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花丸

DENG HUA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心經 33%
肝經 33%
脾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燈花丸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燈花丸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的加入可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減輕疼痛和腫脹。
  2. 行氣止痛,散結消腫: 乳香亦有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的作用。燈花丸中常包含其他活血化瘀藥物,乳香與之配合,可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燈花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根據古文內容,燈花丸主治小兒驚啼,夜啼

治療原理

古文提到了其他兩種治療小兒驚啼夜啼的方法:

  • 臘月縛豬繩燒灰,水調服: 此方原理不明,可能與民俗或特定信仰相關,缺乏藥理依據。
  • 蝟皮三寸燒灰,著乳飲之,療如物刺啼: 蝟皮,即刺蝟皮,中醫認為其具有收斂、止血、止痛等功效。此方可能針對因疼痛引起的啼哭,例如古文描述的「如物刺啼」。

雖然古文中沒有詳細說明燈花丸的完整配方和作用機制,但結合其成分「乳香」來分析,我們可以推測其可能的治療原理:

  • 乳香: 具有活血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小兒驚啼、夜啼的原因複雜,可能是受到驚嚇、腹部不適或其他疼痛所致。乳香的活血止痛作用可能有助於緩解部分原因引起的啼哭。

綜合來說,燈花丸可能透過乳香的活血止痛功效,來緩解部分因疼痛或不適引起的小兒驚啼、夜啼症狀。然而,由於缺乏更詳細的配方和藥理研究,其確切的治療原理和效果仍需進一步考證。

傳統服藥法


燈花20個,乳香(皂子大)兩塊。
上為末,粟米飲為丸,如芥子大。
每服7丸,以桃心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燈花丸,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五。 組成:燈花20個,乳香(皂子大)2塊。 主治:小兒驚啼,夜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