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傳家秘寶》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胃經 28%
脾經 24%
心經 8%
肝經 2%
腎經 2%
大腸經 1%
膀胱經 1%
小腸經 0%
三焦經 0%
膽經 0%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5

主治功效

枇杷葉前胡散

整體功效: 疏風解表宣肺化痰,清熱利咽。

主治: 勞氣及上逆痰涎。三焦風壅,五臟虛弱,遍身風氣勞悶,手腳風毒氣,寒熱煩躁

本方由枇杷葉、生薑、前胡、人參、茯苓、五味子、桔梗、白朮、厚朴、白芷、防風、當歸、白芍、牡丹皮、鱉甲、甘草、半夏、知母、藿香、澤瀉、木香、大腹皮、木通、三稜、訶子等組成。具有疏風解表、宣肺化痰、清熱利咽的功效。

主治勞氣及上逆痰涎,三焦風壅,五臟虛弱,遍身風氣勞悶,手腳風毒氣,寒熱煩躁等症。

勞累過度,引起氣滯痰逆,三焦氣機不暢,五臟虛弱,全身風氣鬱悶,手腳風毒氣盛,出現寒熱交替、煩躁不安等症狀。

具體來說,勞氣及上逆痰涎是指勞累過度,氣機不暢,導致痰液上逆,出現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三焦風壅是指三焦氣機不暢,風邪內侵,出現胸悶、氣短、頭暈頭痛等症狀。五臟虛弱是指五臟功能失調,出現乏力、倦怠、失眠、多夢等症狀。遍身風氣勞悶是指全身風氣鬱悶,出現頭暈、頭痛、身倦、肢體酸痛等症狀。手腳風毒氣是指手腳風氣盛,出現手腳麻木、疼痛、腫脹等症狀。寒熱煩躁是指寒熱交替、煩躁不安。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 枇杷葉:清熱、化痰、止咳。
  • 生薑:發汗解表、溫肺止咳。
  • 前胡:疏風解表、宣肺化痰。
  • 人參:大補元氣、生津止渴。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
  • 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
  •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厚朴:行氣除滿、燥濕化痰
  • 白芷:祛風解表、散寒止痛。
  • 防風:祛風解表、止痙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白芍:養血柔肝、止痛止瀉。
  • 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 鱉甲:清熱涼血、軟堅散結
  •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 半夏:降逆止嘔、消痰化飲。
  • 知母: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藿香:解表化濕、闢穢和胃。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 木香:行氣止痛、散寒止咳。
  • 腹皮:行氣寬中、燥濕化痰。
  • 木通:通利水道、清熱解毒。
  • 三稜:行氣破結、消腫散瘀。
  • 訶子:收斂固澀、止咳平喘。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枇杷葉(去毛,生薑汁浸,炙)3分,前胡(去蘆頭)3分,人參3分(去蘆頭),茯苓3分,五味子2分,桔梗3分,白朮5分,厚朴2分(去皮.生薑汁浸,炙),白芷(炒)2分,防風2分,當歸1分,芍藥1分,牡丹皮1分,鱉甲2分(醋炙),甘草(炙)2分,枳亮1分(去瓤,炙),半夏1兩(湯 浸10遍),知母1分,藿香5分,澤瀉3分 木香3分,大腹皮3分(炙),木通2分,荊三稜2分,訶子皮3分。
益五臟,大補肺臟,去風疼,補腎虛,正元氣。通心肺,健脾胃,止逆進食。
上為末,用馬尾羅子過羅。
每服5錢匕,加生薑2分(拍碎),大棗5枚,用水兩湯碗半,同煎至5分,帶熱五更初服1次,申時服1次。
枇杷飲(《聖濟總錄》卷十二)、枇 杷葉湯(《聖濟總錄》卷八十八)、枇杷前胡湯(《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枇杷葉、前胡、生薑、白朮、厚朴、白芷、防風、當歸、白芍、牡丹皮、鱉甲、甘草、半夏、知母、藿香、澤瀉、木香、大腹皮、木通、三稜、訶子等為原料,經過加工製成。具有疏風解表、宣肺化痰、清熱利咽的功效。主治勞氣及上逆痰涎,三焦風壅,五臟虛弱,遍身風氣勞悶,手腳風毒氣,寒熱煩躁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以及有胃腸道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慢性腎衰竭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枇杷葉前胡散, 出處:《傳家秘寶》。 組成:枇杷葉(去毛,生薑汁浸,炙)3分,前胡(去蘆頭)3分,人參3分(去蘆頭),茯苓3分,五味子2分,桔梗3分,白朮5分,厚朴2分(去皮,生薑汁浸,炙),白芷(炒)2分,防風2分,當歸1分,芍藥1分,牡丹皮1分,鱉甲2分(醋炙),甘草(炙)2分,枳亮1分(去瓤,炙),半夏1兩(湯浸10遍),知母1分,藿香5分,澤瀉3分,木香3分,大腹皮3分(炙),木通2分,荊三棱2分,訶子皮3分。 主治:益五臟,大補肺臟,去風疼,補腎虛,正元氣。通心肺,健脾胃,止逆進食。主治:勞氣及上逆痰涎。三焦風壅,五臟虛弱,遍身風氣勞悶,手腳風毒氣,寒熱煩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太和湯

相似度 80%

神力湯

相似度 56%

木香銼散

相似度 53%

木香鱉甲湯

相似度 53%

加味五積散

相似度 52%

參苓散

相似度 52%

藿苓湯

相似度 51%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