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琇

《續名醫類案》~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喻嘉言治葉茂卿子,出痘未大成漿,其殼甚薄,兩月後尚有著肉不脫者。一夕腹痛,大叫而絕,令取梨汁入溫湯灌之,少蘇。頃復痛絕,灌之又蘇,遂以黃芩二兩煎湯和梨汁與服,痛止。令制膏子藥頻服,不聽。其後忽肚大無倫,一夕痛叫,小腸突出臍外五寸,交組各二寸半,如竹節壺頂狀,莖物絞折,長八九寸,明亮如燈籠。此實未經聞見,以阿膠、黃芩二味,日進十餘劑。

白話文:

喻嘉言為葉茂卿的兒子看病。出痘後,痘疹未化為膿液,外殼很薄,兩個月後仍有殘肉未脫落。一天晚上,腹部疼痛,大叫而昏絕。喻嘉言讓他喝梨汁加溫湯,稍有甦醒。一會兒又疼痛昏絕,再次喝梨汁加溫湯後又甦醒。於是用黃芩二兩煎湯,加入梨汁後服用,腹痛停止。醫生讓他配製膏狀藥丸,經常服藥,但他沒有聽從。後來突然腹大如鼓,一天晚上劇烈疼痛,小腸從肚臍突出五寸,腸結紮兩寸半,像竹節壺頂一樣,絞折成團,長八九寸,發亮如燈籠。這種情況前所未聞,於是用阿膠、黃芩兩種藥物,每天服用十多劑。

三日後始得小水,五日後水道清利,臍收腫縮而愈。門人駭問,答曰:夫人一身之氣,全關於肺,肺清則氣行,肺濁則氣壅,肺主皮毛,痘不成漿,肺熱而津不行也。殼著於肉,名曰甲錯,甲錯者,多生肺癰,癰者,壅也,豈非肺氣壅而然歟?腹痛叫絕者,壅之甚也。壅甚則並水道亦閉,是以其氣橫行於臍中,而小腸且為突出。

白話文:

三、五天後,水腫逐漸消退,臍帶腫脹也縮小而痊癒。門人感到驚奇而詢問(她為何這麼做)。她回答說:一個人的整體機能,全系於肺部。肺氣清暢,則氣血運行通暢;肺氣不清,則氣血阻塞。肺部主宰皮毛,痘痘之所以不能化膿,是因為肺部有熱而津液不能運行暢通。痘殼黏著在皮膚上,稱為「甲錯」。患有甲錯的人,大多會生肺癰。肺癰,就是壅塞的意思,這不正是由肺氣壅塞而引起的嗎?腹痛劇烈而哭叫的,是壅塞得非常嚴重。壅塞嚴重的話,連水道也會閉塞,因此才會出現氣血橫行於臍中,以及小腸突出出來的情況。

至於外腎弛長,尤其剩事耳。用黃芩、阿膠清肺之熱,潤肺之燥,治其源也。氣行而壅自通,源清而流自清矣。緣病已極中之極,惟單味多用,可以下行取效,故立方甚平,而奏功甚捷耳。試以格物之學,為子廣之。凡禽畜之類,有肺者有尿,無肺者無尿。故水道不利而成腫滿,以清肺為急。

白話文:

至於腎氣不足,導致排尿不暢,這只是表象。應該使用黃芩、阿膠來清肺熱、潤肺燥,從根本上治療。氣血通暢後,堵塞自然會消除;源頭清澈了,排泄自然也會順暢。由於疾病已經發展到極致,所以單味藥物重複使用,可以直達病處並取得療效,因此方劑雖然簡單,但效果卻很顯著。不妨從格物致知的角度,來推廣這個道理。凡是鳥獸之類的動物,有肺的就有尿,沒有肺的就不會有尿。所以水道的阻塞導致腫脹,應以清肺為首要任務。

(肺主通調水道,又水出高原,故謂之化源。)此義前人闡發不到,後之以五苓、五皮、八正等方治水者,總之未悟此旨。至於車水放塘,種種劫奪膀胱之劑,則殺人之事矣,可不審哉。附:兩儀膏方:大生地一斤,玉竹二斤。水二十斤,熬一時久,取出搗爛,再入水十斤,熬至無味,去楂合前汁熬膏,入白蜜半斤收之。加入生薑自然汁同熬亦好。

每服一匙,開水調下。大能潤燥補虛,清心潤肺,兼治消渴。

白話文:


肺臟的主要功能是疏導水液代謝,就像高山上的水源一樣。因此,肺臟被稱為「化源」。

以前的人對這個說法理解不夠深入。後世的人用「五苓散」、「五皮散」、「八正散」等藥方治療水腫,但這些方子都沒有深入領會「肺主通調水道」的真諦。

更糟糕的是,有些人使用像「車水放塘」等強力利尿劑,這些藥物會損傷膀胱,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們必須謹慎使用這些藥物。

附:兩儀膏的方子:

大生地(1斤)

玉竹(2斤)

加水(20斤),熬煮1小時,取出搗碎。再加入水(10斤),熬煮至無味,去渣,加入前一次的汁液一起熬製成膏狀。加入白蜜(半斤)收膏。也可以加入生薑汁一起熬製。

趙我完次子,秋月肺氣不能下行,兩足腫潰,而小水全無,(肺氣敗者,多此二症。)臍中之痛,不可名狀,以手揉左則痛攻於右,揉右則痛攻於左,當臍揉熨,則滿臍俱痛,叫喊不絕。利水藥服數十劑不效。用敷臍法及單服琥珀末兩許,亦不效。診時,彌留已極,無可救藥矣。

傷哉。(雄按:觀此則感後餘熱在肺而為足腫者,未可概視為氣復陰虛,而投補血之藥也。)

白話文:

趙我完的次子,秋天肺氣無法下降,導致雙腳腫脹潰爛,而且完全沒有小便(肺氣衰弱的人,常常出現這兩個症狀)。臍中的疼痛,無法用言語形容。用手揉左邊,疼痛就會轉移到右邊;揉右邊,疼痛就會轉移到左邊。在臍部揉搓推拿,則整個臍部都會疼痛,不停地叫喊。服用了利水藥數十劑,都沒有效果。使用敷臍法以及單獨服用琥珀末二兩,也沒有效果。診斷時,病人才已經彌留,無法救治了。

呂東莊治徽人江仲璉,冒寒發熱,(火為寒邪所郁。)兩頷臃腫如升子大,(狀類雷頭風,俗名豬頭風。)臂膊磊塊無數,不食不便,狂躁發渴。診其脈,浮數無序。醫作傷寒發毒治。呂曰:誤矣,此燥逐風生也。用大劑疏肝益腎湯,熟地加至三兩,五劑而腫退便解,十劑而熱除食進。再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而痊。

白話文:

呂東莊醫師治療徽州人江仲璉,他冒著寒冷發燒,(火氣被寒氣所抑制。)兩邊臉頰腫脹得像升子那麼大,(症狀類似雷頭風,俗稱豬頭風。)胳膊和小腿上布滿了很多腫塊,不吃不喝,狂躁燥熱口渴。診斷他的脈象,浮動無序。醫生以傷寒發毒的方法治療。呂東莊說:錯了,這是燥邪逐風所導致的。使用大劑量的疏肝益腎湯,將熟地增加到三兩,服用了五劑後腫脹消退、大便通暢,十劑後發熱消失、食慾恢復。再使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五味,最終痊癒。

陸肖愚治李安吾侄,年十三,大腸燥結,不時脫肛,鼻中結塊,不時出血。平日喜讀書,病由辛苦而得,每勞則發,久治不效。診之,骨瘦如柴,面紅身熱,其脈細數,曰:此天稟火燥之症。若破身後,即成勞怯矣,宜急治之,戒厚味,節誦讀,庶可療也。用天麥冬各一斤,生地半斤,人參四兩,即加減三才膏也。服一料,其發甚稀,至三料,將一年全愈。

白話文:

我的乖侄子今年十三歲,他每天都努力學習,非常辛苦。 平日裡,他很懂禮貌,也很孝順。不過,最近他出現了一個問題:脫肛,還伴有出血。

萬密齋治一女子,年十四歲,病驚風后,右手大指、次指屈而不能伸。或用羌活、防風、天麻、全蠍、殭蠶、蟬蛻諸風藥治之,病益甚。曰:手足不隨,血虛也。伸而不能屈者,筋弛長也。屈而不能伸者,筋短束也。皆血虛不能養筋之症也。手大指者,太陰肺經之所主;次指者,陽明大腸之所主。

白話文:

萬密齋曾經治療過一名 14 歲的女孩,她在驚風發作後,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彎曲無法伸直。有些人使用羌活、防風、天麻、全蠍、殭蠶、蟬蛻等風藥來治療,但病情反而惡化。萬密齋說:「手足無法動彈,是因為血虛。伸展而不能彎曲,是因為肌腱鬆弛變長。彎曲而不能伸直,是因為肌腱縮短變短。這些都是血虛無法滋養肌腱所造成的症狀。大拇指是由太陰肺經支配,食指是由陽明大腸經支配。」

皆屬燥金,此血燥之病也。一切風藥,助風生燥,致血轉虛,而病轉甚。用黃耆、人參、天麥門冬、生熟地、當歸各等分,官桂減半,為引經橫行手指之端。共為末,蜜丸芡實大,每一丸,食後湯化下。

白話文:

這些都屬燥金,這是血液枯燥的病症。所有的風藥,都會助長風氣,讓血液變得更虛,導致病情加重。應使用黃耆、人參、天麥門冬、生熟地、當歸各等分,官桂減半,作為引經橫行手指末端的藥。將這些材料搗碎成末,混合成蜜丸,每顆大約芡實那麼大。每次服一丸,飯後用湯送服。

馬元儀治周君開,病經一月,口燥咽乾,胸滿,不能飲食,二便俱閉,診其脈,虛而且澀,此少陰客熱,腎經虛燥也。腎開竅於二陰,腎陰既虧,竅不滑澤,所以二便俱閉。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腎熱則經絡亦熱,所以口燥咽乾。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胃氣亦為之阻,所以胸滿不能飲食。

白話文:

馬元儀診治周君的病症,他病了一個多月,口乾舌燥,胸悶,不能進食,小便和大便不通。診脈時,發現脈搏又虛又澀,這是少陰客熱,腎經虛燥的症狀。腎臟通過下體兩個孔竅相通,腎陰不足,孔竅就不夠潤澤,所以大小便不通。少陰經循喉嚨,繞舌根,腎熱則經絡也熱,所以口乾舌燥。腎臟是胃的門戶,門戶不通,胃氣也被阻礙,所以胸滿不能進食。

當用仲景豬膚湯治之。夫豬,水畜也,其氣先入腎,膚味鹹,能解少陰客熱,故以為君,加白蜜以潤燥除煩,白粉以補虛益氣,二劑熱去燥除,便調食進而愈。

白話文:

應當用張仲景的豬膚湯來治療。豬是一種水生動物,它的精氣首先進入腎臟,豬皮的味道鹹,可以緩解少陰經客熱,所以把它作為主藥。再加入白蜜來滋潤和緩解煩躁,加入白粉來補虛益氣,連用兩劑,就會祛除熱邪、乾燥和煩躁,然後調整飲食,就可以痊癒。

薛立齋治周上舍脾胃虛,服養胃湯、枳朮丸,初有效而久反虛。口舌生瘡,勞則愈盛,服敗毒藥則嘔吐。此中氣虛寒也,以理中湯治之少愈。更以補中益氣湯加半夏、茯苓,月餘而平。夫養胃湯,香燥之藥也。若飲食停滯,或寒滯中州,服之則燥開胃氣,宿滯消化,少為近理。使久服則津液愈燥,胃氣愈虛,況胃氣本虛而用之,豈不反甚其病哉?

白話文:

薛立齋醫生治療週上舍的脾胃虛弱症狀,使用養胃湯和枳朮丸,一開始有效果,但時間一長反而更虛弱了。週上舍的口舌生瘡,勞累時瘡口會更嚴重,服用敗毒藥物後還會嘔吐。這是因為週上舍的中氣虛寒,薛醫生用理中湯治療,稍有好轉。後來又改用補中益氣湯,加入半夏和茯苓,一個月後病情痊癒。

養胃湯是一種辛香溫燥的藥物。如果飲食停滯不化,或寒氣阻滯在胃中,服用養胃湯可以溫燥散寒,幫助消化宿食,短時間內可以奏效。但是長期服用養胃湯,會使津液更加乾燥,胃氣更加虛弱。而且週上舍的情況是胃氣本來就虛弱,再用養胃湯治療,豈不是適得其反,讓病情更嚴重嗎?

薛立齋治一人,兩掌至秋皮厚皴裂起白屑,內熱體倦。此肝脾血燥,故秋金用事之時而作。用加味逍遙散加川芎、熟地,三十餘劑而愈。再用六味丸加五味、麥冬服之,半載後,手足指縫背腿腕,皮厚色白,搔之則木。久服前藥方愈。

白話文:

薛立齋治療過一位病人,兩手掌在秋天時皮膚增厚、龜裂、出現白屑,並且感到身體發熱、疲倦。這是因為肝脾血氣過於乾燥,所以到了秋天金氣旺盛的時候,這些症狀才會發作。薛立齋使用了加味逍遙散,並添加川芎和熟地,連續服用三十多劑後,症狀有所好轉。之後再服用六味丸,並添加五味子和麥冬,服用半年後,手掌、腳掌、手指縫、後背和腿腕等部位的皮膚都變得增厚且呈現白色,輕輕搔抓就會感到疼痛。經過持續服用前述藥方,症狀才完全康復。

一婦人素晡熱,月經不調,先手心赤癢,至秋兩掌皮厚皴裂,時起白皮,此皆肝脾血燥。用加味逍遙散加荊芥、鉤藤鉤、川芎、熟地,五十餘劑,又用歸脾湯二十餘劑,乃服六味丸而不再發。

白話文:

婦女在懷孕期間出現瘙癢症狀,可以用荊芥鉤藤芎歸片50克,蒼朮20克,水煎服,一日2次。

蔣仲芳治表弟婦韓貞女,幼年守節,勤孝清苦,茹素誦經,以故氣血素少,面色不榮。乙巳春,忽冒風寒,胸腹䐜脹,入夏則胸脅刺痛,背如負石,百治無效。至秋末冬初,則覺腸細如線,粒米入胃,左盤右旋,其行如飛,窄滯異常,痛苦難狀,遇節氣則病劇。診之,右脈疾,左脈澀,曰:疾者氣燥,澀者血虛,血虛則津液干而腸胃收小,宜其窄澀也。氣燥則其行速,速則米粒不能安,宜其如飛也。

白話文:

蔣仲芳治療表弟婦韓貞女,韓貞女自幼守寡,勤勞孝順,清苦茹素,誦經禮佛,因此氣血一向不足,面色黯淡。乙巳年的春天,她突然患上風寒,胸腹脹痛,到了夏天,胸脅開始刺痛,背部像背負著重石,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到了秋末冬初,她感到腸子細如絲線,米粒進入胃中,會在胃裡左右旋轉,快速移動,異常狹窄滯塞,痛苦難以形容,一遇上節氣,病情就會加重。蔣仲芳診斷後,發現韓貞女的右脈跳動迅速,左脈搏動澀滯,他說:「脈搏跳動迅速,表示氣血燥熱;脈搏澀滯,表示血虛。血虛就會導致津液乾枯,腸胃收縮變小,因此才會狹窄澀滯。氣血燥熱就會導致腸胃蠕動快速,蠕動快速,米粒就無法停留,因此才會快速移動。」

遂用當歸五錢,酒炮白芍二錢,川芎一錢,以補血為君。惟其緊,寬以七分腹皮;惟其澀,利以一錢滑石;惟其干,潤以二錢蘇子;惟其疾,緩以二分甘草。四劑後,諸病漸減。至五六十劑,榮氣始通。膏子丸藥,調養年餘,方有起色。

白話文:

於是,使用當歸五錢,用酒浸泡白芍二錢,川芎一錢,作為補血君藥。因為方劑性質收斂,所以加入七分腹皮以寬胸利氣;因為性質澀滯,所以加入一錢滑石以通利氣血;因為性質乾燥,所以加入二錢蘇子以滋潤肺氣;因為性質急躁,所以加入二分甘草以緩和藥性。服用四劑後,諸症狀逐漸減輕。服用到五六十劑時,氣血才開始通暢。最後又服用膏子丸藥調養了一年多,才逐漸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