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紺珠經》~ 卷下 (12)
卷下 (12)
1. 演治法第七
治法宜珍珠粉丸,或封髓還元丹服之必愈矣。此不傳之秘妙也。
五泄
夫泄瀉之疾,其源有五。以一氣為主,諸氣乘之而成也。胃泄者,飲食不化,色共同,風乘濕之泄也,治法當用胃風湯即止。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此暑乘濕之泄也,治法當用香薷湯對桂苓甘露飲,大加生薑治之。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此燥乘濕之泄也,治法當用天水五苓散分之。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小腹痛,此火乘濕之泄也,治法當以玄青丸下之,次以黃連解毒湯加當歸、白芍藥治之,後以芍藥柏皮丸止之。大瘕泄者,裡急後重,頻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寒乘濕而變為熱泄也,治法當以八正散加木香檳榔通之,次以天水散頓服之。此治五泄之法也。
二陽
《經》曰:二陽之病,發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蓋二陽者,謂足陽明胃之經、手陽明大腸經。腸胃積熱久而不散,心受之則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則味不化,故男子少精。其病面色痿黃,肌膚瘦削,骨蒸潮熱,或往來寒熱,咳嗽喘滿,痰盛有血,飲食乍進而乍退,精神或增而或減,此火多水少,陽盛陰虛之病也。
治法降心火,益腎水,先以涼膈散加當歸、桔梗徐徐呷之,次以柴胡飲子或防風當歸飲子服之;血不流者,宜琥珀散以通之;精不足者,宜粱肉以補之。後世俗醫見此為勞證,名既謬,而法亦乖矣。
咳嗽
夫咳嗽之疾一也。或曰:咳者,有聲而無痰;嗽者,有痰而無聲。又曰:咳為陽,嗽為陰。皆無考據。咳嗽非獨寒也,六氣皆能為嗽焉。風嗽者,頭目眩暈,痰涎不利,宜通聖散汗之,搜風丸以清之。火嗽者,口燥舌乾,喘逆唾血,宜涼膈散加當歸、桔梗以治之,大金花丸以解之。
暑嗽者,面赤手冷,頭有自汗,宜白虎湯以除之。濕嗽者,面腫上喘,宜大橘皮湯以止之,甚者三花神祐丸下之。燥嗽者,往來寒熱,涕唾稠黏,宜柴胡飲子以治之。寒嗽者,手足厥逆,宜寧肺散以收之。彼謬醫不分六氣,執以為寒,驟用枯白礬、罌粟殼,雖老亦無悟矣。
膈食
《經》曰:三陽結,謂之膈。蓋足太陽膀胱經水道不行,手太陽小腸經津液枯涸,足陽明胃之經燥糞結聚,所以飲食拒而不入,縱入太倉還出喉嚨。人之腸胃一日一便,乃常度也。今膈食之人,五七日不便,陳物不去,新物不納。俗醫強分為五膈、十噎,支派既多,並喪其實,標本不明。
是以火里煨薑湯,中煮桂胡椒,未已,蓽菝繼之,丁香未已,豆蔻繼之。雖曰和胃,胃本不虛;雖曰溫脾,脾本不寒,此其所以膈食之病曠日彌年而不愈也。治法當用三一承氣湯,節次微下之;後用芝麻飲啜之,陳莝去而腸胃潔,癥瘕盡而榮衛昌,飲食自進矣。
白話文:
演治法第七
治療宜用珍珠粉丸,或封髓還元丹服用,必定痊癒。這是秘而不宣的妙方。
五泄
瀉瀉疾病,其病因有五種。以氣虛為根本,其他諸氣乘虛而入而發病。胃泄:飲食消化不良,大便顏色正常,屬風乘濕邪所致,治宜用胃風湯即可止瀉。脾泄:腹部脹滿,腹瀉,一吃東西就嘔吐,屬暑濕邪氣所致,治宜用香薷湯配伍桂苓甘露飲,並大量加生薑治療。大腸泄:吃東西後腹部不適,大便色白,腸鳴腹痛,屬燥濕邪氣所致,治宜用天水五苓散分劑服用。
小腸泄:排尿帶膿血,小腹疼痛,屬火乘濕邪氣所致,治宜先用玄青丸攻下,然後用黃連解毒湯加當歸、白芍藥治療,最後用芍藥柏皮丸收斂止瀉。大瘕泄:裡急後重,頻頻想大便卻排不出,肛門疼痛,屬寒濕邪氣化熱所致,治宜用八正散加木香檳榔通利大便,然後服用天水散。這就是治療五種腹瀉的方法。
二陽
經書記載:二陽之病,發病於心脾,表現為女性月經不調,男性精少。所謂二陽,指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腸胃積熱久久不散,心受其影響則血液運行不暢,故女性月經不調;脾受其影響則食物消化不良,故男性精少。症狀表現為面色萎黃,肌膚消瘦,骨蒸潮熱,或往來寒熱,咳嗽氣喘,痰多帶血,飲食時好時壞,精神時振時衰,這是陰虛陽盛,火多水少之病。
治療方法應當瀉心火,益腎水,先用涼膈散加當歸、桔梗緩慢服用,然後服用柴胡飲子或防風當歸飲子;若血行不暢,宜用琥珀散通絡;若精氣不足,宜用肉類食物來補益。後世庸醫將此症誤認為勞損,名稱錯謬,治療方法也錯誤。
咳嗽
咳嗽只有一種病,有人說:咳是有聲音無痰;嗽是有痰無聲音;又有人說:咳屬陽,嗽屬陰,這些說法都沒有根據。咳嗽並不單純是寒邪引起的,六種邪氣都能導致咳嗽。風嗽:頭暈目眩,痰涎不利,治宜用通聖散發汗,用搜風丸清熱。火嗽:口乾舌燥,氣喘咳嗽,吐血,治宜用涼膈散加當歸、桔梗,再用大金花丸解毒。
暑嗽:面紅手冷,自汗,治宜用白虎湯清熱。濕嗽:面腫氣喘,治宜用大橘皮湯,嚴重者用三花神祐丸攻下。燥嗽:往來寒熱,鼻涕唾液稠黏,治宜用柴胡飲子。寒嗽:手足厥逆,治宜用寧肺散斂肺止咳。那些庸醫不辨六氣,一概認為是寒邪,濫用枯白礬、罌粟殼等藥物,即使年老也難以覺悟。
膈食
經書記載:三陽經絡阻塞,稱為膈食。這是由於足太陽膀胱經水道不通,手太陽小腸經津液枯竭,足陽明胃經燥糞積聚,所以飲食不能正常進入胃中,即使進入也很快從喉嚨返出。人體腸胃每天排便一次是正常的。而膈食患者,五七天都不排便,宿便不排,新食不納。庸醫將其強行分為五膈、十噎,分支太多,反而丟失了疾病的本質,辨不明標本。
所以他們用火煨薑湯,煮桂皮胡椒,還用蓽菝、丁香、豆蔻等藥物。雖然說是和胃,但胃並不虛;雖然說是溫脾,但脾並不寒,這就是為什麼膈食病久治不愈的原因。治療方法應當用三一承氣湯,少量多次服用,瀉下宿便;然後服用芝麻飲,宿便排出,腸胃清潔,癥瘕消除,氣血恢復正常,飲食自然會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