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內托散

REN CAN NEI TU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二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18%
肺經 17%
肝經 12%
心經 12%
大腸經 5%
膽經 3%
腎經 3%
膀胱經 1%
三焦經 1%
心包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人參內托散 」

主治功效:痰液凝聚,它的形狀有圓的有歪的,有的像米袋,堅硬得像石頭。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3.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4.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5.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6.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7.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8.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9.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10.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11.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12.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13.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14.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15.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16.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17.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18.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19.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20.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21.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22.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總結:

中藥方劑「 人參內托散 」的組成包括甘草、白芍、白朮、半夏、蒼朮、陳皮、川芎、當歸、防風、茯苓、黃連、黃芩、黃耆、桔梗、麥門冬、青皮、人參、升麻、天花粉、烏藥、香附、枳實等。這些藥材均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配合使用可起到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2錢,白朮2錢,陳皮1錢,半夏1錢5分,芥子1錢,黃耆1錢,茯苓1錢,當歸1錢5分,川芎1錢,白芍1錢(酒炒),黃芩1錢(酒炒),蒼朮1錢,香附,麥冬5分,枳實1錢5分,黃連5分,桔梗1錢,青皮8分,烏藥1錢,天花粉1錢5分,防風7分,甘草4分,升麻1錢 厚朴1錢(薑汁拌炒)。
上作1劑,加生薑5片,砂仁末5分,水煎,臨服加淡竹瀝、薑汁半酒杯和服之。服至百劑方愈。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內托散由人參、白朮、陳皮、半夏、芥子、黃耆、茯苓、當歸、川芎、白芍、黃芩、蒼朮、香附、麥門冬、枳實、黃連、桔梗、青皮、烏藥、天花粉、防風、甘草、升麻等中藥組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內托散, 出處:《外科樞要》卷四。 組成:人參、黃耆、當歸、川芎、厚朴、防風、白芷、桔梗、官桂、紫草、木香、甘草。 主治:瘡瘍潰膿而作痛者。

人參內托散, 出處:《古今醫徹》卷三。 組成:人參1錢半,黃耆3錢,當歸1錢,川芎1錢,穿山甲1錢,白芷1錢,廣皮1錢,甘草5分。 主治:腿癰。

人參內托散,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二。 組成:人參2錢,白朮2錢,陳皮1錢,半夏1錢5分,芥子1錢,黃耆1錢,茯苓1錢,當歸1錢5分,川芎1錢,白芍1錢(酒炒),黃芩1錢(酒炒),蒼朮1錢,香附5分,麥冬5分,枳實1錢5分,黃連5分,桔梗1錢,青皮8分,烏藥1錢,天花粉1錢5分,防風7分,甘草4分,升麻1錢厚朴1錢(薑汁拌炒)。 主治:痰註,其形或圓或歪,或如米袋,堅硬如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