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中二陳湯

DIAO ZHONG ER CH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肝經 15%
胃經 15%
肺經 14%
心經 12%
大腸經 8%
膽經 4%
腎經 3%
膀胱經 2%
三焦經 1%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脾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調中二陳湯

組成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大腹皮: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 蘇木: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破血消癥、疏肝解鬱
  •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

主治

跌打損傷,或者從高處墜落,導致瘀血流入臟腑,昏迷不醒,大小便不通暢;以及木杖打擊後瘀血內攻腹腔,腹部膨脹、胸悶,不想吃東西、噁心、乾嘔,大便乾燥結塊,已經服用了治療瘀血的藥物之後。

總結

中藥方劑「 調中二陳湯 」,是一首治療跌打損傷的有效方劑,組成包括了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枳殼、大腹皮、紅花、川芎、當歸、白芍、防風、檳榔、黃耆、桔梗、青皮、烏藥、蘇木、枳實、黃芩、紫蘇葉、木香,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可有效緩解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腫脹、淤血等症狀。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壳、大腹皮等理气和中,以红花、川芎、当归、白芍、防风、槟榔、黄耆、桔梗、青皮、乌药、苏木、枳实、黄芩、紫苏叶、木香等活血化瘀。其中,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壳、大腹皮等具有理气和中的作用,可缓解胸腹胀满、不食恶心、乾呕等症状;红花、川芎、当归、白芍、防风、槟榔、黄耆、桔梗、青皮、乌药、苏木、枳实、黄芩、紫苏叶、木香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进瘀血的消散,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胰臟炎大便秘結膽囊炎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噁心反胃乾嘔

相同名稱方劑


調中二陳湯, 出處:《外科正宗》卷四。 組成:陳皮8分,半夏8分,茯苓8分,甘草8分,枳殼8分,大腹皮8分,紅花8分,川芎8分,當歸8分,白芍8分,防風6分,檳榔6分,黃耆6分,桔梗6分,青皮6分,烏藥6分,蘇木6分,枳實6分,黃芩6分,紫蘇6分,木香3分。 主治:跌撲損傷,或從高墜下,以致瘀血流入臟腑,昏沉不醒,大小便秘;及木杖後瘀血內攻肚腹,膨脹結胸,不食惡心,乾嘔,大便燥結,已服行藥之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