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大渴引飲」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大渴引飲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其特徵是口渴異常,飲水不止。患者常常會感到口乾舌燥,喉嚨發炎,甚至會出現虛脫的症狀。大渴引飲在中醫上被認為是一種陰虛內熱的表現,其主要原因是由於體內陰液不足,導致津液虧損,從而引起口渴。

大渴引飲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滋陰降火為主,常用的中藥有生地、麥冬、天冬、沙參、玉竹等。此外,還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如黃連、黃芩、梔子等。

大渴引飲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多喝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
  2. 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3. 飲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4.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5.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大渴引飲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其發病原因複雜,治療方法多樣。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白虎湯

  • 1.《湯液本草》:「《象》云:治足陽明經中熱,發熱,惡熱,燥熱,日晡潮熱,自汗,小便濁赤,大渴引飲,肌肉壯熱,苦頭痛之藥,白虎湯是也。善治本經頭痛,若無此有餘證,勿用。
  • 2.《皇漢醫學》:「東洞翁曰:「白虎湯,治大渴引飲,煩躁者。」
  • 3.《經方實驗錄》:「服後,病如故。次日,又服白虎湯,孰知身熱更高,煩躁更甚,大渴引飲,汗出如漿。又增重藥量為:石膏二兩、知母一兩、生草五錢、粳米二杯,並加鮮生地二兩、天花粉一兩、大小薊各五錢、丹皮五錢。令以大鍋煎汁,口渴即飲。共飲三大碗,神志略清,頭不痛,壯熱退,並能自起大小便。
  • 4.《醫方集宜》:「一中熱:因辛苦,日中勞役,其病苦頭疼,發燥熱,不惡寒,大渴引飲,宜用 白虎湯加竹葉 人參 麥門冬
  • 5.《正體類要》:「治杖瘡金瘡等症,血氣損傷,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病多得於飢渴勞役者,若誤用白虎湯,必死。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証治準繩‧雜病》:「潔古云:大渴引飲,多致水穀一時下者,宜灸大椎三五壯,或用車前子、雷丸、白朮、茯苓及五苓散等藥滲之。又如久風為餐泄者,則不飲水而谷完出,治法當以宣風散導之,後服蒼朮防風湯。餐泄以風為根,風非汗不出。

八正散

  • 1.《御藥院方》:「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
  • 2.《幼幼新書》:「太醫局,八正散,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
  • 3.《保嬰撮要》:「_八正散_,治蘊熱,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熱,煩躁不寧,目赤睛疼,或咽舌生瘡,小便赤閉,及熱淋血淋。
  • 4.《醫燈續焰》:「_局方八正散_,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赤,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亦氣分藥也。
  • 5.《証治準繩‧類方》:「_八正散_(《寶鑑》),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咽乾口燥,大渴引飲,心忪面赤,煩躁不寧,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又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亦氣分藥也。
▼ 展開更多

竹葉石膏湯

  • 1.《雜病源流犀燭》:「上唇隸腎,下唇隸脾,兩腮牙根隸胃。唇病因火居多,但不可過用涼藥,必兼消散,所謂火鬱則發之也。其症有唇口瞤動,或生核者(宜苡仁湯)。有心脾受熱,唇舌燥裂,口破生瘡者(宜瀉黃飲)。若兼大渴引飲,則熱之極矣(宜和中清熱湯、竹葉石膏湯)。有脾火盛而口唇生瘡,或多食易飢者(宜芍藥湯)。
  • 2.《沈氏尊生書》:「口破生瘡者(宜瀉黃飲)。若兼大渴引飲,則熱之極矣(宜和中清熱湯、竹葉石膏湯)。

當歸補血湯

  • 1.《濟陽綱目》:「_當歸補血湯_,治杖瘡、金瘡等證,血氣損傷,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血氣大虛也,誤服涼藥必死。
  • 2.《陳氏小兒痘疹方論》:「愚按:前症若渴而飲冷者,脾胃實熱,宜用麥門冬散。若渴而飲湯者,氣虛熱渴,宜用白朮散。若大渴引飲,面赤,血虛發躁也,用當歸補血湯。
  • 3.《陳氏小兒痘疹方論》:「_當歸補血湯_,治血氣損傷,或妄服峻劑,致氣血益虛,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病多得於飢飽勞役者。
  • 4.《資生集》:「薛立齋曰:新產婦人,陰血暴亡,陽無所附而外熱,四物加炮姜,補陰以配陽。若誤服寒涼克伐之劑,而外熱,此為寒氣隔陽於外,四君子加薑、桂,不應,急加附子。若肌膚髮熱,面赤,大渴引飲,此血脫髮燥也,當歸補血湯。
  • 5.《明醫雜著》:「_當歸補血湯_,治血氣損傷,或妄服峻劑,致氣血益虛,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病多得於飢飽勞役者。
▼ 展開更多

人參白虎湯

  • 1.《古今醫鑑》:「一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燥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也,宜人參白虎湯主之。
  • 2.《景岳全書》:「一、痘瘡多熱多躁,口燥咽乾,大渴引飲,喜冷能食,或大便乾結者,此熱在肺胃二經,宜人參白虎湯,甚者再加黃連。若痘後熱渴者,此餘火未清也,其治亦然。
  • 3.《古今醫鑒》:「一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燥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也,宜人參白虎湯主之。

涼膈散

  • 1.《傷寒大白》:「去半夏,加天花粉。三陽之熱傳入三陰。有熱深厥深,手足冷而渴者,然脈必數,神氣昏沉,小便必赤,此陽症似陰之渴也,仍用白虎湯,涼膈散。外有陽毒熱病,目赤唇黑,大渴引飲,三黃巨勝湯、涼膈散。又有中暑煩渴,乾葛石膏湯調辰砂六一散。又有秋熱傷燥而發渴者,水梨汁、西瓜汁沖飲之。

白虎加人參湯

  • 1.《皇漢醫學》:「《方輿輗》曰:「白虎加人參湯,此方之正證為汗大出,有微惡寒,身熱,大渴引飲也。余按凡宜與白虎湯證,脈當洪長,但在暍,卻多虛微狀,是暍與傷寒所不同也。由是觀之,《素問》云:『脈虛身熱者,得於傷暑。』《甲乙經》云:『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也。』《金匱》云:『弦細芤遲。
  • 2.《醫辨》:「上消者,上焦受病。「逆調論」云;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是也。舌上赤裂,大渴引飲,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治宜流濕潤燥,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 3.《古今醫統大全》:「【上消】肺也,多飲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東垣云:膈消者,舌上亦裂,大渴引飲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一云:上焦渴是心火刑煉肺金所致,宜降火清金,以蘭香葉、白葵花、黃柏、知母加升麻,引清氣上升而渴自止。(春甫意謂:降火潤燥而不效者,宜升清氣。)
  • 4.《証治準繩‧雜病》:「【上消】者,上焦受病。逆調論云: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是也。舌上赤裂,大渴引飲,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治宜流濕潤燥,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能食而渴為實熱,人參石膏湯,加減地骨皮散。不能食而渴為虛熱,白朮散,門冬飲子。有汗而渴者,以辛潤之。

香薷飲

  • 1.《續名醫類案》:「吳孚先治一人,奔馳烈日下,忽患頭疼發熱,或時煩躁,汗大出,大渴引飲,喘急乏氣,服香薷飲尤甚,此暑症也。然受暑有陽有陰,道途勞役之人,所受者炎熱,名曰傷暑。亭館安逸得之,為中暑也。香薷飲只宜於陰暑,若陽暑服之,反為害矣。與人參白虎湯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