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流氣飲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燥濕,化痰止咳:陳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的功效。當歸流氣飲主要用於治療氣虛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而陳皮的理氣作用可以幫助行氣活血,化解瘀滯,同時也能改善氣虛所致的痰濕阻滯,緩解胸悶氣短等症狀。
- 調和藥性,增進療效:陳皮性溫,與當歸、川芎等藥物性味相合,可以起到調和藥性,增進療效的作用。同時,陳皮的辛香之氣可以中和部分藥物的苦寒之味,使藥物更容易服用。
總之,陳皮在當歸流氣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幫助改善氣血運行,又能調和藥性,提高藥效,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 半夏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針對脾胃濕濁、痰涎壅塞所致的胸悶氣短、咳嗽痰多等症狀。當歸流氣飲主要用於治療氣虛血瘀、痰濕阻絡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經行腹痛等症狀,半夏的加入可以幫助化解痰濕,利於氣血流通。
- 降逆止嘔: 半夏還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痰濕阻滯、氣機逆亂所致的噁心嘔吐。當歸流氣飲中加入半夏,可以避免因氣滯血瘀、痰濕阻絡引起的嘔吐等症狀,提高藥效的安全性。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化痰止咳: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化痰止咳的功效。當歸流氣飲以補血活血為主,但若脾虛濕盛,則會影響氣血運行,導致痰濕阻滯,加重咳嗽等症狀。茯苓加入其中,可健脾利濕,使氣血運行通暢,更利於補血活血,達到治療咳嗽的功效。
- 協同當歸,增強補血作用: 茯苓與當歸同用,可起到協同作用。茯苓健脾利濕,可促進脾胃運化,使當歸補血的功效更易發揮,從而增強補血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當歸流氣飲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當歸流氣飲以當歸補血活血為主,但其藥性偏於溫熱,可能引發燥熱之弊。甘草性甘平,味甘而緩,能調和諸藥,使藥性平和,避免燥熱傷陰。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止咳等功效,與當歸等藥物配合,能增強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使藥效更佳。甘草還能調和脾胃,促進藥物吸收,提高治療效果。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檳榔,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積: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降逆止嘔的功效。方中加入檳榔,可助於理氣消滯,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氣機阻滯,緩解氣滯腹脹、嘔吐等症狀。
2. 助於活血化瘀:檳榔亦可活血化瘀,配合當歸等活血藥物,可更有效地改善氣血運行,促進瘀血消散,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總之,檳榔在當歸流氣飲中,起到行氣消積、活血化瘀的輔助作用,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氣滯血瘀、腹脹疼痛等症狀的效果。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咳的功效。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紫蘇葉能有效地驅散寒邪,促進痰液排出。
- 調和氣血,行氣止痛: 當歸流氣飲以當歸補血活血為主,紫蘇葉則能行氣止痛,兩者相輔相成,既能補益氣血,又能疏通經絡,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方劑中加入川芎,可協同當歸活血化瘀,並助其行氣止痛,有效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疼痛症狀。
- 引藥上行: 川芎性溫,能引藥上行,有助於當歸等藥物直達頭面部,改善頭風、頭痛等症狀。因此,川芎在當歸流氣飲中起到引藥上行,增強藥效的作用。
當歸流氣飲中包含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當歸流氣飲主要治療血虛風燥引起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而防風可以散寒止痛,改善頭部及周身不適,輔助當歸活血補血,達到整體調理效果。
- 調節氣血,促進循環: 防風能夠調節氣血運行,促進血液循環。當歸流氣飲中,當歸補血活血,與防風相輔相成,共同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昏眼花、四肢乏力等症狀,使氣血流通,恢復身體機能。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枳殼,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痛之功效。方中以當歸、川芎等活血化瘀,而枳殼則能疏肝理氣,使氣血流通,有助於緩解氣滯血瘀導致的胸脅疼痛、腹痛等症狀。
2. 和解脾胃: 枳殼不僅能行氣止痛,亦能理氣健脾,和解脾胃。方中加入茯苓、白朮等健脾利濕,而枳殼則能促進脾胃運化,避免藥物因脾胃虛弱而難以吸收,進一步提升療效。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烏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 烏藥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烏藥,可以疏肝理氣,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疼痛,改善氣血循環,達到止痛的效果。
2. 溫中散寒: 烏藥亦能溫中散寒,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腹脹、食少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當歸流氣飲中加入烏藥,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功能,改善寒凝氣滯的症狀。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桔梗,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宣肺利氣: 桔梗性平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利氣、開音通竅之效。方中當歸、川芎等藥材雖有助於活血化瘀,但亦可能導致氣機鬱滯,不利於氣血流通。桔梗的加入可以宣通肺氣,使氣血暢達,達到「氣行血行」的效果。
- 促進藥力下達: 桔梗又具有引經藥的作用,可以引導藥力下達,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功效。在「當歸流氣飲」中,桔梗能引導當歸、川芎等活血化瘀的藥材更有效地作用於下焦,達到治療血瘀、經閉等病症的目的。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青皮,主要有兩大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作用。當歸流氣飲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而青皮的加入,可以幫助疏通肝氣,解除肝鬱氣滯,進一步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 消食導滯,助消化:青皮亦有消食導滯的功效,能幫助消化積滯,減少胃腸道不適。當歸流氣飲的組成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也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而青皮的加入,可以平衡藥性,避免因活血化瘀而造成胃腸道負擔。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枳實,主要是針對其行氣消積的功效。
枳實味苦、酸,性寒,歸脾、胃經。其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結、理氣寬中的功效。方中加入枳實,能與當歸、川芎等藥材共同作用,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進一步促進血流通暢,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同時,枳實還能消積化痰,有助於改善食積不消、痰阻氣滯等問題。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方中當歸補血活血,與木香合用,可理氣活血,緩解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胸悶等症狀。
- 健脾和胃:木香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方中加入木香,可增強脾胃功能,更好地吸收藥物,提高療效。
綜上,木香在當歸流氣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理氣止痛,還能健脾和胃,使藥效更顯著。
當歸流氣飲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當歸流氣飲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香附能疏肝理氣,活血止痛,配合當歸等藥物,起到行氣活血、止痛的效果。
- 調和脾胃: 香附不僅能行氣止痛,還有調和脾胃的作用。當歸流氣飲中加入香附,可以改善氣血運行,促進脾胃運化,進一步提高藥效,使患者更易接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當歸流氣飲」
中藥方劑「當歸流氣飲」的組成包括: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檳榔、紫蘇葉、川芎、防風、枳殼、烏藥、桔梗、青皮、枳實、木香、香附。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它可以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檳榔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青皮可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適用於肝鬱氣滯、經痛、跌打損傷等症狀。青皮還可以消積化滯,降氣止痛,常與山楂、神麴、麥芽等同用,以增強消積化滯之功。青皮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悶脹滿、呃逆等氣滯症狀。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可調理七情鬱結、氣血凝停、霍亂吐瀉、痰食稽留、寒凝氣滯的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墜腫痛、痛經、寒邪侵犯肺臟、肺氣失宣、乳腺炎、瘰癘等證。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香附入脾胃經,具有補益氣血之功,可用於治療氣虛所致的疲乏無力、氣短喘促等症狀。香附辛烈,氣味濃烈,以氣用事,故專治氣結為病,可用於治療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症狀。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枳殼也能止咳化痰
傳統服藥法
陳皮7錢,半夏5錢,茯苓5錢,甘草5錢,檳榔5錢,紫蘇5錢,川芎5錢,防風5錢,枳殼5錢,烏藥5錢,桔梗5錢,青皮5錢,枳實5錢,木香2錢5分,香附子5錢。
每服5錢,水煎服。
本方名當歸流氣飲,但方中無當歸,疑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當歸流氣飲, 出處:《醫學啓蒙》卷四。 組成:陳皮7錢,半夏5錢,茯苓5錢,甘草5錢,檳榔5錢,紫蘇5錢,川芎5錢,防風5錢,枳殼5錢,烏藥5錢,桔梗5錢,青皮5錢,枳實5錢,木香2錢5分,香附子5錢。 主治:胃脘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