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紺珠經》~ 卷下 (2)
卷下 (2)
1. 理傷寒第六
夫寒者,天地殺厲之氣也。秋之霧露,冬之霜雪,皆寒邪也。是以辛苦之徒起居不由乎節,飲食不順乎時,感其霧露之氣,則其邪淺;感其霜雪之氣,則其邪深。感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邪藏於肌肉之間,伏於榮衛之內,至春因溫暖之氣而發者,名曰溫病;至夏因暑熱之氣而作者,名曰熱病。傷寒也,溫病也,熱病也,一理而已。
若乃疫癘之疾,稍有不同者,蓋因春應溫而反涼,夏應熱而反冷,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四時不正之氣也。感其春夏不正之邪,則為溫疫;感其秋冬不正之邪,則為寒疫。然其經絡傳受,表裡受證,與傷寒同也,俗云時氣病爾。經總之曰傷寒,所以謂之大病者,害人最速也。
白話文:
寒冷是天地間殺傷萬物的氣息。秋天的霧露,冬天的霜雪,都是寒邪。因此,辛苦勞作的人,如果作息不規律,飲食不節制,接觸到霧露之氣,寒邪入侵就會比較淺;接觸到霜雪之氣,寒邪入侵就會比較深。接觸寒邪後立刻發病的,叫做傷寒;沒有立刻發病的,寒邪會藏在肌肉之間,潛伏在血脈之中,等到春天遇到溫暖的氣候,就會發病,叫做溫病;等到夏天遇到炎熱的氣候,就會發病,叫做熱病。傷寒、溫病、熱病,都是同一個道理。
至於瘟疫這種疾病,則略有不同,這是因為春季應該溫暖卻反倒寒冷,夏季應該炎熱卻反倒寒冷,秋季應該涼爽卻反倒炎熱,冬季應該寒冷卻反倒溫暖,這是四季氣候失常造成的。接觸到春夏季節的異常氣候,就會得溫疫;接觸到秋冬季節的異常氣候,就會得寒疫。不過,瘟疫在經絡的傳遞、表裡證狀的表現,與傷寒是一樣的,俗話說這就是時氣病。醫書總稱之為傷寒,所以說傷寒是大的疾病,因為它最容易傷害人。
軒岐以下得其治法之秘者,惟仲景一人而已。厥後守真先生不遵其桂枝麻黃髮表之藥,自制雙解通聖奇涼之劑,非不同也,時有異也,彼一時也。奈五運六氣有所更,世熊居民有所變。天以常靜,人以常動,動則屬陽,靜則屬陰。清平之世同木化也,雖有辛熱之藥,不生他證;擾鑲之世同火化也,若用辛熱之藥,則發黃出斑,變壞之病作矣。
蓋人內火既動,外火又侵,所以辛熱發汗不如辛溫,辛溫發汗不如辛涼之藥,發汗一劑而立愈。以辛熱之藥發汗,輕者必危,重者必死,可不謹哉。
白話文:
軒岐(指扁鵲和岐伯)之後,能真正領悟中醫治法精髓的,只有張仲景一人。後來守真先生(指王執齋)不遵循仲景的桂枝、麻黃等發散表邪的藥物,自己創製了雙解通聖奇涼的方劑,並不是他不懂醫術,而是時代不同了。
古人認為,五運六氣不斷變化,世俗之人體質也會隨之改變。天地常靜,人則常動,動則屬陽,靜則屬陰。太平盛世,如同木氣旺盛,即使使用辛熱的藥物,也不會產生其他病症;而動盪不安的年代,如同火氣旺盛,如果使用辛熱的藥物,就會出現發黃、長斑等病變。
因為人體內火已經旺盛,再加上外界的火氣入侵,所以辛熱發汗不如辛溫發汗,辛溫發汗不如辛涼發汗的藥物有效。只需一劑辛涼發汗藥物,就能立即見效。如果使用辛熱的藥物發汗,輕則危及性命,重則必死無疑,不可不謹慎啊。
2. 六經傳受
傷寒一日,足太陽膀胱經受證,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足陽明胃之經受證,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三日足少陽膽之經受證,故胸脅痛而耳聾;四日足太陰脾之經受證,故腹滿而嗌乾;五日足少陰腎之經受證,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足厥陰肝之經受證,故舌卷而耳聾囊縮。
至七日足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腹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邪皆去,病漸愈矣。此傳經之定序也。亦有太陽經至了不傳者,當以脈證別之。
白話文:
傷寒一日至十二日,經絡受證與病症變化
傷寒發病的第一天,足太陽膀胱經受病邪,所以病人會出現頭項疼痛、腰脊痠痛的症狀。
第二天,足陽明胃經受病邪,所以病人會發燒、眼睛疼痛、鼻腔乾燥,無法平躺。
第三天,足少陽膽經受病邪,所以病人會出現胸脅疼痛、耳朵聽不見的症狀。
第四天,足太陰脾經受病邪,所以病人會肚子脹滿、咽喉乾燥。
第五天,足少陰腎經受病邪,所以病人會口乾舌燥、口渴。
第六天,足厥陰肝經受病邪,所以病人會舌頭捲縮、耳朵聽不見、陰囊縮小。
到了第七天,足太陽經病邪減退,頭痛減輕。
第八天,陽明經病邪減退,發燒減輕。
第九天,少陽經病邪減退,耳朵聽力恢復一些。
第十天,太陰經病邪減退,肚子脹滿減輕,病人開始想吃東西。
第十一天,少陰經病邪減退,口渴消失,肚子不脹,舌頭乾燥減輕,開始打噴嚏。
第十二天,厥陰經病邪減退,陰囊鬆弛,小腹微微下降,病邪全部消散,病症逐漸好轉。
以上是病邪依循經絡傳遞的順序,也是傷寒病症的變化規律。
但也有病邪只停留於太陽經,並未傳遞到其他經絡的狀況,需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
或曰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何也?曰傷寒之邪,多於足經,而其病甚;少於手經而其病微,故不特言手經,但寄於足經而已。三日以前在表,法當汗之;三日以後在裡,法當下之。亦有二三日便有里證,而當下之者;亦有七八日尚有表證,而當汗之者,豈可拘以日數哉。
是以聖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說其大概,此之謂也。其有兩感於寒者,必不免於死,謂表裡相傳也。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身熱腹滿,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陰與厥陰俱病,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而死矣。調理之法,當分表裡治之。
白話文:
有人問:為什麼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呢? 答曰:傷寒的邪氣多侵犯足經,病症較重;少侵犯手經,病症較輕,因此不特別提及手經,只寄託於足經。三日以前病在表,應該用汗法;三日以後病在裡,應該用下法。也有些人在二三日就出現裡證,應該用下法;也有些人七八日還存在表證,應該用汗法,怎麼能拘泥於日數呢?
所以聖人著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只說明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大概”。如果有人兩次感受寒邪,必定難逃一死,這就是所謂的“表裡相傳”。第一天太陽經與少陰經同時生病,頭痛口乾,煩躁滿悶而口渴;第二天陽明經與太陰經同時生病,身體發熱,腹部脹滿,不想吃東西,胡言亂語;第三天少陰經與厥陰經同時生病,耳朵聾了,陰囊收縮並且厥逆,喝水也喝不下去,神志不清而死。治療方法應該根據表裡分開治。
3. 汗氣傳染
《養生至寶書》云:近穢氣,觸真氣;近死氣,亂生氣。深有旨哉。孫真人云:乘馬遠行至暮,當以沐浴更衣,方可近於嬰兒處所;若感其氣,則為急驚風搐。又曰:步踐糞穢之履,勿使近於嬰兒,若感其氣,則為天吊傷寒;大汗將出,當以艾灸席隅,以闢其氣,不然感其汗氣,則傳染矣。所以多染侍奉勞役之人者,由其神虛氣怯,易為撓亂故也。
如剝死馬者,感其毒氣而為馬氣之疾,其理同焉。
白話文:
《養生至寶書》說:「靠近污濁之氣,會觸犯真氣;靠近死氣,會擾亂生氣。」這句話實在是很有道理。
孫真人說:「騎馬遠行到傍晚,必須先沐浴更衣,才能靠近嬰兒;若沾染了其氣,就會導致急驚風抽搐。」他又說:「踩過糞穢的鞋子,不可靠近嬰兒,若沾染了其氣,就會患上天吊傷寒;出大汗後,應以艾灸熏燒床鋪角落,以驅散汗氣,否則沾染了汗氣,就會傳染疾病。」所以,經常接觸侍奉勞役之人容易生病,是因為他們神氣虛弱,容易被外氣侵擾。
就像剝皮死馬的人,沾染了毒氣而患上馬氣病,道理是一樣的。
4. 內外傷辨
外有風寒暑濕,內有飢飽勞逸。或曰勞役,非也。勞,倦也;逸者,閒逸也。西山記曰:久勞,則安閒以保極力之處;久逸,則導引以行積滯之氣。
白話文:
外面受到風、寒、暑、溼等天候因素影響,內部因為餓飽、過度工作和休息不當等原因造成身體不舒服。有人說是因為過度工作導致的,但這不是真正的原因。「勞」是指疲憊,而「逸」指的是放鬆休閒。《西山記》裡提到:長時間的工作後,要適當地休息來保持精力充沛;相反地,如果長期懶散不活動,就要進行一些運動來促進體內堆積物質的新陳代謝。
5. 表裡證
病在身體四肢為表證,發熱、惡寒、頭痛是也。病在胸腹之內為里證,譫語、煩渴、腹滿是也。病在脅肋間為半表半裡證,胸脅痛而耳聾是也。
白話文:
疾病出現在身體的四肢部位就是表面症狀,像是發燒、怕冷和頭痛等症狀。疾病出現在胸部和腹部內部就是深層症狀,像是胡言亂語、口乾舌燥和肚子鼓起等症狀。疾病出現在兩側肋骨之間就是介於表面與深層之間的症狀,像是胸口和耳朵都感到疼痛。
6. 主療心法
傷寒表證,當汗而不可下;里證,當下而不可汗;半在表半在裡,則當和解不可發汗吐下;在上則湧之,在下則泄之。傷寒表實,無汗,頭項痛,腰脊強,身熱惡寒,肩背拘急,手足指末微厥,脈浮緊而澀,當以清解散加天水散汗之。傷風表虛,自汗,頭項強痛,肢節煩疼,鼻鳴乾嘔,惡風手足溫,脈浮緩,當以通解散或天水散解之。或表虛,或表實,但口乾煩渴者,悉宜雙解散汗之。
汗後餘熱不解,以涼膈散退之。或日深,或日淺,但有表證而脈沉數者,先以天水連翹飲子清之,待脈浮而裡熱減,然後以雙解散汗之。傷寒表不解,脈浮,小便不利,微熱口乾,以五苓散分之。表熱多,裡熱少,益元一、涼膈半和解之。裡熱多,表熱少,涼膈一、益元半調之。
白話文:
傷寒初期,如果表現出表證,應該要發汗,不能瀉下;若是里證,則應該瀉下,不能發汗;如果表裡兼證,則應該調和,不能發汗或瀉下。上半身症狀明顯的,就用向上引導的方法;下半身症狀明顯的,就用向下排泄的方法。傷寒表證實證,沒有汗,頭頸痛,腰背僵硬,身體發熱怕冷,肩背緊繃,手腳指尖微寒,脈象浮緊而澀,應該用清解散加天水散發汗。傷風表虛證,自汗,頭頸強痛,肢體痠痛,鼻塞乾嘔,怕風手腳溫熱,脈象浮緩,應該用通解散或天水散解表。無論是表虛還是表實,只要口乾煩渴,都應該用雙解散發汗。
發汗後如果餘熱不退,可以用涼膈散退熱。如果病程長或短,只要有表證,脈象沉而數,先用天水連翹飲子清熱,等到脈象浮起來,裡熱減輕,再用雙解散發汗。傷寒表證不退,脈象浮,小便不利,微熱口乾,可以用五苓散分利。如果表熱多,裡熱少,就用益元散一劑,涼膈散半劑調和;如果裡熱多,表熱少,就用涼膈散一劑,益元散半劑調和。
若表裡俱熱,頭痛口乾,自汗不止者,白虎湯治之。或半在表,半在裡,往來寒熱,口苦舌乾,耳聾,乾嘔,胸脅痞痛,小柴胡湯和解之或膈熱嘔吐不止者,半夏橘皮湯治之。或飲水不止,以成濕熱,大便泄瀉,小便赤澀,腹滿急痛,頭痛口乾者,桂苓甘露飲主之。或濕熱內余而成下痢頻並少腹而痛者,黃連解毒湯治之。
傷寒日深,表裡熱勢極甚,心下急,郁微煩,或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下痢;或陽明病多汗;或太陰腹滿實痛;或少陰下痢清水,心下痛而口乾;或無表裡證,但發熱七八日,脈須浮數,宜雙除表裡之熱,大柴胡湯微下之,或加小承氣湯尤妙。傷寒日深,裡熱極甚,日晡潮熱,譫言,妄語,發狂,腹滿實痛,法當大承氣湯下之,或用三一承氣湯尤良。舌黑者,十死一生。
白話文:
如果表裡都熱,頭痛口乾,不停冒汗,可以用白虎湯治療。如果半表半裡,寒熱交替,口苦舌乾,耳聾,乾嘔,胸脅疼痛,可以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如果膈熱嘔吐不止,可以用半夏橘皮湯治療。如果喝水不停,導致濕熱,大便稀泄,小便赤澀,肚子脹痛,頭痛口乾,可以用桂苓甘露飲。如果濕熱內留導致頻頻腹瀉,下腹疼痛,可以用黃連解毒湯治療。
傷寒病發展到後期,表裡熱勢非常嚴重,心下急痛,悶悶不樂,或者發熱冒汗不止,心下痞硬,嘔吐腹瀉;或者陽明病大量出汗;或者太陰病肚子脹痛;或者少陰病腹瀉清澈水樣,心下痛且口乾;或者沒有表裡症狀,只發熱七八天,脈象浮數,需要雙向消除表裡之熱,可以用大柴胡湯略微瀉下,或者加小承氣湯效果更好。傷寒病發展到後期,裡熱非常嚴重,下午發熱,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發狂,肚子脹痛,應該用大承氣湯瀉下,或者用三一承氣湯效果更好。如果舌頭發黑,十死一生。
此調理傷寒之正法也。世之庸醫不知標本,不明經絡,當汗而反下之,當下而反汗之,所以損人生命不為少矣籲。人之死者,豈皆命也,亦由庸醫誤殺之也。若傷寒表證實具,誤以大承氣下之太早,使表熱裡寒,下利清穀不化者,當急救里,白朮調中湯止之;待利止里和,隨其表證之虛實而治之也。
誤以巴豆丸藥下之,使表熱裡虛,脅熱下利者,當以五苓散治之;若不下利,表熱乘虛入里,結於心下,脈浮,滿而痛者,名曰小結胸,當以小陷胸湯治之。從心下至小腹堅滿硬痛,脈沉緊數,日晡潮熱,不可按者,名曰大結胸,當以大陷胸湯下之;脈浮者不可下,下之則死,當以小柴胡湯加小陷胸湯解之。
白話文:
這就是治療傷寒的正確方法。世俗庸醫不分表裡,不懂經絡,該發汗時反而用下瀉藥,該下瀉時反而用發汗藥,因此害死的人不少。人死了,難道都是命中注定嗎?其實也有很多是被庸醫誤殺的。如果傷寒表證明顯,卻過早使用大承氣湯下瀉,導致表熱裡寒、腹瀉清穀不化,就要緊急救治裡證,用白朮調中湯止瀉;等到瀉止裡和,再根據表證虛實情況治療。
如果誤用巴豆丸下瀉,導致表熱裡虛、脅肋灼熱腹瀉,就應該用五苓散治療;如果沒有腹瀉,表熱趁虛侵入裡證,結聚在心下,脈浮、滿而疼痛,稱為小結胸,就要用小陷胸湯治療。如果從心下到小腹堅硬滿脹疼痛,脈沉緊數,下午發熱,按之則痛,稱為大結胸,就要用大陷胸湯下瀉;但如果脈浮就不能下瀉,下瀉就會致命,應該用小柴胡湯加小陷胸湯來解救。
傷寒半表裡之證,誤以大承氣湯下之太早,表熱乘虛入里,結於心下,滿而不痛者,名曰痞氣,或下利而小便不通,或嘔噦而心煩不止,當以生薑湯調五苓散,連進四五服即愈。或不愈者,必作實熱,關脈沉數,譫妄者,當以大黃黃連瀉心湯治之。或飲水過多,水停心下,小便不利,濕熱內作,其人頭汗出,身無汗,際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身目發黃也。
未黃者,茵陳湯調五苓散,以分其小便;已黃者,當以茵陳蒿湯下之,當下如爛魚腸肚及膠膘等物,小便多出金汁即愈也。或發黃而兼發斑者,茵陳蒿湯加大承氣湯下之。或發黃而兼結胸者,茵陳蒿湯加大陷胸湯下之。或不腹脹滿而痛,小便自利,大便黑色者,有瘀血而發黃也,當以茵陳蒿湯加桃仁承氣湯下之。
白話文:
傷寒半表半裡證的治療
傷寒病症,如果同時兼具表證和裡證,誤用大承氣湯瀉下太早,表熱乘虛而入裡,積聚在心下,造成滿悶不痛,稱為「痞氣」。患者可能出現腹瀉、小便不利、嘔吐、心煩等症狀。此時應以生薑湯調和五苓散,連續服用四到五劑即可痊癒。若未見效,則可能轉為實熱,出現關脈沉數、神志不清等症狀,應以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
如果患者過度飲水,水停積於心下,導致小便不利,濕熱內生,則會出現頭汗出、身無汗、頸部汗液回流、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漿、身體和眼睛發黃等症狀。
尚未發黃者,可用茵陳湯調和五苓散,促進小便排泄。已經發黃者,應以茵陳蒿湯瀉下,排出如爛魚腸肚、膠膘等物,小便排出大量金黃色尿液即可痊癒。
若發黃同時伴有發斑者,則需在茵陳蒿湯中加入大承氣湯瀉下。若發黃同時伴有胸悶憋氣者,則需在茵陳蒿湯中加入大陷胸湯瀉下。
如果患者腹部不脹滿疼痛,小便通暢,大便呈黑色,說明有瘀血導致發黃,應在茵陳蒿湯中加入桃仁承氣湯瀉下。
或傷寒日深失下,以致蓄熱在裡,陽厥極深,表有斑疹,身痛不可忍,手足清冷,目赤口乾,譫語呻吟,脈微不見,此乃陰耗陽竭之證也。下之即死,不下亦死,醫者到此,殺人活人一彈指間,按法當以涼膈散加黃連解毒大作劑料,養陰退陽,待心胸復暖脈氣漸生,然後以三一承氣湯下之,下後熱未愈,涼膈散調之。朱奉議編《南陽活人書》不識此證,乃曰:火極似水,陽極似陰。
而妄以為陰毒冷病,誤用真武湯、附子之藥,死人不為少矣。傷寒日深,大汗將出,先發戰者,由水升火降,氣和而愈矣。戰而有汗者,津液不衰也;戰而無汗者,津液已衰也。傷寒瘥後,當節飲食,慎起居。若梳頭洗面,憂思恚怒,其熱復來,謂之勞復,當以雙解散清之。
若飲食太多,其熱復作,謂之食復,當以小承氣湯下之。若食羊肉者難治。
白話文:
如果傷寒拖延日久,患者出現腹瀉,導致體內熱邪蓄積,陽氣衰竭至極,表面出現斑疹,全身疼痛難忍,手腳冰冷,眼睛紅腫口乾舌燥,神志不清,呻吟不止,脈象微弱難以觸摸,這是陰氣耗竭陽氣衰敗的表現。此時瀉下會導致死亡,不瀉下也會死亡,醫者面對這種情況,生死只在一瞬間。應該根據病症使用涼膈散加入黃連解毒,滋陰退陽,待心胸恢復溫暖,脈象逐漸轉強後,再用三一承氣湯瀉下。瀉下之後如果熱邪未消,就用涼膈散調治。朱奉議編寫的《南陽活人書》不認識這種病症,誤以為是陰寒病症,錯誤使用真武湯、附子等藥物,導致很多患者死亡。傷寒拖延日久,快要出汗時,如果先出現發熱發冷,這是水氣上升,火氣下降,氣機調和,預示著病情將要好轉。發冷時伴有出汗,說明津液尚未耗損;發冷時沒有出汗,說明津液已經耗損。傷寒病癒後,應該注意飲食節制,起居有度。如果梳頭洗臉,憂慮思慮,或生氣發怒,就會導致熱邪復發,稱為勞復,應該用雙解散清熱。如果飲食過多,就會導致熱邪復發,稱為食復,應該用小承氣湯瀉下。如果食用羊肉,則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