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散

TAO HUA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5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20%
膀胱經 20%
肝經 20%
大腸經 20%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桃花散中加入白礬,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桃花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白礬能有效抑制病竈的濕邪,減輕瘙癢症狀。
  2. 收斂止血:白礬還具有一定的收斂止血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桃花散中加入白礬,有助於控制皮膚病的滲出,減少病竈的擴散,並加速傷口的修復。

主治功效


桃花散主治功效分析

桃花散,主要成分包含白礬與桃花,根據古籍記載,其功效涵蓋多個方面,主要以活血化瘀、收斂止血、解毒生肌為主。

治療原理分析

一、 外傷出血、金瘡

多篇文獻指出桃花散可應用於外傷出血、金瘡的治療,例如:

  • 《外治壽世方》:「又名桃花散。止血定痛。價廉功敏。」
  • 《種福堂公選良方》:「治跌損刀傷。狗咬爛腳等症。」
  • 《驗方新編》:「夫手指骨斷者,先整筋骨合皮,用桃花散止其血。」
  • 《驗方新編》:「桃花散(止血):大黃、黃柏、黃芩各五兩,石灰半斤,同炒至灰如桃花色退火,收貯候用。」

分析: 此類應用主要基於方中白礬的收斂止血作用,以及大黃、黃柏、黃芩的清熱解毒之效。石灰在此可能起到吸附、乾燥的作用,有助於止血。諸藥合用,可達到止血、消炎、防止傷口感染的目的。

二、 皮膚疾病:瘡瘍、腫痛、癭瘤

桃花散在古代也用於治療多種皮膚疾病,例如:

  • 《奇效良方》:「治一切惡瘡,生肌活血,治金瘡去風。」
  • 《仁齋直指方論》:「桃花散,治口舌生瘡。」
  • 《類證治裁》:「凡癭瘤皆忌決破,令膿血崩潰,多致夭枉。宜敷桃花散,止血藥。」
  • 《惠直堂經驗方》:「治痘後瘡成毒。」

分析: 桃花散治療皮膚疾病,其桃花的活血化瘀功效應起到重要作用。活血有助於消散瘀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而緩解腫痛。同時,白礬的解毒殺蟲作用有助於控制瘡瘍的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三、 痰飲宿水、腳氣

《奇效良方》和《本草綱目》記載了桃花散治療痰飲宿水、腳氣的功效:

  • 《奇效良方》:「治濕腳氣,及腰腎膀胱宿水,並痰飲不下食。」
  • 《本草綱目》:「痰飲宿水:桃花散:收桃花陰乾為末,溫酒服一合,取利。覺虛,食少粥。不似轉下藥也。」

分析: 這裡的「桃花散」可能與上述外用方劑組成有所不同,單用桃花一味。其治療原理可能與桃花的利水消腫功效有關。桃花能夠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對於濕邪引起的腳氣、水腫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四、 其他

除了上述主要功效外,桃花散還被記載用於治療產後便秘、腎心痛、小兒咳嗽等症:

  • 《婦人大全良方》:「治產後大小便秘澀。」
  • 《聖濟總錄》:「治腎心痛,如物從背觸心,牽脊傴僂。桃花散方」
  • 《聖濟總錄》:「治小兒咳嗽。桃花散方」

分析: 這些應用可能與桃花的活血、潤腸通便以及其他藥物的配伍作用有關。例如,治療產後便秘的方劑中,桃花與葵子、滑石、檳榔同用,其中滑石、檳榔均有通便之效。而治療腎心痛、小兒咳嗽的方劑,則配伍了苦參、蛤蚧、蛤粉、芎藭、丹砂等藥物,其治療原理需要結合具體藥物進行分析。

五、日本漢方應用

《皇漢醫學》中記錄了日本漢方醫學對「桃花散」的應用:

  • 與葛根湯類方合用,治療痘瘡不同階段的症狀。
  • 與桃仁承氣湯合用,治療火患頭瘡。
  • 作為外用方,治療小瘡、頑腫惡腫等。

分析: 日本漢方醫學對桃花散的應用,一方面繼承了中醫的傳統用法,另一方面也結合了日本的醫學理論進行了發展。例如,將桃花散與葛根湯類方合用,體現了對痘瘡病機的深入理解,以及對藥物功效的靈活運用。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桃花散作為一個古代中藥方劑,其功效涵蓋了止血、活血化瘀、解毒、利水、消腫、生肌等多個方面。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方中藥物的藥性及其配伍作用,特別是白礬的收斂止血、解毒殺蟲,以及桃花的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桃花散」可能存在多個不同的組成,其功效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應用桃花散時,需要根據具體的症狀和病機,選擇合適的方劑和用法。

此外,雖然古文獻中記載了桃花散的多種功效,但其療效和安全性還需要現代醫學的進一步研究和驗證。

傳統服藥法


石南5兩,薯蕷4兩,黃耆3兩,山茱萸3兩,桃花半升,菊花半升,真珠半兩,天雄1兩(炮)。
上藥治下篩。
每服半錢止,食競酒調下,日3次。稍增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氣喘心絞痛坐骨神經痛腳氣病排尿困難心內膜炎尿道炎胃及十二指腸炎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腎及輸尿管結石

相同名稱方劑


桃花散, 出處:《産科發蒙》。 組成:烏賊魚骨10錢,朱砂2錢。 主治:産後血暈。

桃花散,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新石灰1兩,黃丹半錢。 主治:産後不煩而渴。

桃花散, 出處:《百一》卷十九。 組成:白礬、上色坯子各少許。 主治:小兒走馬牙疳。

桃花散, 出處:《本草綱目》卷二十九引《集驗方》。 組成:桃花、葵子、滑石、檳榔各等分。 主治:産後秘塞,大小便不通。

桃花散, 出處:《赤水玄珠》卷九。 組成:風化石灰1斤,將軍末子4兩。 主治:止血住痛,去腐生肌。主治:金瘡出血及杖瘡。湯火傷。

桃花散,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石膏(煅)2兩,枯礬3錢,章丹6錢,官粉8錢,松香8錢。 主治:扶濕拔毒,消腫止痛。主治:一般濕瘡,黃水瘡,流水浸淫,紅腫潰爛,痛癢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