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昉

《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一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一 (10)

1. 膈氣第十一

《仙人水鑑》小兒患膈氣。宜服,桃花散子方

桃花(二錢),半夏(六錢),厚朴,桂(各一分),乾薑,牙硝(各二分),江豆,當門子(各一個)

白話文:

桃花(二錢),半夏(六錢),厚朴,桂皮(各一分),乾薑,牙硝(各二分),江豆,萬年青(各一個)

上並搗為散。空心,以煎水調下一錢。服至逡巡轉自食。乳母忌酒、肉、熱面等。

《寶童方》治小兒膈氣噎悶,兩脅刺痛,吐逆酸水,氣塊往來,疼痛煩躁等。

檳榔木通甘草(炙),柏葉(煮黃),半夏

白話文:

  • 檳榔:性溫、味苦澀,具有行氣、消食、驅蟲的功效。主治積食、脹悶、腹痛、泄瀉、痢疾、蛔蟲等症。

  • 木通:性涼、味甘、微苦,具有清熱、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熱淋、石淋、尿閉、水腫、黃疸等症。

  • 甘草(炙):性甘、味平,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

  • 柏葉(煮黃):性寒、味苦澀,具有清熱、利尿、止血的功效。主治熱淋、石淋、血尿、崩漏等症。

  • 半夏:性溫、味辛,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主治痰多咳嗽、嘔吐、反胃、噎膈等症。

等分末。二大錢,水一盞,煎六分;膩粉少許,在干盞內研勻,通口服。如結腸翻胃,用虛寒門烏藥丸後用此,兒半之。

白話文:

將藥粉等分研末。每次取二錢藥粉,加水一盞,煎至六分;再將少許膩粉在乾淨的茶杯內研磨均勻,和湯汁一起服用。如果患有結腸翻胃的症狀,先服用虛寒門烏藥丸,再服用此方,兒童減半服用。

2. 氣逆第十二

(哽氣附)

《寶鑑》:兒氣逆者,為乳母煩惱、憂悶,乳氣凝滯胸中,灌擊其乳,飲之成疾。面黃白,乳哺減少,夜啼及哯,但無精彩,勿取轉,轉之則劇。

白話文:

《寶鑑》中記載:嬰兒出現氣逆的情況,往往是乳母感到煩惱、憂悶,導致乳氣在胸中凝滯,灌擊嬰兒的乳房,嬰兒飲用後就會生病。嬰兒的面色黃白,乳汁減少,經常在夜間啼哭和嘔吐,但沒有精神,不要嘗試轉移嬰兒的注意力,否則會加重病情。

成蘀薤(五兩),黍米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先煮藥,煎取一升,次下薤米,米熟藥成。稍稍服之。

《仙人水鑑》小兒患氣,覺患便服此方。

白話文:

  • 水蛭:水蛭是一種環節動物,生活在淡水和鹹水中。它們以吸血為生,並用於中醫中治療各種疾病,如跌打損傷、腫脹和疼痛。

  • 冬青葉:冬青葉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呈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鋸齒。冬青葉用於中醫中治療各種疾病,如感冒、咳嗽、腹瀉和痢疾。

  • 白樟木葉:白樟木葉是一種落葉喬木,葉子呈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白樟木葉用於中醫中治療各種疾病,如感冒、咳嗽、發燒和腹痛。

上各少許,搗取汁,灌之即瘥。

《聚寶方》,透關丸,治小兒哽氣,行心經方。

續隨子(半兩),大黃(三錢,末),長檳榔(一枚),木通(半錢,末),甘遂大戟(各末一錢),膩粉(一錢匕)

白話文:

續隨子(6克),大黃(9克,研成細末),長檳榔(一顆),木通(1.5克,研成細末),甘遂,大戟(各研成細末1克),膩粉(3克)

上七味除粉外,將諸藥末與續隨子同搗,用馬尾羅隔去續隨子皮不用,便與童子、室女小便拌勻(謂之陰陽酒。)入粉如硬糊,日曬稍干,以水、蜜丸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煎燈心、竹葉湯下。一時辰間,以小便色異為效。

白話文:

除了麝香粉以外的藥材,都搗成粉末,與續隨子一起搗碎,用馬尾羅篩出續隨子的皮,不用。然後用童男和處女的小便攪拌均勻(這種藥酒叫做陰陽酒)。加入麝香粉,調成硬糊狀,放在太陽底下曬乾,再用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20粒,用燈芯草和竹葉煎煮的湯藥送服。服用後一個時辰,如果小便的顏色有變化,就表示藥物起效了。

小兒五歲以下七丸,十歲以下十丸。更加減,湯使如前服。

《王氏手集》治小兒氣。橘紅膏

橘皮(去瓤),芎,白朮當歸(各等分)

白話文:

紅橘皮(去除果肉),川芎,白朮,當歸(各等分)

上同為末,煉蜜和為膏。量兒大小米飲化下。

《王氏手集》,木香分氣丸,理一切氣。

青橘皮(一兩),牽牛(二兩,炒令熟),木香(一分)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綠豆大。生薑湯下五丸,五、七、八丸。

《吉氏家傳》治哽氣。真珠散

真珠,生犀(各半兩),龍腦(一字),香附子(四錢,去毛淨、洗)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煎人參湯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調氣桂枝散,取轉後皆可服之。

赤芍藥,桂心,藿香,白朮(各二錢)

上為末,每服半錢,飯飲調下。

《千金》灸法:不能食,胸中滿,膈上逆氣悶熱,灸心俞二、七壯。小兒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