能治療陽明經受寒邪侵襲;能治療頭痛。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無毒,藥性下行,屬陰性藥物。其用途有四:能清熱涼血;能瀉脾胃濕熱;能止鼻出血;能治療五心煩熱。
熟地黃味甘苦性溫,無毒,藥性下行,屬陰性藥物。其用途有四:能活血、滋補骨髓;能滋補腎陰;能治療傷寒後脛股疼痛;能治療產後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