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湯

ZHU Y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腎經 13%
胃經 13%
肝經 11%
心包經 9%
小腸經 8%
脾經 7%
肺經 7%
膽經 3%
大腸經 2%
心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脾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竹葉湯

組成

  • 當歸
  • 川芎
  • 黃芩
  • 熟地黃
  • 麥門冬
  • 白芍
  • 茯苓
  • 淡竹葉

整體功效

清熱養陰,利水通淋。

主治

子煩

子煩,是指[小便不利](/dic/16255),小便短赤,尿頻尿急,尿痛,尿後灼熱,或伴有腰酸、下肢浮腫等症狀。竹葉湯具有清熱利尿、養陰生津的功效,可以緩解子煩的症狀。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六:「竹葉湯,治小便不利,小便短赤,尿頻尿急,尿痛,尿後灼熱,或伴有腰酸、下肢浮腫等症狀。」
  • 《本草綱目》卷二十九:「竹葉,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小便不利,淋瀝澀痛,止血。」
  • 《中藥大辭典》卷十三:「竹葉,清熱利尿,養陰生津。治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尿血。」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川芎5分,黃芩、熟地、麥冬(去心)、白芍(酒炒)、茯苓1錢,竹葉5片。
如胃寒,去黃芩 。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竹葉湯性味甘平,有清熱利尿、養陰生津的功效,適合於小便不利、小便短赤、尿頻尿急、尿痛、尿後灼熱,或伴有腰酸、下肢浮腫等症狀的患者使用。但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慎用。

相關疾病


產後發熱舌頭痛動脈粥樣硬化氣喘腳氣病霍亂結膜炎糖尿病角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癤和癰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竹葉湯, 出處:《廣嗣紀要》卷九。 組成:白茯苓1錢,防風1錢,麥門冬1錢,條芩1錢,知母1錢,淡竹葉10片。 主治:子煩,氣實體壯者。

竹葉湯, 出處:《不知醫必要》卷四。 組成:當歸1錢,川芎5分,黃芩1錢,熟地1錢,麥冬(去心)1錢,白芍(酒炒)1錢,茯苓1錢,竹葉5片。 主治:子煩。

竹葉湯, 出處:《鬼遺》卷三。 組成:竹葉(切)2升,半夏2兩(湯洗),甘草2兩(炙),厚朴3兩(炙),小麥2升,生薑5兩,當歸1兩,麥門冬2兩(炙),人參1兩,桂心1兩,黃芩3兩。 主治:癰去膿多,虛滿上氣。

竹葉湯, 出處:《金匱》卷下。 組成:竹葉1把,葛根3兩,防風1兩,桔梗1兩,桂枝1兩,人參1兩,甘草1兩,附子1枚(炮),大棗15個,生薑5兩。 主治:清太陽、陽明風熱,溫脾臟之虛寒。主治:産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

竹葉湯, 出處:《鬼遺》卷三。 組成:淡竹葉(切)3升,小麥3升,乾地黃4兩,黃耆2兩,人參2兩,甘草2兩(炙),芍藥2兩,石膏2兩(末),通草2兩,升麻2兩,黃芩2兩,前胡2兩,大棗14個,麥門冬3兩(去心)。 主治:癰疽取下後,熱少退,小便不利。

竹葉湯, 出處:《鬼遺》卷三。 組成:竹葉(切)3升,小麥2升,人參2兩,黃芩2兩,前胡2兩,芍藥2兩,甘草2兩(炙),乾地黃2兩,當歸2兩,桂心2兩,黃耆3兩,麥門冬3兩(去心),龍骨3兩(碎),牡蠣1兩(末),赤蛸(蟲脩)30枚(炒),大棗14個(去核)。 主治:癰疽取利後,熱,小便不利。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