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瘋酒

Crazy wine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奇方》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4.4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脾經 16%
腎經 16%
心經 14%
肺經 11%
胃經 6%
膀胱經 5%
膽經 3%
心包經 1%
大腸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祛瘋酒方劑功效主治分析

根據周子薌《經驗奇方》記載,祛瘋酒方劑主治「一切瘋痛,半身不遂」等症。方中藥物眾多,組成複雜,其治療原理應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 活血通絡,祛風除濕:

方中包含大量活血通絡之品,如紅花、川芎、當歸、桃仁(雖未明確記載,但考慮到其治療功效,推測可能為配方中「虎頭蕉」之誤,虎頭蕉與桃仁功效相似)、紅花等。這些藥物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從而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和麻木。同時,羌活、獨活、海風藤、千年健等藥物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能夠疏通經絡,消除痺阻,對於風濕痺痛引起的半身不遂有較好療效。 忍冬藤、杜仲等也具有祛風除濕、強筋骨的功效,輔助主藥發揮作用。

二、 補益氣血,滋養肝腎:

方中以熟地、龍眼肉補益氣血,滋陰養血。潞黨參、炙黃耆補益中氣,扶正固本。 茯神、米仁則寧心安神,緩解因疼痛、痺痛所致的煩躁不安等症狀。這些藥物共同作用,能夠改善患者的整體體質,為治療提供良好的基礎。

三、 溫經散寒,通痺止痛:

淡附片、炙桂枝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溫通經脈,解除寒邪阻滯所致的疼痛。 川芎、羌活、獨活等藥物也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與溫經散寒藥物協同作用,加強通痺止痛的功效。

四、 舒筋活絡,強筋健骨:

五加皮、杜仲、川續斷、牛膝等藥物均具有舒筋活絡,強筋健骨的功效。它們能加強肌肉韌帶的強度,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從而減輕疼痛,改善肢體功能。虎脛骨則更有針對性地治療筋骨損傷。

五、 藥酒浸泡的增效作用:

方劑採用陳紹酒浸泡,利用酒的活血通絡、溫經散寒之性,更能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和吸收,提高藥效。 酒的溫煦作用也與方中溫經散寒藥物協同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而言之,祛瘋酒方劑通過活血通絡、祛風除濕、補益氣血、溫經散寒、舒筋活絡等多種作用機制,綜合治療「一切瘋痛,半身不遂」等症。方中藥物配伍精妙,標本兼治,體現了古代醫家豐富的臨牀經驗和高超的辨證論治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此方劑藥物種類繁多,劑量也較為複雜,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大熟地2兩,龍眼肉2兩,全當歸5錢,潞黨參5錢,炙綿耆5錢,米仁5錢,茯神5錢,甘枸花5錢,炒白芍3錢,炒冬朮3錢,千年健3錢,海風藤3錢,羌活3錢,獨活3錢,虎脛骨3錢,鑽地風3錢,五加皮3錢,杜仲3錢,忍冬藤3錢,川續斷3錢,牛膝3錢,淡附片2錢,瑤桂心2錢,炙桂枝2錢,虎頭蕉2錢,明天麻2錢,川芎2錢,炙甘草2錢,廣木香1錢5分,紅花1錢5分。
上藥用陳紹酒浸瓷瓶,瓷盤作蓋,棉紙封口,重湯燉至點三炷香時為度。
隨量溫飲,1日2次。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忌服: 因為部分成分有活血的作用,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因此孕婦應避免使用此藥酒。
  • 個體差異: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建議在使用之前先諮詢中醫師,根據個人情況調整用量和成分。
  • 不宜過量: 由於藥酒中含酒精,應適量飲用,避免因過量攝入導致的身體不適。
  • 避免食用某些食物: 在飲用期間避免同時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品,以免影響藥效及造成腸胃不適。

此藥酒應用於治療瘋癲或身體疼痛及麻痺的情況,然而正確的使用和個體化的對待將對療效產生重要影響。建議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使用,以獲得最佳效果。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祛瘋酒, 出處:《經驗奇方》。 組成:大熟地2兩,龍眼肉2兩,全當歸5錢,潞黨參5錢,炙綿耆5錢,米仁5錢,茯神5錢,甘枸花5錢,炒白芍3錢,炒冬朮3錢,千年健3錢,海風藤3錢,羌活3錢,獨活3錢,虎脛骨3錢,鑽地風3錢,五加皮3錢,杜仲3錢,忍冬藤3錢,川續斷3錢,牛膝3錢,淡附片2錢,瑤桂心2錢,炙桂枝2錢,虎頭蕉2錢,明天麻2錢,川芎2錢,炙甘草2錢,廣木香1錢5分,紅花1錢5分。 主治:一切瘋痛,半身不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