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益熟乾地黃丸

BU YI SHU QIAN DI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七十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心經 15%
脾經 14%
腎經 13%
肺經 13%
大腸經 7%
胃經 5%
三焦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2%
心包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補益熟乾地黃丸 」

中藥方劑「 補益熟乾地黃丸 」是一種具有補益氣血、調經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的血液受損,經絡不和暢,四肢瘦弱,腹部虛寒,疲倦無力,沒有食慾。

本方劑組成為:

  1.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2. 澤蘭: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利水消腫、清熱涼血、和血的作用。

  3.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4.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5. 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

  6.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7. 川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8. 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9.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10.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11.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12.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13. 藁本:具有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14. 艾葉: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

  15.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16. 五味子: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17. 庵閭子:具有消食化積、散風寒、補氣、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祛濕等功效。

  18.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19. 牡丹皮: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20.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21. 柏子仁:具有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等功效。

  22.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23. 龍骨: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

  24.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5.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26. 蛇牀子:具有止癢、祛風除濕、驅蟲殺蟲、壯陽活絡止痛、燥濕等功效。

  27.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28.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29. 桃仁: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 補益熟乾地黃丸 」具有補益氣血、調經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婦女的血液受損,經絡不和暢,四肢瘦弱,腹部虛寒,疲倦無力,沒有食慾。

傳統服藥法


熟乾地黃2兩,澤蘭1兩,當歸3分(銼碎,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延胡索半兩,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牛膝半兩(去南),續斷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白芍藥半兩,木香半兩,桂心半兩,藁本半兩,艾葉3分(微炒),黃耆1兩(銼),五味子3分,菴閭子3分,芎藭半兩,牡丹1兩,白茯苓3分,柏子仁1兩,薯蕷3分,龍骨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黃,銼),蛇床子3分,白朮3分,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熟地黃為君藥,具有補血滋陰、填精益髓的功效。當歸、川芎、白芍為臣藥,具有活血調經、養血和營的功效。川牛膝、續斷、附子、乾薑為佐藥,具有溫經散寒、補腎壯陽的功效。白朮、茯苓、山藥、甘草為使藥,具有健脾益氣、養胃和中、生津止渴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補益氣血、溫經散寒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肺結核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補益熟乾地黃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 組成:熟乾地黃2兩,澤蘭1兩,當歸3分(銼碎,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延胡索半兩,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牛膝半兩(去苗),續斷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白芍藥半兩,木香半兩,桂心半兩,藁本半兩,艾葉3分(微炒),黃耆1兩(銼),五味子3分,菴閭子3分,川芎半兩,牡丹1兩,白茯苓3分,柏子仁1兩,薯蕷3分,龍骨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杜仲3分(去粗皮,炙微黃,銼),蛇床子3分,白朮3分,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婦人血風勞損,經絡不調,四肢羸瘦,臍腹虛冷,睏乏無力,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