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湯卿

《心印紺珠經》~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女子尺脈常盛圖

經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男子負陰而抱陽,女子負陽而抱陰。南方陽也,北方陰也。男子面南而生,則兩寸在南而得其陽,故寸脈洪大,而尺脈微弱也。女子面北而生,則兩寸在北而得其陰,故寸脈微弱,尺脈洪大也。男得女脈為不足,女得男脈為太過。《脈訣》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正謂此也。

2. 六部主位圖

經曰:冬至之後得甲子,少陽王,其脈乍大、乍小、乍短、乍長。蓋冬至之後,若得第一甲子,乃大寒中氣日也。自大寒至春分六十日,正初之氣分也;其時草木方生,風令皷折,萬物未有定象,故脈大小長短不一也。復得甲子,陽明旺,其脈浮大而短,乃第二甲子,正春分至小滿六十日二之氣分也;其時草木雖生而未茂盛,陽氣清明,故脈浮大而卻短也。

復得甲子,太陽旺,其脈洪大而長,乃第三甲子,正小滿至大暑六十日三之氣分也;其時萬物茂盛,陽氣極熱,故脈洪大而又長也。復得甲子,太陰旺,其脈緩大而長,乃第四甲子,正大暑至秋分六十日四之氣分也;其時濕熱變作,林木津潤,故脈緩大而長也。復得甲子,少陰旺,其脈緊細而微,乃第五甲子,正秋分至小雪六十日五之氣分也;其時草木凋零,天地肅殺,故脈紫細而微也。

復得甲子,厥陰旺,其脈沉短以敦,乃第六甲子,正小雪至大寒六十日終之氣分也;其時萬物閉密,陽氣伏藏,故脈沉而短,反敦厚也。

3. 六氣客脈圖

六步主位之脈,一定而不移,合乎四時之氣候也。六分客氣之脈,一換而即遷,加乎四時之氣候也。然主勝則逆,客勝則從,且今歲丁酉太陰濕土居初之氣分,若主氣風木旺,則人脈當弦;若客氣濕土旺,則人脈當緩,推此可知餘歲矣。又如己亥年陽明燥金居初之氣分,若主氣風木旺,則天氣溫和,人脈當弦;若客氣燥金旺,則天氣清涼,人脈當澀。粗工不識氣運之加臨,不察主客之勝負,便以為春得秋脈,金剋木而當死,可謂謬矣籲。

刻舟而求劍,膠柱而調瑟,豈可與言醫哉。

4. 小兒食指辨三關色圖

小兒乳抱之時,未能飲食,不可診脈,但以食指三節為三關辨驗之。黃赤為熱,青黑為痛,白為寒。見於氣關者,主在內之疾;見於風關者,主在外之疾;見於命關者,不治。

5. 脈位輕重

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浮短而澀者,肺脈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浮大而散者,心脈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中而和緩者,脾脈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相平,沉弦而長者,肝脈也;按之至骨,沉濡而滑者,腎脈也。

6. 脈息遲數

人一呼脈二動,一吸脈二動,呼吸定息脈又一動。蓋呼出心與脈,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也。故一息脈五動曰平,五臟俱有氣也。一息脈六動曰數,數則為熱。一息脈三動曰遲,遲則為寒。脈來數,而時一止後來曰促,主積聚、氣痞、憂思所成。脈來緩,而時一止後來曰結,主傷寒熱痢,下之則平也。

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後動曰代,代者死脈也。《脈經》曰:脈一動一止者,兩日死;脈兩動一止者,四日死;脈三動一止者,六日死;脈四動一止者,八日死;脈五動一止者,十日死;脈十動一止者,一年後春草生而死;二十動一止者,二年後清明節而死;三十動一止者,三年後立秋節而死;四十動一止者,四年後小麥熟而死;五十動一止者,五年後草枯水寒時而死。聖人斷生死之訣,有此徵驗,乃不傳之秘也。

7. 七表屬陽

浮脈者,輕手乃得,重手不見,動在肌肉以上,曰浮。浮以候表,脈見諸陽為表熱;諸陰為表寒,又為風、為氣盛、為血虛。

芤脈者,浮大而軟,按之中空,兩邊實,曰芤。芤主熱盛失血,寸芤則吐血,微則衄;關芤則腸癰下血;尺芤則大便血,微則小便血,甚則俱下。

滑脈者,往來前卻,流利如珠,浮中如有力,與數相似,曰滑。滑為熱,為伏痰,為宿食,為吐逆,為經閉。

實脈者,大而長沉,沉浮皆得其數,曰實。實為甚熱,為嘔,為痛,為喘。

弦脈者,如張弓弦,按之不移曰弦,為風,為勞,為拘急,為脅痛。

緊脈者,按之如轉索之無常,曰緊。緊脈主痛;與實數相兼,則為熱痛;與微細相兼,則為寒痛。

洪脈者,極大而數,舉按滿指,狀如群波之湧,曰洪。洪主陽盛熱極。

8. 八里屬陰

微脈者,若有若無,極細而軟,曰微。多兼於遲,主於陰寒,或傷寒蓄熱在裡。脈道不利,亦見微細濡弱之脈,不可以為寒,當以標本別之。

沉脈者,重手乃得,輕手不見,動在肌肉以下,曰沉。沉為里,為水,為寒。

緩脈者,比浮而大,縱緩不緊,似遲而小疾,曰緩。緩為傷風自汗,為眩暈、不仁。

澀脈者,細而遲,往來難且散,如刀刮竹皮,曰澀。澀主液、血衰,亦主心痛。

遲脈者,脈來三至,日遲。遲則為寒;或傷寒亡液過極,脈亦遲也。

伏脈者,極重指按之著骨乃得,曰伏。伏三伏痰為留飲,為畜水,為溏泄。

濡脈者,極軟而浮細,曰濡。為自汗,為氣弱。

弱脈者,極軟而細沉,曰弱。弱為氣血俱虛,形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