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冬山藥湯

MEN DONG SHAN Y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一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6%
肝經 15%
心經 14%
胃經 13%
腎經 7%
膽經 4%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三焦經 1%
膀胱經 1%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門冬山藥湯」中加入麥門冬,是取其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效。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其功效在於滋陰養肺,潤燥生津,對肺陰不足、津液虧虛所致的口乾舌燥、咳嗽痰粘、咽乾鼻燥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麥門冬還能養胃生津,對於胃陰不足、胃熱引起的口渴、食慾不振等也有改善效果。

在「門冬山藥湯」中,麥門冬與山藥等藥材配合,共同發揮滋陰潤燥、健脾益胃之功效,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門冬山藥湯」中加入「山藥」,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補腎: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三經,具有滋陰補腎、健脾益氣的功效,與門冬的滋陰潤肺功效相輔相成,能有效改善因陰虛所導致的虛熱、口乾舌燥、腰膝酸軟等症狀。
  2. 健脾益胃: 山藥能健脾益胃,改善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對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有緩解作用,進一步增強整體療效。

門冬山藥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主要針對肺腎陰虛、虛火上炎等症狀,具有滋陰清熱、益氣固腎的功效。方中含有人參,其為一味名貴的補益藥材,性溫味甘微苦,歸脾肺經,擅長大補元氣,復脈固脫,安神益智。在門冬山藥湯中加入人參,旨在補益肺脾之氣,使氣足則能生津,以增強整體方劑的滋陰效果。此外,人參還可協同其他藥物,如門冬、山藥等,共同發揮補而不滯、滋而不膩的作用,達到調和營養、扶正祛邪的目的。因此,人參在門冬山藥湯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藥物配伍的智慧,對於改善患者體質,提高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門冬山藥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門冬、山藥性偏寒涼,而甘草性甘平,能緩解二者寒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寒涼傷胃,更利於人體吸收。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的作用,與門冬、山藥配伍,能增強補腎益精、滋陰潤燥的功效,使藥效更顯著。

甘草的加入,不僅平衡了藥性,也提高了藥效,使門冬山藥湯更具療效。

門冬山藥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考量其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功效,與方劑整體滋陰補腎、養血潤燥的功效相輔相成。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可清熱涼血,滋陰潤燥,對於陰虛火旺、血虛津傷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門冬山藥湯本身以滋陰補腎為主,加入生地黃則能進一步加強其滋陰作用,並有效改善因陰虛所致的燥熱、口渴、皮膚乾燥等症狀,使補腎功效更加顯著。

門冬山藥湯為滋陰補腎、健脾益氣之良方,其組成中加入神麴,意在增強消化吸收功能,使藥效更易為人體所用。神麴,即發酵的小麥或穀物,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在門冬山藥湯中,門冬與山藥滋陰補虛,而神麴則能促進脾胃運化,避免滋補過度導致的消化不良。此搭配既可增強整體方劑的補益作用,又能防止因滋補過盛而產生的脹滿、噁心等副作用,體現了中醫“補而不滯”的治療原則,使方劑功效更加全面均衡。

門冬山藥湯中加入桔梗,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有助於提升整體藥效:

  1. 宣肺利咽: 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的功效。門冬山藥湯滋陰潤燥,但可能導致痰液粘稠,難以排出。加入桔梗可以化痰止咳,改善痰多咳嗽的症狀,使藥效更為完善。
  2. 行氣活血: 桔梗還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山藥補脾益氣,但容易造成氣滯血瘀。桔梗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避免藥效停滯,使滋陰補氣的效果更佳。

門冬山藥湯為滋陰補肺之良方,方中含門冬、山藥等多種滋潤肺腎之品。加入紫菀,乃因其性溫味甘,能溫肺下氣,止咳化痰。在滋陰藥物基礎上配伍紫菀,可增強方劑溫潤肺部、化痰止咳之效。尤其適用於久咳虛喘,肺虛不能宣降之症。紫菀入肺經,善於調節肺氣,與門冬、山藥等滋陰藥相輔相成,既可滋陰又能溫肺,達到了陰陽平衡,肺氣得以正常宣發的目的。故門冬山藥湯中加入紫菀,旨在提升整體療效,使滋陰與潤肺功能更趨完善,適應範圍更廣,是治療肺虛久咳、虛喘等病症的理想選擇。

門冬山藥湯為一傳統中醫處方,主要針對陰虛火旺之症狀,如潮熱盜汗、口乾舌燥等。方中犀角為關鍵成分之一,犀角性寒,味甘咸,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尤其擅長於治療熱病傷陰、血熱妄行等病症。在門冬山藥湯中,犀角與門冬、山藥等滋陰清熱之品相配伍,共奏滋陰降火、清熱涼血之效,適合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所導致的各種症狀。然而,由於犀牛角的取得涉及野生動物保護問題,現代中醫多以水牛角代之,或尋找其他具有相似功效的替代品,以符合生態保護原則,同時達到治療目的。

「門冬山藥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門冬山藥湯以滋陰補腎為主,加入茯苓可以幫助脾胃運化水濕,避免滋陰過度而導致脾虛水停。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門冬山藥湯中的山藥偏滋陰補虛,而茯苓則偏健脾利濕,兩者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發揮各自的功效,達到滋陰補腎、健脾利濕的協同作用,從而增強治療效果。

門冬山藥湯為一傳統中醫處方,主要針對肝腎陰虛、脾胃不足之症狀,具有滋補肝腎、健脾益胃之功。此方中,柴胡作為一味重要藥材,其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膽經,具疏肝解鬱、調和肝脾之效。在門冬山藥湯中加入柴胡,旨在調節肝氣,使之不致過於旺盛而剋伐脾胃,從而達到疏肝健脾的目的。此外,柴胡還能協同其他藥物,如門冬滋陰潤燥,山藥補脾益肺,共同發揮滋陰清熱、調和臟腑的作用。柴胡的應用,使得門冬山藥湯更適合治療因肝氣鬱結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體現了中醫“治未病”與“辨證施治”的理念。

門冬山藥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精妙,旨在滋陰清熱,益氣固腎。黃芩作為該方的重要成分之一,其性味苦寒,歸肺、膽、脾、胃、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黃芩內含黃酮類化合物,能抗炎抗菌,並可調節免疫功能,對治療因濕熱所致的多種症狀有顯著療效。在門冬山藥湯中,黃芩與門冬、山藥等藥材相輔相成,既增強了整體方劑清熱滋陰的作用,又可針對肺胃濕熱,防止疾病復發。黃芩的加入,使此方在治療虛熱、肺燥咳嗽、脾胃濕熱等症時,更具全面性和有效性,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髓。

門冬山藥湯為一傳統中醫處方,其組成精妙,旨在滋陰補腎、健脾益肺。方中含門冬、山藥等多種草本,而獨特添加之「大豆黃捲」,更增其療效層次。大豆黃捲即發酵後之黃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經,擅長健脾開胃,促進消化吸收。於門冬山藥湯中,大豆黃捲不僅強化脾胃功能,使整體補益作用更加圓融,且其富含之蛋白質與氨基酸,有利於身體修復與營養補充。此方通過大豆黃捲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至滋而不膩、補而不滯之效,適合體虛乏力、脾胃不和者服用,尤以肺腎陰虛之人最宜。

門冬山藥湯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滋陰柔肝:白芍性微寒,味酸苦,歸肝、脾經,能養血柔肝、斂陰止痛。與門冬、山藥同用,可增強滋陰降火之效,緩解肝陰不足、肝火上炎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
  2. 緩和藥性:門冬、山藥偏於滋陰,白芍則能緩和其寒涼之性,防止藥性過於寒涼,避免傷及脾胃,更適合體質偏虛寒者服用。

門冬山藥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是針對其補脾益氣、健脾燥濕的功效。

門冬山藥湯以滋陰潤燥為主,但脾胃虛弱者,滋陰潤燥之品難以完全吸收,甚至可能加重脾胃負擔。白朮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使滋陰潤燥之品更好地被吸收利用。

同時,白朮亦可燥濕健脾,有助於改善脾虛濕困所致的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進一步提升整體療效。

門冬山藥湯中加入防風,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祛風散寒: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之效。門冬山藥湯偏於滋陰養血,加入防風可平衡藥性,避免滋膩過度,同時亦可抵禦外邪入侵,提升整體療效。
  2. 調和藥性: 門冬山藥湯中,門冬性寒,山藥性平,加入防風可溫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更適合體質虛寒者服用,增強藥物吸收和利用率。

門冬山藥湯為滋陰補腎、潤燥止渴之良方,其組成精妙,阿膠作為其中一味,扮演著關鍵角色。阿膠,由驢皮精煉而成,性味甘平,入肝、肺、腎經,長於補血滋陰、潤燥止血。在門冬山藥湯中,阿膠與門冬、山藥等藥材協同作用,能增強整體方劑的滋陰效果,尤其適合陰虛火旺、口乾舌燥、脈細數者。阿膠的滋潤特性,可滋補肝腎,對改善因陰虛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阿膠還能調節血液,促進血循環,對婦女月經不調、崩漏等血證亦有裨益。因此,在門冬山藥湯中加入阿膠,不僅能強化滋陰補血之功,還能達到潤燥、止血的多重治療目的。

門冬山藥湯中加入茯神,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益氣安神,滋陰補腎: 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腎經,具有益氣安神、寧心安神、健脾益腎的功效。與門冬、山藥等滋陰補腎藥材搭配,可以更好地起到滋陰補腎、安神定志的作用,適用於心腎不足、神志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2.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 茯神性平和,加入方劑中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緩解藥性過於寒涼或燥熱的作用。同時,茯神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使其更有效地發揮滋陰補腎、安神定志的作用。

總而言之,茯神在門冬山藥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僅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還能調和藥性、增強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門冬山藥湯為一滋陰補腎、健脾益肺之良方,方中採用門冬滋潤肺腎之陰,山藥健脾補肺,兩者相輔相成,共奏滋陰補肺脾之效。加入川芎於此方之中,則是基於其活血行氣、通經止痛之特性。川芎性溫味辛,能上行頭目,下走血海,善於調節血脈,使門冬與山藥之滋潤得以順暢無阻地到達全身各處,尤其對於因陰虛導致的血瘀、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川芎可增強全方活血化瘀之力,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川芎還能提升門冬山藥湯整體的藥力,使之滋而不膩,更適合長期調理身體之需。

「門冬山藥湯」中加入當歸,主要考慮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滋陰: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調經、潤腸通便之功效。門冬山藥湯以滋陰潤燥、補腎益氣為主,加入當歸可起到補血滋陰、協調陰陽的作用,使藥效更趨完善。
  2. 改善氣血循環: 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藥效的吸收和發揮。門冬山藥湯中包含補腎益氣的藥材,當歸的加入能改善氣血循環,使腎氣得到更好地補充,從而提高整體療效。

門冬山藥湯為滋陰補腎、益氣養心之方,其中硃砂的加入,旨在安神定驚,增強心臟功能。硃砂,又名辰砂,性寒味甘,歸心經,具有重鎮安神、清心火之效。在門冬山藥湯中,山藥、門冬等藥材滋補腎陰,而硃砂則能針對心火旺盛、心神不安的情況,起到平衡心腎、調節情緒的作用。然而,硃砂含汞,不宜長期或過量服用,以免造成汞中毒。因此,在使用含有硃砂的方劑時,必須遵循醫囑,嚴格控制劑量,以確保安全有效。

門冬山藥湯中添加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陽氣: 門冬山藥性偏寒涼,長期服用易損傷脾胃陽氣。而乾薑性溫,能溫中散寒,振奮脾胃陽氣,防止藥性過寒,並有助於藥效更好地發揮。
  2. 調和藥性,增強功效: 乾薑的辛溫之性,可以中和門冬山藥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同時,乾薑還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脾胃運化,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門冬山藥湯」:

中藥方劑組成: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紫菀: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
  • 犀角:清熱瀉火、涼血定驚、解毒清肝。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柴胡: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大豆黃捲:清熱化痰、瀉火、消暑。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阿膠: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
  • 茯神: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 心虛驚悸: 心臟虛弱,容易受到驚嚇,心跳加快。
  • 虛風顫掉: 身體虛弱,風吹就會顫抖。
  • 風中有熱: 風邪挾帶熱邪,容易引起感冒、發燒等疾病。
  • 眩冒: 頭暈目眩,頭暈到快要暈倒。
  • 風氣百疾: 風邪引起的各種疾病。

總結:

中藥方劑「門冬山藥湯」的主要功效是治療心虛驚悸、虛風顫掉、風中有熱、眩冒、風氣百疾等症狀。

其組成包括麥門冬、山藥、人參、甘草、生地黃、神麴、桔梗、紫菀、犀角、茯苓、柴胡、黃芩、大豆黃捲、白芍、白朮、防風、阿膠、茯神、川芎、當歸、硃砂、乾薑23種中藥材,這些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血、益氣安神、活血化瘀、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多種功效。

傳統服藥法


麥門冬2兩,山藥2兩,人參3分,甘草3分,生地黃3分,神曲3分,桔梗半兩,紫菀半兩,犀角半兩,白茯苓半兩,柴胡半兩,黃芩半兩,大豆卷半兩,芍藥半兩(白者),白朮半兩,防風半兩,阿膠半兩,茯神半兩,芎半兩,當歸半兩,朱砂3分,乾薑1分。
補心。
上為細末。
每服2錢,食後煎大棗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益氣養陰、寧心安神的功效,適合於心虛驚悸、虛風顫掉、風中有熱、眩冒、風氣百疾等症狀。但本方有滋膩礙胃的副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本方含有硃砂,有毒,不宜過量服用。

相關疾病


梅尼爾氏病妄想狀態暈眩一足或雙足震顫動搖

相同名稱方劑


門冬山藥湯,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麥門冬2兩,山藥2兩,人參3分,甘草3分,生地黃3分,神曲3分,桔梗半兩,紫菀半兩,犀角半兩,白茯苓半兩,柴胡半兩,黃芩半兩,大豆卷半兩,芍藥半兩(白者),白朮半兩,防風半兩,阿膠半兩,茯神半兩,芎半兩,當歸半兩,朱砂3分,乾薑1分。 主治:補心。主治:心虛驚悸,虛風顫掉,風中有熱,眩冒,風氣百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