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紺珠經》~ 卷上 (2)
卷上 (2)
1. 原道統第一
大哉守真之劉子乎!要旨論、原病式二書既作,則《內經》之理,昭如日月之明;直格書、宣明論二書既作,則長沙之法,約如樞機之要。如改桂枝麻黃各半湯為雙解散,變十棗湯為三花神祐丸,其有功於聖門也,不淺矣!同時有張子和者出,明《內經》之大道,續河間之正源,與麻知幾講學,而作《儒門事親》之書,乃曰吐中有汗、瀉中有補,聖人止有三法,無第四者,乃不易之確論,至精之格言,於是有劉、張之派矣。
若東垣老人,亦明《素問》之理,亦宗仲景之法,作《濟生拔粹》十書以傳於世,是以有王道霸道譬焉。明脈取權衡規矩,用藥體升降浮沉,知此則可入醫道矣。經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又曰:知一為下工,知二為中工,知三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謂也。
伏羲氏
上古三皇中第一人也,後世所傳有天元玉冊。
神農氏
上古三皇中第二人也,後世所傳有本草一書。
黃帝氏
上古三皇中第三人也,有熊國君,小典之子,姓公孫,都涿鹿之丘,以土德王天下,造指南之車,殄滅蚩尤,號曰軒轅黃帝。與天師岐伯問答,而作《內經靈樞》《素問》二書。
扁鵲
盧國之醫,姓秦,名越人,號扁鵲。演《八十一難經》。
仲景
漢長沙太守張機,字仲景,號曰長川公。有《傷寒論》。
守真
金河間人氏劉完素,字守真,號曰宗真子。章宗皇帝三聘不起,御賜高尚先生。有《內經運氣要旨論》十萬余言,《素問玄機原病式》一帙,《習醫要用直格書》三卷,《醫方精要宣明論》二帙。
子和
金宛丘人氏張戴人是也。有《儒門事親》書三十篇,《十形三療》一帙,《治病百法》一帙,《三複指迷》一帙,《治法心要》一帙,《三法六門世傳方》一帙。
東垣
元初人也。李杲,字明之,號曰東垣老人。乃易水張潔古老人之門生也。有《濟生拔粹》十書。
標本運氣歌,以下皆子和先生所作也。
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中濕土坐;厥陰從中火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太陽少陰標本從,陰陽二氣相包裹;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萬病能將火濕分,掣開軒岐無縫鎖。
尋十二經水火分冶
肝膽由來從火治,三焦包絡都無異;脾胃常將濕處求,肺與大腸同濕類。腎與膀胱心小腸,寒熱臨時旋商議;惡寒表熱小膀溫,惡熱表寒心腎熾。十二經最端的,四經屬火四經濕,四經有熱有寒時。攻裡解表細消息,裡熱裡寒宜越竭,表熱表寒宜汁釋。濕同寒,火同熱,寒熱到頭無兩說,六分熱來壹分寒。
寒熱中停真浪舌,熱寒格拒病機深,亢則害承乃制則,緊寒數熱脈正邪,標本求之真妙訣。休治風,休治燥,治得火時風燥了。當解表時莫攻裡;當攻裡時莫解表,表裡如或兩可攻,後先內外分多少。治濕無過似決川,此個筌蹄最分曉。感謝軒岐萬世恩,爭奈醯雞笑天小。
白話文:
原道統第一
偉大的守真劉子啊!《內經運氣要旨論》、《素問玄機原病式》兩書問世後,《內經》的道理便如同日月般清晰明瞭;《習醫要用直格書》、《醫方精要宣明論》兩書問世後,長沙醫學的精髓便如同樞紐般緊要。例如將桂枝麻黃各半湯改為雙解散,將十棗湯改為三花神祐丸,其對醫學的貢獻不可謂不深遠!同時,張子和先生也出現了,他闡明了《內經》的大道,繼承了河間學派(劉完素)的正統,與麻知幾一起講學,並著有《儒門事親》一書,書中提出“吐中有汗、瀉中有補”,認為聖人治病只有三種方法,沒有第四種,這是不變的真理,精妙的格言,於是便有了劉、張兩派。
東垣李杲先生也精通《素問》的道理,也繼承了仲景的醫術,著有《濟生拔粹》十書傳於世,因此可以用王道霸道來比喻他們的醫學成就。明瞭脈象的診斷方法,懂得藥物的升降浮沉,了解這些就能入門醫道了。經書說:知道其要領的人,一言以蔽之;不知道其要領的人,就會言辭冗長,沒完沒了。又說:知道一種方法的是下工,知道兩種方法的是中工,知道三種方法的是上工。上工者能成功九成,中工者能成功八成,下工者能成功六成,這就是所謂的「上工」、「中工」、「下工」。
伏羲氏
上古三皇中的第一位,後世相傳有《天元玉冊》。
神農氏
上古三皇中的第二位,後世相傳有《本草》一書。
黃帝氏
上古三皇中的第三位,有熊國國君,小典之子,姓公孫,都城在涿鹿之丘,以土德王天下,製造了指南車,滅掉了蚩尤,號稱軒轅黃帝。他與天師岐伯問答,著有《內經靈樞》、《素問》兩書。
扁鵲
盧國的醫生,姓秦,名越人,號扁鵲。撰寫了《八十一難經》。
仲景
漢代長沙太守張機,字仲景,號長川公。著有《傷寒論》。
守真
金朝河間人劉完素,字守真,號宗真子。章宗皇帝三次聘請他為官,都被他拒絕了,皇帝賜他“高尚先生”的稱號。著有《內經運氣要旨論》十萬多字、《素問玄機原病式》一卷、《習醫要用直格書》三卷、《醫方精要宣明論》兩卷。
子和
金朝宛丘人張戴,著有《儒門事親》三十篇、《十形三療》一卷、《治病百法》一卷、《三複指迷》一卷、《治法心要》一卷、《三法六門世傳方》一卷。
東垣
元朝初期人,李杲,字明之,號東垣老人。是易水張潔古老人的弟子。著有《濟生拔粹》十書。
標本運氣歌,以下皆子和先生所作。
少陽之本是相火,太陰之中是濕土;厥陰之中是火,陽明之中是濕。太陽少陰標本相連,陰陽二氣互相包裹;風寒要從溫熱來治,燥濕要兼顧治療。萬病能將寒熱濕分清楚,便能解開軒轅黃帝、岐伯醫學的奧秘。
尋十二經水火分冶
肝膽從火性來治療,三焦包絡也一樣;脾胃常從濕性來考慮,肺和大腸也屬濕性。腎與膀胱、心和小腸,寒熱需臨時決定治療方法;惡寒表熱宜溫小腸,惡熱表寒宜溫腎臟。十二經脈最根本的是,四經屬火四經屬濕,四經有寒有熱。攻裡解表要細心斟酌,裡熱宜瀉裡寒宜溫,表熱宜瀉表寒宜溫。濕與寒同治,火與熱同治,寒熱到頭來沒兩種說法,六分熱一分寒。
寒熱停滯舌苔異常,寒熱錯亂病機深奧,亢盛則需抑制,寒熱脈象辨別正邪,標本兼治才是妙訣。別治風,別治燥,治好火症,風燥自愈。當解表時不要攻裡;當攻裡時不要解表,表裡如有兩可之症,內外先後要分輕重。治濕病如同疏通水道,這才是最精妙的方法。感謝軒轅黃帝、岐伯的萬世恩澤,可惜那些庸醫卻嘲笑他們的學說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