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葉前胡散

PI PA YE QIAN H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傳家秘寶》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胃經 28%
脾經 24%
心經 8%
肝經 2%
腎經 2%
大腸經 1%
膀胱經 1%
小腸經 0%
三焦經 0%
膽經 0%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枇杷葉前胡散 」的介紹

中藥方劑「 枇杷葉前胡散 」,是一種由多種中藥材組成的方劑,具有清肺熱、 止咳化痰、 平喘止嘔、 解毒利尿、清熱解毒、 調理氣血等功效。

方劑組成:

枇杷葉:清肺熱、化痰止咳 生薑:溫肺化痰、散寒止痛 前胡: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人參:補氣益血、生津止渴 茯苓:滲濕利尿、健脾益氣 五味子:斂肺止咳、益氣生津 桔梗:宣肺止咳、祛痰平喘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化痰 厚朴:溫中化痰、散寒止痛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止痛 防風:祛風解表、止痛平喘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白芍:養血柔肝、清熱止痛 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鱉甲: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甘草:補氣益血、清熱解毒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知母:清熱滋陰、潤肺止咳 藿香:祛暑、化濕 澤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木香:行氣止痛、溫中散寒 大腹皮:利水消腫、健脾益氣 木通: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三稜:化瘀止痛、活血化瘀 訶子:斂肺止咳、澀腸止瀉

主治功效: 因為勞累而導致氣往上逆,並伴有痰液。三焦之氣不通,五臟虛弱,全身因風而感到鬱悶,手腳有痺痛,時而感到寒冷時而感到燥熱,煩躁不安。

枇杷葉前胡散 適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嘔吐、呃逆、血崩、血痢、便血、崩漏、肝鬱氣滯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 枇杷葉前胡散 」,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 平喘止嘔、 解毒利尿、清熱解毒、 調理氣血等功效。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包括枇杷葉、生薑、前胡、人參、茯苓、五味子、桔梗、白朮、厚朴、白芷、防風、當歸、白芍、牡丹皮、鱉甲、甘草、半夏、知母、藿香、澤瀉、木香、大腹皮、木通、三稜、訶子等。

傳統服藥法


枇杷葉(去毛,生薑汁浸,炙)3分,前胡(去蘆頭)3分,人參3分(去蘆頭),茯苓3分,五味子2分,桔梗3分,白朮5分,厚朴2分(去皮.生薑汁浸,炙),白芷(炒)2分,防風2分,當歸1分,芍藥1分,牡丹皮1分,鱉甲2分(醋炙),甘草(炙)2分,枳亮1分(去瓤,炙),半夏1兩(湯 浸10遍),知母1分,藿香5分,澤瀉3分 木香3分,大腹皮3分(炙),木通2分,荊三稜2分,訶子皮3分。
益五臟,大補肺臟,去風疼,補腎虛,正元氣。通心肺,健脾胃,止逆進食。
上為末,用馬尾羅子過羅。
每服5錢匕,加生薑2分(拍碎),大棗5枚,用水兩湯碗半,同煎至5分,帶熱五更初服1次,申時服1次。
枇杷飲(《聖濟總錄》卷十二)、枇 杷葉湯(《聖濟總錄》卷八十八)、枇杷前胡湯(《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枇杷葉、前胡、生薑、白朮、厚朴、白芷、防風、當歸、白芍、牡丹皮、鱉甲、甘草、半夏、知母、藿香、澤瀉、木香、大腹皮、木通、三稜、訶子等為原料,經過加工製成。具有疏風解表、宣肺化痰、清熱利咽的功效。主治勞氣及上逆痰涎,三焦風壅,五臟虛弱,遍身風氣勞悶,手腳風毒氣,寒熱煩躁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以及有胃腸道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慢性腎衰竭多痰心情煩燥

相同名稱方劑


枇杷葉前胡散, 出處:《傳家秘寶》。 組成:枇杷葉(去毛,生薑汁浸,炙)3分,前胡(去蘆頭)3分,人參3分(去蘆頭),茯苓3分,五味子2分,桔梗3分,白朮5分,厚朴2分(去皮,生薑汁浸,炙),白芷(炒)2分,防風2分,當歸1分,芍藥1分,牡丹皮1分,鱉甲2分(醋炙),甘草(炙)2分,枳亮1分(去瓤,炙),半夏1兩(湯浸10遍),知母1分,藿香5分,澤瀉3分,木香3分,大腹皮3分(炙),木通2分,荊三棱2分,訶子皮3分。 主治:益五臟,大補肺臟,去風疼,補腎虛,正元氣。通心肺,健脾胃,止逆進食。主治:勞氣及上逆痰涎。三焦風壅,五臟虛弱,遍身風氣勞悶,手腳風毒氣,寒熱煩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