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藥丸

WU YAO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六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20%
膀胱經 13%
腎經 13%
肺經 13%
胃經 13%
心經 6%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烏藥丸以烏藥為名,當然是以烏藥為主要藥材。這是因為烏藥性辛溫,具有行氣止痛、溫脾止瀉的功效,對於氣滯血瘀、脘腹冷痛、寒濕泄瀉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因此,烏藥成為方劑的核心藥材,起到引領藥性、發揮功效的作用。烏藥丸中其他藥材,則輔助烏藥,共同發揮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烏藥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烏藥丸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脹痛、心悸氣短等症,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輔助烏藥等藥材達到療效。
  2. 行氣止痛: 乳香亦有行氣止痛的功效。氣滯血瘀常伴有疼痛,乳香能疏通氣血,緩解疼痛,與烏藥、川芎等藥材相輔相成,增強止痛效果。

主治功效


烏藥丸

烏藥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由烏藥和乳香組成,具有理氣行氣、補陽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主治孕婦患傷寒,內熱煩躁,胎兒在腹中不安,導致呼吸困難,無法平躺,並且可能會出現腹瀉。

乳香 乳香是一味傳統中藥材,功效廣泛,包括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乳香能有效治療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等,兼具活血化瘀、止痛、消炎、抗氧化等多重功效,促進傷口癒合與修復。乳香中的樹脂酸類化合物具有利尿作用,能促進多餘水分排出,減輕水腫。其辛散溫通之性,能活血行氣止痛,緩解疼痛。此外,乳香清熱解毒,能清熱散結,消腫解毒,常與金銀花、白芷、沒藥等配伍,治療瘡瘍腫毒、癰疽、痰核等。

烏藥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可調理七情鬱結、氣血凝停、霍亂吐瀉、痰食稽留、寒凝氣滯的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墜腫痛、痛經、寒邪侵犯肺臟、肺氣失宣、乳腺炎、瘰癘等證。

組方與用法 烏藥丸由烏藥和乳香組成,比例為1:1。將兩種藥材研成細末,製成丸劑,每日服用2-3次,每次5-10克。

禁忌 烏藥丸忌用於陰虛火旺、氣虛血燥、孕婦、哺乳期婦女。

總結 烏藥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理氣行氣、補陽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主治孕婦患傷寒,內熱煩躁,胎兒在腹中不安,導致呼吸困難,無法平躺,並且可能會出現腹瀉。烏藥丸由烏藥和乳香組成,比例為1:1。將兩種藥材研成細末,製成丸劑,每日服用2-3次,每次5-10克。烏藥丸忌用於陰虛火旺、氣虛血燥、孕婦、哺乳期婦女。

傳統服藥法


烏藥1兩(別為細末),白堊3兩,乳香半兩。
上同研勻。
每服2錢,不拘時以糖水調下;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烏藥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氣喘腳氣病全身酸痛心情煩燥四肢感到疼痛身體發低熱四肢關節疼痛胎動不安

相同名稱方劑


烏藥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寶童方》。 組成:天台烏藥2兩,蒼朮(炒)2兩,木香1分,甘草1分,肉豆蔻2枚。 主治:腹內虛鳴。

烏藥丸, 出處:《雞峰》卷十六。 組成:烏藥1兩(别爲細末),白堊3兩,乳香半兩。 主治:妊娠傷寒,內熱煩躁,胎動不安,致喘躁不能卧,及有所下。

烏藥丸,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一。 組成:白芍藥、木鱉子(去殼,紙捶出油)、草烏(不去皮)、威靈仙、北細辛、沒藥各等分。 主治:腳氣徹骨痛,不能行履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