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紺珠經》~ 卷上 (2)
卷上 (2)
1. 推運氣第二
夫五運者,金、木、水、火、土也;六氣者,風、火、暑、濕、燥、寒也。天干取運,地支取氣。天干有十,配合則為五運;地支十二,對待則為六氣。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天地相合則為甲子。故甲子者,干支之首也。天氣終於癸,地氣終於亥,天地相合則為癸亥。故癸亥者,干支之末也。
陰陽相間,剛柔相須,是以甲子之後乙丑繼之,壬戌之後癸亥繼之,三十年為一紀,六十年為一周,太過不及,斯皆見矣。然以天干兄弟次序言之,甲乙,東方木也;丙丁,南方火也;戊己,中央土也;庚辛,西方金也;壬癸,北方水也。以其夫婦配合言之,甲與己合而化土;乙與庚合而化金;丙與辛合而化水;丁與壬合而化木;戊與癸合而化火。
白話文:
五運六氣與干支紀年
五運六氣是中醫理論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五行(金、木、水、火、土)與六氣(風、火、暑、濕、燥、寒)的相互作用。
天干取運,地支取氣。天干共有十個,分別代表五運;地支共有十二個,分別代表六氣。
天干以甲為始,地支以子為始,因此甲子便是干支紀年的開端。同樣地,癸亥代表干支紀年的結束。
陰陽相間,剛柔相須,因此甲子之後是乙丑,壬戌之後是癸亥,三十年為一紀,六十年為一周,期間可能出現過度或不足的現象。
從天干兄弟次序來看:
- 甲乙屬於東方木
- 丙丁屬於南方火
- 戊己屬於中央土
- 庚辛屬於西方金
- 壬癸屬於北方水
從天干夫婦配合來看:
- 甲與己相合,化為土
- 乙與庚相合,化為金
- 丙與辛相合,化為水
- 丁與壬相合,化為木
- 戊與癸相合,化為火
故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詩曰:甲乙化土乙庚金,丁壬木位盡成林,丙辛便是長流水,戊癸離宮號曰心。然以地支循環之序言之,寅卯,屬春木也;己午,屬夏火也;申酉,屬秋金也;亥子,屬冬水也;辰戌丑未,屬四季土也。
以其對衝之位言之,子對午,而為少陰君;火醜對未,而為太陰濕土;寅對申,而為少陽相火;卯對酉,而為陽明燥金;辰對戌,而為太陽寒水;己對亥,而為厥陰風木。故子午之歲,君火主之;丑未之歲,濕土主之;寅申之歲,相火主之;卯酉之歲,燥金主之;辰戌之歲,寒水主之;己亥之歲,風木主之。
白話文:
因此,甲己年,土氣主導;乙庚年,金氣主導;丙辛年,水氣主導;丁壬年,木氣主導;戊癸年,火氣主導。詩經說:「甲乙化土乙庚金,丁壬木位盡成林,丙辛便是長流水,戊癸離宮號曰心。」然而,根據地支循環的順序來說,寅卯屬春木;己午屬夏火;申酉屬秋金;亥子屬冬水;辰戌丑未屬四季土。
根據對衝的方位來說,子對午,為少陰君火;丑未對衝,為太陰濕土;寅對申,為少陽相火;卯對酉,為陽明燥金;辰對戌,為太陽寒水;己對亥,為厥陰風木。所以,子午年,君火主導;丑未年,濕土主導;寅申年,相火主導;卯酉年,燥金主導;辰戌年,寒水主導;己亥年,風木主導。
詩曰:子午少陰君火暑,丑未太陰濕土雨,寅申少陽相火炎,卯酉陽明燥金主,辰戌太陽司水寒,己亥厥陰風木舉。然五運有主運,有客運;六氣有主氣,有客氣。主運、主氣萬載而不易,客運、客氣每歲而迭遷。然則客運也,有太過焉,有不及焉。太過之年,甲、丙、戊、庚、壬,五陽干也;不及之年,謂乙、丁、己、辛、癸,五陰乾也。太過者其至先,不及者其至後。
客氣也,有正化焉,有對化焉。正化之歲,謂午未寅酉辰亥之年也;對化之歲,謂子醜申卯戌己之年也。正化者令之實,對化者令之虛。假令甲子年,甲為土運,統主一年;子為君火,專司一歲。一期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合乎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一期之中主運以位,而相次於下;客運以氣,而周流於上。
白話文:
詩中說:子時和午時是少陰君火主暑熱,丑時和未時是太陰濕土主雨水,寅時和申時是少陽相火主炎熱,卯時和酉時是陽明燥金主乾燥,辰時和戌時是太陽司水主寒冷,己時和亥時是厥陰風木主颳風。
然而,五運有主運和客運,六氣有主氣和客氣。主運和主氣萬年不變,客運和客氣每年都會交替變化。
客運也有過度和不及的情況。過度的年份是甲、丙、戊、庚、壬,也就是五陽干;不及的年份是乙、丁、己、辛、癸,也就是五陰干。過度的年份先到,不及的年份後到。
客氣也有正化和對化兩種。正化之年是午未寅酉辰亥年;對化之年是子醜申卯戌己年。正化之年是令氣旺盛的年份,對化之年是令氣虛弱的年份。
比如甲子年,甲為土運,統領全年;子為君火,專司一年。一期是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好符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一期之中,主運以方位為依據,按順序排列;客運以氣為依據,周流循環。
主運者,木為初之運,火為第二運,土為第三運,金為第四運,水為第五運。客運者,假如甲己年,甲為土運,初之運即土也;土生金,二之運即金也;金生水,三之運即水也;水生木,四之運即木也;木生火,五之運即火也,每一運各主七十二日零五刻。太過之年,大寒前十三日交,名曰先天不及之年;大寒後十三日交,名曰後天平氣之年;正大寒日交,名曰齊天。一歲之內,主氣定守於六位,客氣循行於四時。
主氣者,風為初之氣,火為二之氣,暑為三之氣,濕為四之氣,燥為五之氣,寒為終之氣。客氣者,假令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司地,太陰濕土為天之左間,厥陰風木為天之右間,所以面南而命其位也;太陽寒水為地之左間,少陽相火為地之右間,所謂面北而命其位也;一氣在上,一氣在下,二氣在左,二氣在右。經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白話文:
一年之中,主運有五個階段:木為第一運,火為第二運,土為第三運,金為第四運,水為第五運。客運則根據年份來決定,例如甲己年,甲屬土,所以第一運是土;土生金,第二運是金;金生水,第三運是水;水生木,第四運是木;木生火,第五運是火。每個運期都持續七十二天零五刻。太過之年指的是大寒前十三天交接的年份,稱為先天不及之年;大寒後十三天交接的年份,稱為後天平氣之年;正大寒日交接的年份,稱為齊天。一年之內,主氣固定在六個位置,客氣則隨著四季循環。
主氣有六種:風為第一氣,火為第二氣,暑為第三氣,濕為第四氣,燥為第五氣,寒為第六氣。客氣則根據年份來決定,例如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司地,太陰濕土為天之左間,厥陰風木為天之右間,所以面南而命其位;太陽寒水為地之左間,少陽相火為地之右間,所以面北而命其位。一氣在上,一氣在下,二氣在左,二氣在右。經書上說:「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地之左間為初之氣,天之右間為二之氣,司天為三之氣,天之左間為四之氣,地之右間為五之氣,司地為終之氣,每一氣各王六十日八十七刻半有奇。申子辰之年大寒日,寅初一刻交初之氣,至春分日子時之末交二之氣,至小滿日亥時之末交三之氣,至大暑日戌時之未交四之氣,至秋分日酉時之末交五之氣,至小雪日申時之末交終之氣,所謂一六天也。
已酉醜之年大寒日,已初一刻交初之氣,至春分日卯時之末交二之氣,至小滿日寅時之末交三之氣,至大暑日丑時之末交四之氣,至秋分日子時之末交五之氣,至小雪日亥時之末交終之氣,所謂二六天也。
白話文:
天地之間有六種氣運,分別為初氣、二氣、三氣、四氣、五氣、終氣,每種氣運持續六十天八十七刻半,週而復始。以申子辰年為例,大寒日寅時初刻交初氣,春分日子時之末交二氣,小滿日亥時之末交三氣,大暑日戌時之末交四氣,秋分日酉時之末交五氣,小雪日申時之末交終氣,稱為一六天。以已酉醜年為例,大寒日已時初刻交初氣,春分日卯時之末交二氣,小滿日寅時之末交三氣,大暑日丑時之末交四氣,秋分日子時之末交五氣,小雪日亥時之末交終氣,稱為二六天。
寅午戌之年大寒日,申初一刻交初之氣,至春分日午時之末交二之氣,至小滿日已時之末交三之氣,至大暑日辰時之末交四之氣,至秋分日卯時之末交五之氣,至小雪日寅時之末交終之氣,所謂三六天也。
亥卯未之年大寒日,亥初一刻交初之氣,至春分日酉時之末交二之氣,至小滿日申時之末交三之氣,至大暑日未時之末交四之氣,至秋分日午時之末交五之氣,至小雪日已時之未交終之氣,所謂四六天也。蓋因客運加於主運之上,主氣臨於客氣之下,天時所以不齊,民病所由生也。
角,音屬木,丁壬化之。丁,陰木也;壬,陽木也。丁為少角,壬為太角。木旺於春,觸物而生,有角之義也。角者,觸也。徵音屬火,戊癸化之。戊,陽火也,癸,陰火也。戊為太徵,癸為少徵。火旺於夏,物長已極,有止之義也。徵者,止也。宮音屬土,甲己化之。甲,陽土也;己,陰土也。
白話文:
寅午戌年的大寒日申初一刻交初之氣,至春分日午時之末交二之氣,至小滿日已時之末交三之氣,至大暑日辰時之末交四之氣,至秋分日卯時之末交五之氣,至小雪日寅時之末交終之氣,稱為三六天。
亥卯未年的大寒日亥初一刻交初之氣,至春分日酉時之末交二之氣,至小滿日申時之末交三之氣,至大暑日未時之末交四之氣,至秋分日午時之末交五之氣,至小雪日已時之未交終之氣,稱為四六天。這是因為客運加於主運之上,主氣臨於客氣之下,所以天時不齊,百姓才會生病。
角,音屬木,由丁壬化成。丁為陰木,壬為陽木。丁為少角,壬為太角。木旺於春,觸物而生,有角之意。角,意指觸碰。徵音屬火,由戊癸化成。戊為陽火,癸為陰火。戊為太徵,癸為少徵。火旺於夏,萬物生長至極,有止之意。徵,意指停止。宮音屬土,由甲己化成。甲為陽土,己為陰土。
甲為太宮,己為少宮。土旺於長夏,位在中央,有宮之義也。宮者,中也。商音屬金,乙庚化之。乙,陰金也;庚,陽金也。乙為少商,庚為太商。金旺於秋,萬物剛強,有商之義也。商者,強也。羽音屬水,丙辛化之。丙,陽水也;辛,陰水也。丙為太羽,辛為少羽。水旺於冬,陽氣屈而陰氣伸,有舒之義也。
羽者,舒也。
假令子午年六氣如此,余者以類推之。
在天之氣,三年一降,五年遷正司泉,降極復升。
在地之氣,三年一升,五年遷正司天,升極復降。
此圖言其六氣之定位也。經有南政、北政之說,其六氣之布令也。南政者,面南布政,以象君位,嚮明而治;北政者,面北布政,以象臣位,聽君之令。蓋六十年中,十年南政,余者皆北政也。何以言之?甲己之歲,土也。土為物之尊,五行之主,萬物非土無以生,五行非土無以備,貫統四時,寄王四季。
白話文:
甲代表太宮,己代表少宮。土氣旺盛於長夏,位於中央,因此稱之為宮。宮代表中心。商音屬金,由乙庚化生。乙屬陰金,庚屬陽金。乙為少商,庚為太商。金氣旺盛於秋季,萬物堅硬強壯,因此稱之為商。商代表堅強。羽音屬水,由丙辛化生。丙屬陽水,辛屬陰水。丙為太羽,辛為少羽。水氣旺盛於冬季,陽氣衰弱而陰氣盛行,因此稱之為羽。羽代表舒展。
假設子午年六氣如此,其他年份以此類推。
天上的氣運,三年下降一次,五年遷移到正司泉,下降到極點後再次上升。
地上的氣運,三年上升一次,五年遷移到正司天,上升到極點後再次下降。
此圖說明了六氣的定位。經書中提到南政、北政的概念,是關於六氣的佈置和命令。南政是指面朝南方佈置政令,象徵君主之位,面向光明而治理;北政是指面朝北方佈置政令,象徵臣子之位,聽從君主的命令。在六十年中,十年為南政,其餘皆為北政。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甲己年為土年,土為萬物之根本,五行之主,萬物無土而不能生長,五行無土而不能完備,它貫穿四季,統治四季。
故土運居中司天司泉之氣,皆面南而處尊也;余運居中司天司泉之氣,皆面北而處卑也。詩曰:到者司天進四地,陰陽上下定災危,後學醫流如曉得,逐年病體見根機,此之謂也。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為期歲之數也。故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二氣為一用,六十日為一氣,三月為一時,四時為一歲。經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天符,運氣相同,曰天符。
戊子、戊午、戊寅年,運氣皆火;丙辰、丙戌年,運氣皆水;己丑、己未年,運氣皆土;乙卯、乙酉年,運氣皆金;丁巳、丁亥年,運氣皆木。六十年中,有此十二年天符也。
白話文:
因此,土運居於中央,主宰著天、泉之氣,皆面向南方,處於尊貴地位;而餘運居於中央,主宰著天、泉之氣,皆面向北方,處於卑微地位。《詩經》說:「到者司天進四地,陰陽上下定災危」,後學醫者若能明白此理,就能逐年觀察病體的根源。這就是所謂的「天符」。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作為一年週期的計算。因此,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二氣為一用,六十日為一氣,三月為一時,四時為一歲。《經書》說:「若不知一年中氣運的增減,氣的盛衰,虛實的來源,就不能算得上是精通醫術。」
天符是指運氣相同,稱為天符。
戊子、戊午、戊寅年,運氣皆屬火;丙辰、丙戌年,運氣皆屬水;己丑、己未年,運氣皆屬土;乙卯、乙酉年,運氣皆屬金;丁巳、丁亥年,運氣皆屬木。六十年中,共有這十二年為天符之年。
順化,天氣生運,曰順化。
甲子、甲午、甲寅、甲申年,火下生土也;壬辰、壬戌年,水下生木也;乙丑、乙未年,土下生金也;辛卯、辛酉年,金下生水也;癸巳,癸亥年,木下生火也。六十年中有此十二順化也。
天刑,天氣克運,曰天刑。
庚子、庚午、庚寅、庚申年,火下剋金也;戊辰、戊戌年,水下剋火也;辛丑、辛未年,土下剋水也;丁卯、丁酉年,金下剋木也;己巳、己亥年,木下剋土也。六十年中,有此十二年天刑也。
小逆,運生天氣,曰小逆。
壬子、壬午、壬寅、壬申年,木上生火也;庚辰、庚戌年,金上生水也;癸丑、癸未年,火上生土也;己卯、己酉年,土上生金也;辛巳、辛亥年,水上生木也。子臨父位,於理未當,六十年中,有此十二年小逆也。
白話文:
順化指的是天氣生運,也就是五行相生的順序,例如甲子、甲午、甲寅、甲申年,火下生土。天刑指的是天氣克運,也就是五行相剋的順序,例如庚子、庚午、庚寅、庚申年,火下剋金。小逆指的是運生天氣,也就是五行相生的順序,但子臨父位,屬於不當的順序,例如壬子、壬午、壬寅、壬申年,木上生火。六十年中,包含十二年順化、十二年天刑和十二年小逆。
不和,運克天氣,曰不和。
丙子、丙午、丙寅、丙申年,水上剋火也;甲辰、甲戌年,土上剋水也;辛丑、辛未年,水上剋土也;癸卯、癸酉年,火上剋金也;己巳、己亥年,金上剋木也。六十年中,有此十二年不和也。
歲會,運臨木氣之位,曰歲會。
子,水位也;丙子年水運臨之。午,火位也;戊午年火運臨之。卯,木位也;丁卯年木運臨之。酉,金位也;乙酉年金運臨之。辰戌丑未,土位也;甲辰、甲戌、己丑、己未年,土運臨之。六十年中,有此八年歲會也。
太乙天符,(天符歲會相合,曰太乙天符。)
戊午、乙酉、己未、己丑,六十年中,有此四年太乙天符也。
白話文:
不和,指的是五行相剋的運氣,例如丙子、丙午、丙寅、丙申年,水剋火,就是不和的年份。六十年中,共有十二年不和。
歲會,指的是五行運氣與歲星所在位置相合,例如丙子年,水運臨水位,就是歲會。六十年中,共有八年歲會。
太乙天符,指的是歲會與天符星相合,例如戊午、乙酉、己未、己丑年,就是太乙天符的年份。六十年中,共有四年太乙天符。
支德符,(運與四孟月同,曰支德符。)
寅屬木,春孟月也,壬寅年木運臨之;已屬火,夏孟月也,癸已年火運臨之;申屬金,秋孟月也,庚申年金運臨之;亥屬水,冬孟月也,辛亥年水運臨之。六十年中,有此四年支德符也。
干德符,(運與文同日相合,曰干德符。)
甲與己合,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一年遇此二干天地德合,亦為平氣之歲也。
同天符,(太過之運加地氣,曰同天符。)
庚子、庚午年,運同司地燥金;壬寅、壬申年,運同司地風木;甲辰、甲戌年,運同司地濕土。六十年中,有此六年天符也。
白話文:
支德符,是指運氣與四個孟月(正月、四月、七月、十月)相同的一年,稱為支德符。
寅屬木,是春天的孟月,壬寅年木運臨之;已屬火,是夏天的孟月,癸已年火運臨之;申屬金,是秋天的孟月,庚申年金運臨之;亥屬水,是冬天的孟月,辛亥年水運臨之。六十年中,這四個年份就是支德符。
干德符,是指運氣與天干相合的年份,稱為干德符。
甲與己合,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每年遇到這兩天干天地相合,也是平和之年。
同天符,是指運氣過於旺盛,加上地氣的年份,稱為同天符。
庚子年、庚午年,運氣同屬燥金;壬寅年、壬申年,運氣同屬風木;甲辰年、甲戌年,運氣同屬濕土。六十年中,這六個年份就是同天符。
同歲會,(不及之運加地氣,曰同歲會。)
辛丑、辛未年,運臨司地寒水;癸卯、癸酉年,運臨司地君火;癸巳、癸亥年,運臨司地相火。六十年中,有此六年同歲會也。
甲己土運加臨圖
初之運,甲太宮,己少宮,濕土,加風木,二之運,乙少商,庚太商,燥金,加熱火客
三之運,丙太羽,辛少羽,寒水,加濕土運
四之運,丁少角,壬太角,風木,加燥金,五之運,戊太徵,癸少徵,熱火,加寒水
乙庚金運加臨圖
初之運,乙少商,庚太角,燥金,加風木,二之運,丙大羽,辛少羽,寒水,加熱火客
三之運,丁少角,壬太角,風木,加濕土運
白話文:
同歲會是指運氣與地氣相合的年份,例如辛丑年、辛未年,運氣在司地寒水,癸卯年、癸酉年,運氣在司地君火,癸巳年、癸亥年,運氣在司地相火,六十年中,這六年便是同歲會。
甲己土運加臨圖指的是甲己土運氣與地氣相合的情況。初運是甲太宮、己少宮,濕土加風木,二運是乙少商、庚太商,燥金加熱火客,三運是丙太羽、辛少羽,寒水加濕土運,四運是丁少角、壬太角,風木加燥金,五運是戊太徵、癸少徵,熱火加寒水。
乙庚金運加臨圖指的是乙庚金運氣與地氣相合的情況。初運是乙少商、庚太角,燥金加風木,二運是丙大羽、辛少羽,寒水加熱火客,三運是丁少角、壬太角,風木加濕土運。
四之運,戊太徵,癸少徵,熱火,加燥金,五之運,甲太宮,己少官,濕土,加寒水
丙辛水運加臨圖
初之運,丙太羽,辛少羽,寒水,加風木,二之運,丁少角,壬太角,風木,加熱火客,主
三之運,戊太徵,癸少徵,熱火,加濕土運
四之運,己少宮,甲太宮,濕土,加燥金,五之運,庚太商,乙少商,燥金,加寒水
丁壬水運加臨圖
初之運,丁少角,壬太角,風木,加風木,二之運,戊太徵,癸少徵,熱火,加熱火客
三之運,己少宮,甲太宮,濕土,加濕土運
四之運,庚太商,乙少商,燥金,加燥金,五之運,辛少羽,丙太羽,寒水,加寒水
白話文:
四運為戊太徵,癸少徵,熱火,加燥金;五運為甲太宮,己少官,濕土,加寒水。
丙辛水運加臨圖:
初運為丙太羽,辛少羽,寒水,加風木;二運為丁少角,壬太角,風木,加熱火客;三運為戊太徵,癸少徵,熱火,加濕土運;四運為己少宮,甲太宮,濕土,加燥金;五運為庚太商,乙少商,燥金,加寒水。
丁壬水運加臨圖:
初運為丁少角,壬太角,風木,加風木;二運為戊太徵,癸少徵,熱火,加熱火客;三運為己少宮,甲太宮,濕土,加濕土運;四運為庚太商,乙少商,燥金,加燥金;五運為辛少羽,丙太羽,寒水,加寒水。
戊癸火運加臨圖
初之運,戊太徵,癸少徵,熱火,加風木,二之運,己少宮,甲太宮,濕土,加熱火客,主
三之運,庚太商,乙少商,燥金,加濕土運,地
四之運,辛少羽,丙太羽,寒水,加燥金,五之運,壬少角,丁太角,風木,加寒水
子午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太陽寒水),天時(流水復冰,雪霜時降),民病(腹痛清厥),風
二之氣(厥陰風木),天時(地起飄風),民病(眩冒火)
三之氣(少陰君火),天時(炎熾大作),民病(疫癘盛行),暑
上下加臨,主客勝負
四之氣(太陰濕土),天時(雨水淋淫),民病(濡瀉腫滿),濕
白話文:
戊癸火運加臨圖
初之運,戊太徵,癸少徵,熱火,加風木:此運為戊癸火運,戊太徵為陽土,癸少徵為陰水,屬熱火,加之風木運,風助火勢,火勢更旺。
二之運,己少宮,甲太宮,濕土,加熱火客:此運為己甲土運,己少宮為陰土,甲太宮為陽木,屬濕土,加熱火,濕土被火所克,火勢減弱。
三之運,庚太商,乙少商,燥金,加濕土運:此運為庚乙金運,庚太商為陽金,乙少商為陰木,屬燥金,加之濕土運,濕土生金,金勢增強。
四之運,辛少羽,丙太羽,寒水,加燥金:此運為辛丙金運,辛少羽為陰金,丙太羽為陽火,屬寒水,加之燥金運,燥金克水,水勢減弱。
五之運,壬少角,丁太角,風木,加寒水:此運為壬丁水運,壬少角為陽水,丁太角為陰火,屬風木,加之寒水運,寒水生木,木勢增強。
子午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主氣應地者靜:天地運行有主氣,主氣恆定不變,並應地而靜。
初之氣(太陽寒水),天時(流水復冰,雪霜時降),民病(腹痛清厥),風:初之氣為太陽寒水,天時為冬天,流水結冰,降雪霜,民病為腹痛清厥,屬風邪。
二之氣(厥陰風木),天時(地起飄風),民病(眩冒火):二之氣為厥陰風木,天時為春季,風起飄揚,民病為眩冒,屬火邪。
三之氣(少陰君火),天時(炎熾大作),民病(疫癘盛行),暑:三之氣為少陰君火,天時為夏季,炎熱熾盛,民病為疫病流行,屬暑邪。
四之氣(太陰濕土),天時(雨水淋淫),民病(濡瀉腫滿),濕:四之氣為太陰濕土,天時為秋季,雨水連綿,民病為濕邪引起的病症,如腹瀉、腫脹等。
上下加臨,主客勝負:此指各個運氣之間相互影響,主氣為主要力量,客氣為輔助力量,主客之間相互制衡,最終決定運勢走向。
五之氣(少陽相火),天時(涼風愆期),民病(瘧),燥
終之氣(陽明燥金),天時(寒氣肅殺),民病(癥瘕),火
客氣一歲而一遷,客氣應天者動
丑未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厥陰風木),天時(大風數舉云偃沙飛),民病(強直支痛夏戾筋縮),風
二之氣(少陰君火),天時(暄熱),民病(血溢血泄),火
三之氣(太陰濕土),天時(暑雨蒸溽),民病(黃疸),暑
上下加臨,主客勝負
四之氣(少陽相火),天時(熱鬱淫雨),民病(瘧痢濕)
五之氣(陽明燥金),天時(大涼),民病(咳逆),燥
白話文:
一年之中,氣候變化,影響人體,五運六氣便是觀察天地變化,推測疾病的學說。
第一個階段,厥陰風木之氣主事,天氣大風狂飆,沙石飛揚,人們易患筋骨疼痛、夏天發熱、肌肉痙攣等風邪病。
第二個階段,少陰君火之氣主事,天氣溫暖,人們易患出血、血泄等火邪病。
第三個階段,太陰濕土之氣主事,天氣炎熱潮濕,雨水蒸騰,人們易患黃疸等暑邪病。
第四個階段,少陽相火之氣主事,天氣炎熱悶熱,淫雨連綿,人們易患瘧疾、痢疾、濕邪病。
第五個階段,陽明燥金之氣主事,天氣乾燥寒冷,人們易患咳嗽、氣喘等燥邪病。
天地間的氣運週而復始,一年一循環,主氣應地,靜而不變,客氣應天,動而變化,主客相互作用,決定疾病的發生。
終之氣(太陽寒水),天時(大寒凜冽),民病(厥逆禁固),寒
客氣一歲而一遷,客氣應天者動
甲申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少陰君火),天時(溫和風舉),民病(掉眩),風
二之氣(太陰濕土),天時(雨降後暖),民病(溫熱之喘),火
三之氣(少陽相火),天時(赤地炎蒸),民病(暴病暴死),暑
上下加臨,主客勝負
四之氣(陽明燥金),天時(涼雨時降),民病(瘧腫),濕
五之氣(太陽寒水),天時(霜降太涼),民病(鬱熱之疾),燥
終之氣(厥陰風木),天時(雪霜風大起),民病(目疾赤腫),寒
白話文:
一年四季,氣候變化,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冬季嚴寒,寒氣入侵,容易導致身體厥逆禁固;春季溫和,風氣主導,容易導致掉眩;夏季炎熱,暑氣盛行,容易導致暴病暴死;秋季乾燥,燥氣瀰漫,容易導致鬱熱之疾。
客氣一歲而一遷,客氣應天者動
卯酉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太陰濕土),天時(雨作風舉),民病(瀉腫眩暈),風
二之氣(少陽相火),天時(溫熱),民病(疫癘大行),火
三之氣(陽明燥金),天時(雨水愆期天氣燥熱,民病(癰腫),暑
上下加臨,主客勝負
四之氣(太陽寒水),天時(雨雹不時),民病(泄瀉),濕
五之氣(厥陰風木),天時(雲物不寧),民病(強直),燥
終之氣(少陰君火),天時(雨雪愆期),民病(中熱),寒
客氣一歲而一遷,客氣應天者動
己亥之紀圖
白話文:
卯酉之紀圖
客氣(外在環境變化)一歲而一遷,客氣應天者動(一年四季循環變遷,外氣變化受天體運行影響而動)
主氣萬載而不易,主氣應地者靜(人體內在的元氣,萬世不變,受地氣影響而穩定)
初之氣(太陰濕土),天時(雨作風舉),民病(瀉腫眩暈),風(此段描述的是春季的氣候特徵與常見疾病)
二之氣(少陽相火),天時(溫熱),民病(疫癘大行),火(此段描述的是夏季的氣候特徵與常見疾病)
三之氣(陽明燥金),天時(雨水愆期天氣燥熱,民病(癰腫),暑**(此段描述的是秋季的氣候特徵與常見疾病)
上下加臨,主客勝負(人體內外之氣相互影響,決定人體健康與否)
四之氣(太陽寒水),天時(雨雹不時),民病(泄瀉),濕(此段描述的是冬季的氣候特徵與常見疾病)
五之氣(厥陰風木),天時(雲物不寧),民病(強直),燥(此段描述的是春季的氣候特徵與常見疾病)
終之氣(少陰君火),天時(雨雪愆期),民病(中熱),寒(此段描述的是冬季的氣候特徵與常見疾病)
客氣一歲而一遷,客氣應天者動(一年四季循環變遷,外氣變化受天體運行影響而動)
己亥之紀圖
此圖表以卯酉之紀為框架,描述了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人體內外之氣相互影響以及常見疾病。
- 卯酉之紀是古代中醫學家用來描述一年四季變化規律的理論。
- 主氣是指人體內在的元氣,客氣是指外界的環境氣候。
- 天時是指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民病是指常見的疾病。
- 上下加臨,主客勝負是指人體內外之氣相互影響,決定人體健康與否。
此圖表強調了人體健康與自然環境的密切關係,以及適應自然規律的重要性。
主氣萬載而不易,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少陽相火),天時(暄暖),民病(濕病),風
二之氣(陽明燥金),天時(萬物乾燥),民病(諸熱之疾),火
三之氣(太陽寒水),天時(熱鬱),民病(內熱),暑
上下加臨,主客勝負
四之氣(厥陰風木),天時(風雨交作),民病(痹),濕
五之氣(少陰君火),天時(涼風衍期草木晚凋),民病(瘡癢),燥
終之氣(太陰濕土),天時(雨雪交作寒風凜冽),民病(痹厥),寒
客氣一歲而一遷,客氣應天者動
己亥之紀圖
主氣萬載而不易,主氣應地者靜
初之氣(陽明燥金),天時(草木晚發天氣反涼),民病(兩肋痛),風
白話文:
主氣長久穩定,不輕易改變,它與大地相應,呈現靜止狀態。
第一個時期,陽明燥金之氣主導,天氣草木晚發,反常地寒冷,人們容易出現兩肋疼痛,這是風邪所致。
二之氣(太陽寒水),天時(天氣反寒),民病(鬱熱),火
三之氣(厥陰風木),天時(風火交作),民病(眩暈嘔逆),暑
上下加臨,主客勝負
四之氣(少陰君火),天時(蒸溽霖雨),民病(瀉痢),濕
五之氣(太陰濕土),天時(淫潰),民病(瀉腫),燥
終之氣(少陽相火),天時(蟄蟲將見流水不冰),民病(暴熱之疾),寒
客氣一歲而一遷,客氣應天者動
天五運六氣相摩相蕩,上加下臨,六十年之紀不能齊矣。太過之紀有五,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不及之紀有五,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平氣之紀有五,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
白話文:
二月的氣候屬太陽寒水,天氣反常寒冷,人們容易出現鬱熱症狀,表現為火氣旺盛。
三月的氣候屬厥陰風木,天氣風火交作,人們容易出現眩暈嘔逆,表現為暑熱症狀。
四月的氣候屬少陰君火,天氣蒸溽霖雨,人們容易出現瀉痢,表現為濕氣過重。
五月的氣候屬太陰濕土,天氣淫潰,人們容易出現瀉腫,表現為燥熱症狀。
六月的氣候屬少陽相火,天氣蟄蟲將見流水不冰,人們容易出現暴熱之疾,表現為寒氣入侵。
客氣(即六氣)一年一遷,客氣順應天時而變化。
天五運(即五行)和六氣相互摩擦碰撞,相互影響,上下相加臨,六十年的循環也無法完全一致。
過度之氣有五種:木曰發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
不足之氣有五種: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金曰從革,水曰涸流。
平氣之氣有五種: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
太過,則乘己所勝,而侮所不勝。侮反受邪,寡於畏也。不及則勝己者來欺之,子必為母復仇也。
發生之紀謂壬子、壬午、壬寅、壬申、壬辰、壬戌六年也。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偃木飛沙,草木早生,歲星明見,民病腹痛濡瀉,飲食上支兩脅,鬲咽不通,胃脘當心而痛,甚則忽忽眩冒巔疾。
赫曦之紀,謂戊子、戊午、戊寅、戊申四年也。歲火太過,熱氣流行,肺金受邪,陽炎沸騰,山川赤地,災惑星明見,民病咳嗽喘逆,肺痿寒熱,血溢血泄,甚則身熱膚痛。
敦阜之紀,謂甲子、甲午、甲寅、甲申、甲辰、甲戌六年也。歲土太過,濕氣流行,腎水受邪,淫雨水潦,田牧土駒,鎮星明見,民病七疝鶩溏,甚則腹大腫滿。
白話文:
事物過度,就會凌駕於自身所擅長的領域,並欺凌自身所不擅長的領域。欺凌反過來會受到邪氣的侵襲,缺乏敬畏之心。不足則會被自身所不及的事物欺凌,後代必定會為前人報仇。
發生之紀指的是壬子、壬午、壬寅、壬申、壬辰、壬戌這六年。這六年木氣過盛,風氣流行,脾土受到邪氣侵襲,導致樹木傾倒、沙塵飛揚、草木早生,歲星明亮可見。百姓容易患腹痛、腹瀉、飲食不消化、兩脅疼痛、咽喉不通、胃脘疼痛,嚴重者會頭昏眼花、頭痛眩暈。
赫曦之紀指的是戊子、戊午、戊寅、戊申這四年。這四年火氣過盛,熱氣流行,肺金受到邪氣侵襲,導致陽炎熾盛、山川赤地、災惑星明亮可見。百姓容易患咳嗽、氣喘、肺痿、寒熱、出血、血泄,嚴重者會發燒、皮膚疼痛。
敦阜之紀指的是甲子、甲午、甲寅、甲申、甲辰、甲戌這六年。這六年土氣過盛,濕氣流行,腎水受到邪氣侵襲,導致淫雨成災、水潦泛濫、田牧泥濘、鎮星明亮可見。百姓容易患七疝、腹瀉,嚴重者會腹部腫脹。
堅成之紀,謂庚辰、庚戌二年也。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草木晚生,不時霜降,太白星明見,民病脅痛,善恐如人將捕之,甚則皮膚皴揭。
流衍之紀,謂丙子、丙午、丙寅、丙申、丙辰、丙戌六年也。歲水太過,寒邪流行,心火受邪,雪霜凜冽,水澤冰堅,辰星明見,民病心懸如病飢,堅痞甚痛,甚則厥逆禁固。
委和之紀,謂丁丑、丁未、丁卯、丁酉四年也。歲木不及,燥氣妄行,肝反受邪,草木晚生,黃落調隕,太白星光芒,民病肋痛支滿;復則火令大舉,肺金受制,民病喘逆唾血。
伏明之紀,謂癸丑、癸未、癸卯、癸酉四年也。歲火不及,寒氣妄行,心反受邪,雪霜時降,寒氣凜冽,辰星光芒,民病吐利腥穢,食已不飢;復則濕令大舉,腎水受制,民病膝痛脛腫。
白話文:
庚辰、庚戌兩年,稱為堅成之紀,這兩年金氣過盛,燥氣流行,導致肝木受邪氣侵襲,草木生長延遲,出現不時霜降的現象,太白星光芒顯現,百姓容易患肋痛,且容易感到恐懼,好像有人要抓他們一樣,嚴重者還會出現皮膚乾裂脫落。
丙子、丙午、丙寅、丙申、丙辰、丙戌六年,稱為流衍之紀,這六年水氣過盛,寒邪流行,導致心火受邪氣侵襲,出現雪霜嚴寒、水澤冰凍的現象,辰星光芒顯現,百姓容易患心慌,好像得了飢餓病一樣,腹部脹痛難忍,嚴重者還會出現手腳厥冷,大便不通。
丁丑、丁未、丁卯、丁酉四年,稱為委和之紀,這四年木氣不足,燥氣亂竄,導致肝臟反受邪氣侵襲,草木生長延遲,出現枯黃凋落的現象,太白星光芒四射,百姓容易患肋痛,胸悶氣短;如果火氣過盛,就會抑制肺金,百姓容易患咳嗽氣喘,吐血的毛病。
癸丑、癸未、癸卯、癸酉四年,稱為伏明之紀,這四年火氣不足,寒氣亂竄,導致心臟反受邪氣侵襲,出現雪霜時降、寒氣嚴寒的現象,辰星光芒四射,百姓容易患嘔吐腹瀉,並且食慾不振;如果濕氣過盛,就會抑制腎水,百姓容易患膝痛,小腿腫脹的毛病。
卑監之紀,謂己卯、己酉、己巳、己亥四年也。歲土不及,風氣妄行,脾反受邪,雨水愆期,大風數舉,歲星光芒,民病胃脘當心而痛;復則燥令大舉,肝木受制,民病脅痛。
從革之紀,謂乙巳、己亥二年也。歲金不及,熱氣妄行,肺反受邪,草木焦黃,天暑地熱,災惑星光芝,民病肺痿寒熱,咳血;復則寒令大舉,心火受制,民病厥心痛。
涸流之紀,謂辛丑、辛未、辛已、辛亥四年也。歲水不及,濕氣妄行,腎反受邪,陰雨淋潰,雪霜晚降,鎮星光芒,民病膝痛脛腫:復則風令大舉,脾土受制,民病腹痛濡瀉。
敷和之紀,謂丁巳、丁亥二年也。木本不及,上逢天符助之,得其平也,氣化均,民病少。
白話文:
古代記載中,己卯、己酉、己巳、己亥四年稱為卑監之紀,土氣不足,風氣肆虐,脾臟受邪,雨水不調,大風頻發,歲星光芒異常,百姓會患胃脘心痛;之後乾旱盛行,肝木受制,百姓會患脅痛。
乙巳、己亥二年稱為從革之紀,金氣不足,熱氣肆虐,肺臟受邪,草木枯黃,天暑地熱,災惑星光芒異常,百姓會患肺痿寒熱,咳血;之後寒氣盛行,心火受制,百姓會患厥心痛。
辛丑、辛未、辛已、辛亥四年稱為涸流之紀,水氣不足,濕氣肆虐,腎臟受邪,陰雨連綿,雪霜遲來,鎮星光芒異常,百姓會患膝痛脛腫;之後風氣盛行,脾土受制,百姓會患腹痛濡瀉。
丁巳、丁亥二年稱為敷和之紀,木氣不足,但天符相助,氣候平和,氣化均勻,百姓少病。
升明之紀,謂戊辰、戊戌二年也。火本太過,上逢天形克之,減而得其平也;癸巳、癸亥二年,火本不及,上逢順化,天氣生之,助而得其平也,氣化均,民病少。
備化之紀,謂己丑、己未二年,上逢太乙天符助之,得其平也,氣化均,民病少。
審平之紀,謂庚子、庚午二年上逢君火,庚寅、庚申二年上逢相火,天刑剋之,減而得其平也。乙丑、己未二年上逢順化生之;乙卯年逢天符,乙酉年逢太乙天符助之,得其平也,氣化均,民病少。
靜順之紀,辛卯、辛酉二年,上逢順化生之,得其平也,氣化均,民病少。
白話文:
戊辰、戊戌年稱為升明之紀,這兩年火性過旺,而天形剋制火,使火氣減弱,達到平衡。癸巳、癸亥年稱為升明之紀,這兩年火性不足,而天氣順化生火,使火氣增強,達到平衡。氣候變化均衡,人民生病較少。
己丑、己未年稱為備化之紀,這兩年受到太乙天符的幫助,達到平衡。氣候變化均衡,人民生病較少。
庚子、庚午年,以及庚寅、庚申年,稱為審平之紀。這幾年受到君火、相火的剋制,使火氣減弱,達到平衡。乙丑、己未年,受到順化生火,而乙卯年受到天符幫助,乙酉年受到太乙天符幫助,使火氣增強,達到平衡。氣候變化均衡,人民生病較少。
辛卯、辛酉年稱為靜順之紀,這兩年受到順化生火,使火氣增強,達到平衡。氣候變化均衡,人民生病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