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 卷第二十一 (11)
卷第二十一 (11)
1. 肌膚羸瘦第十三
《巢氏病源》小兒羸瘦候:夫羸瘦不生肌膚,皆為脾胃不和,不能飲食,故血氣衰弱,不能榮衛於肌膚。凡小兒在胎而遇寒冷,或生而挾伏熱,皆令兒不能飲食,故羸瘦也。挾熱者,即溫壯身熱,肌肉微黃:其挾冷者,即時時下痢,唇口青皅。
白話文:
《巢氏病源》小兒羸瘦症候:羸瘦症候是指肌肉瘦弱,皮膚萎縮,皆因脾胃不和,營養吸收障礙,所以血氣衰弱,不能榮衛於肌膚。凡小兒在胎中受到寒邪侵襲,或生而帶有隱伏的熱邪,都會使嬰兒不能飲食,因此導致羸瘦。帶有熱邪者,即身體壯熱,肌肉微黃;帶有寒邪者,即時常腹瀉,嘴脣青紫,口脣乾裂。
《外臺》:《小品》療四、五歲兒,因食及在胎中宿熱,乳母飲食粗惡辛苦,乳汁不起,兒哺不為肌膚。心腹痞滿,痿黃瘦瘠,四肢痿躄,繚戾,服之令充悅方。
白話文:
《外臺祕要》,《小兒略方》記載了一種治療四、五歲兒童的方劑,適用於因飲食不當,加上胎中帶來的宿熱、乳母飲食粗劣辛苦,乳汁不足,兒童哺乳後無法長肉。腸胃脹滿,身體瘦弱,四肢無力、煩躁、吵鬧。服用此方可使兒童身體強壯,心情愉悅。
芍藥(一錢,炙令黃),黃耆,鱉甲,人參(各四分),柴胡(八分),茯苓(六分),甘草(炙),乾薑(各二分,如熱以枳實代)
白話文:
芍藥(一錢,烘烤至黃褐色),黃耆,鱉甲,人參(各四分之一錢),柴胡(八分之一錢),茯苓(六分之一錢),甘草(烘烤),乾薑(各二分之一錢,如果身體燥熱以枳實代替)
上八味搗篩,蜜和丸如大豆。服五丸,日三服。忌如常法。《千金》有大黃無黃耆,云服一丸。一歲以上,乳服三丸。七歲兒服十丸,日二。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搗碎篩過,用蜂蜜做成如大豆般的藥丸。每天服用三次,每次五丸。忌諱事項同一般藥物。 《千金要方》中沒有黃耆,但有添加大黃,服用一丸即可。一歲以上的孩子,用母乳送服三丸。七歲的孩子服用十丸,每天兩次。
《外臺》:《千金》療小兒羸瘦惙惙,常服不妨乳方。
上用甘草五兩炙,搗、篩,蜜丸如小豆。一歲兒服十丸,日三。盡即更合。
《聖惠》治小兒羸瘦,脾胃氣弱,挾於宿食,不欲乳食,四肢不和。訶梨散方
白話文:
《外臺》:根據《千金方》治療小孩體弱消瘦,長期服用不會影響吃奶的藥方。 使用五兩炙甘草,搗碎後篩過,用蜂蜜製成小豆大小的丸劑。一歲大的孩子每次服用十粒,一天三次。吃完後可以再製作新的。 《聖惠》:治療小孩體弱消瘦、脾胃功能虛弱、消化不良導致不想吃奶或食物、四肢不協調的訶梨散方。
訶梨勒皮,陳橘皮(湯洗去白瓤,焙。各半兩),黃耆(銼),人參(去蘆頭),白朮,藿香,桂心,白茯苓(各一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分)
白話文:
訶梨勒皮、陳橘皮(先用熱水洗去白色果瓤,烘焙。各半兩),黃耆(切碎),人參(去掉根鬚),白朮,藿香,桂心,白茯苓(各一兩),甘草(烤至微紅,切碎,半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棗一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把上述的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一小杯,加入少許生薑和一顆紅棗,煮至剩五分之一,過濾藥渣,溫熱後服用,每天服用三到四次。根據孩子的體型大小,酌量增減藥量。
《聖惠》治小兒羸瘦,脾胃虛冷,四肢不和,少欲乳食。丁香散,丁香,桂心,白朮,甘草(炙微赤,銼),高良薑(各一分),人參(去蘆頭),白茯苓,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各半兩)
白話文:
《聖惠方》中記載的治小兒羸瘦、脾胃虛冷、四肢不和、少欲乳食的丁香散,其配方如下:
丁香、桂心、白朮、甘草(微炒至微紅,切碎)、良薑(各一分),人參(去掉根鬚)、白茯苓、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掉白色的果瓤,烘乾)、厚朴(去掉粗糙的樹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味濃鬱。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棗一枚,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溫服。日三、四服。
《聖惠》治小兒羸瘦體熱,面色痿黃,不欲乳食。黃耆丸方
白話文:
上列藥材搗碎,用粗羅篩成粉末。每次取一錢藥粉,加入一小盞水和一顆大棗,煎煮至五分之一,去除渣滓。根據兒童的大小,酌情減少分量,溫熱服用。每天服用三次或四次。
黃耆(銼),赤芍藥,人參(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胡黃連(各半兩),麥門冬(去心,焙),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各一兩),柴胡(去苗,三分)
白話文:
- 黃耆(切碎),赤芍藥,人參(去除根蘆頭),甘草(烤至微紅,切碎),胡黃連(各半兩),麥門冬(去除內部,烘烤),鱉甲(塗醋,烤至黃色,去除裙襴。各一兩),柴胡(去除枝芽,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羸瘦體熱,心神煩悶,小便赤黃。宜服,秦艽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如芝麻大小的丸劑。不拘時間,用粥湯送服五丸。根據小兒的年齡和體質適當增減用量。 此方適用於治療兒童體弱瘦削、身體發熱、心情煩躁以及小便色黃的情況。建議服用秦艽丸。
秦艽(去苗),桑皮(銼),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地骨皮,黃耆(銼),人參(去蘆頭),赤茯苓,甘草(炙微赤,銼),犀角(屑。各半兩),龍膽(去蘆頭,一分),柴胡(三分,去苗)
白話文:
秦艽(去除根鬚),桑皮(切碎),枳殼(炒至微黃,去除果瓤),地骨皮,黃芪(切碎),人蔘(去除鬚根),赤茯苓,甘草(炙烤至微紅,切碎),犀角(研磨成細屑,各半兩),龍膽(去除根鬚,一分),柴胡(三分,去除根鬚)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用粥飲下五丸。更隨兒大小加減。
《聖惠》治小兒雖食,不著肌膚,羸瘦骨熱,小便赤黃。麥門冬丸方
白話文:
將上寫之藥搗碎,篩成細末,用蜂蜜和丸成綠豆般大小。不拘時辰,用粥送服五丸。視兒童大小增減丸子數量。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人參,黃耆(銼),青蒿子,黃連(去須),桑皮,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地骨皮(各半兩),柴胡(去苗,三分)
白話文:
麥門冬(去掉中間的心,烘焙。一兩),人參,黃耆(切碎),青蒿子,黃連(去掉鬚),桑皮,枳殼(用麩皮炒至微黃,去掉果瓤),地骨皮(各半兩),柴胡(去掉芽,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熟水研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羸瘦體熱,乳食全少。宜服燒,黃瓜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子。不拘時間,用開水沖服五粒丸子。根據小兒年齡和體質適當增減劑量。 此方適用於治療兒童體弱、體溫偏高、奶食攝取量少的情況,宜服用黃瓜丸。
黃瓜(大者一枚),陳皮(湯浸去白瓤,焙),黃連(去須。各半兩),鱉甲(童子小便浸三宿,炙微黃,去裙襴),胡黃連,柴胡(去苗。各一兩)
白話文:
黃瓜(選擇個頭大的,一個),陳皮(用沸水浸泡去掉白瓤,烘焙),黃連(去掉根鬚,各半兩),鱉甲(用小孩子的尿液浸泡三晚,用小火炙烤至微黃,去掉裙邊),胡黃連,柴胡(去掉苗,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黃瓜切開頭去瓤,內藥末令滿。以切下蓋子蓋之,用蕎麥麵和溲,固濟可厚三分,於塘灰火內燒令面焦黃為度。取出去面放冷,入麝香一錢,都研和丸如綠豆大。每服食前米飲下七丸。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脾氣不和,食少無力,肌膚羸瘦。溫脾散方
白話文:
把之前提到的藥打磨成碎末。把黃瓜切開頭部,挖去裡面,塞滿藥末。用切下的蓋子蓋上。用蕎麥麵來和好藥末,包嚴實後可加厚三分,在塘灰火中燒,直到面變焦黃即可。取出後使麵自然冷卻,加入麝香一錢,研磨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食前,用米湯送服七丸。可以依據兒童的身體狀況,酌量增減藥量。
訶梨勒皮,人參(去蘆頭。各三分),白朮,木香,黃耆(銼),白茯苓,藿香,陳皮(湯浸,去白瓤,焙),桔梗(去蘆頭。各半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分)
白話文:
訶梨勒皮、人參(去掉蘆頭,各用三分),白朮、木香、黃耆(切碎)、白茯苓、藿香、陳皮(用熱水浸泡,去掉白色瓤,焙乾)、桔梗(去掉蘆頭,各用半兩),甘草(烤至微紅,切碎,用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棗一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增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脾胃久虛,吃食減少,四肢羸瘦。五香煎方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搗碎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的藥粉,以一小杯水,加入少許生薑,一顆棗,煎煮至五分之一的量,去除雜質。不限服用時間,依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藥量,溫熱服用。
丁香,沉香,木香,藿香,白朮(各一兩),麝香(三錢,細研入),白茯苓,陳皮(湯浸,去白瓤,焙),黃耆(銼。各一兩),訶梨勒皮,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白話文:
丁香、沉香、木香、藿香、白朮各一兩,麝香三錢(磨成細末後加入),白茯苓、陳皮(用熱水泡過,去除白色的瓤,烘焙),黃耆(切碎,各一兩),訶梨勒的皮,甘草(烤到微紅,切碎,各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五升,慢火煎至一升,以布絞汁,卻入鍋內,煎麝香及蜜三合,生薑汁半合,棗肉二十枚,慢火熬成膏。每服以粥飲調下半茶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嬰孺》治小兒羸瘦,食進少,不生肌肉,下焦冷。雞骨丸
白話文:
上面說的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加入五升水,用小火煮到只剩一升,用布過濾出汁液,倒回鍋中,加入麝香、蜂蜜(各三合)、生薑汁(半合)、棗肉(二十枚),用小火熬成膏狀。每次服用時,用稀飯送服半茶匙。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
宿黃雌雞(取胸前及脅骨一具,淨去肉,令乾,酒浸一宿,炙令黃),甘草,小草(各炙三分),蜣螂(五個,炙),桔梗,白朮,茯苓,芍藥(各四分),人參,黃芩(各五分),檳榔(六分)
白話文:
用放置期限超過一年的老母雞(取胸骨及肋骨一具,洗淨後去除肉,晾乾,用酒浸泡一夜,烤製成黃色),甘草,小草(各烤至三分熟),蜣螂(五隻,烤熟),桔梗,白朮,茯苓,芍藥(各四分),人參,黃芩(各五分),檳榔(六分)。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三歲兒十五丸,日再服。
《嬰孺》治小兒胃氣不調,不嗜食,不生肌肉。大黃丸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如小豆般大小的藥丸。三歲的孩子每次服用十五丸,每天服兩次。 《嬰孺》中記載了這個大黃丸的配方,用來治療小孩胃氣不調、沒有食慾以及體重不增加的情況。
大黃,乾地黃,茯苓,當歸,柴胡,杏仁(各三分)
上為末,蜜丸麻子大。飲下五丸,日進三服。
白話文:
大黃:具有瀉熱涼血、清腸通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性病症、便祕等。
乾地黃:具有滋陰補血、清熱涼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陰虛血燥、熱性病等。
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腹瀉、水腫等。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痛經等。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發熱惡寒等。
杏仁:具有潤肺止咳、平喘利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肺燥咳嗽、氣喘等。
《張氏家傳》解小兒肌熱,或時泄瀉及有積滯,不思飲食,肌肉消瘦。宜服,豬肚丸
白話文:
《張氏家傳》解釋小兒肌熱,有時會腹瀉,或有積滯,不思飲食,肌肉消瘦。應該用豬肚丸治療。
鱉甲(一兩,用童子小便並醋共一升,熱浸,炙盡為度),白朮,薯蕷(各一兩),胡黃連,人參(去蘆頭),青橘皮,紫菀(去土),桃仁(去雙仁,湯浸,去皮尖),木香,甘草(炙。各半兩),柴胡(去蘆頭,一兩一分)
白話文:
鱉甲(一兩,用小童的小便和醋各一升,加熱浸泡,烤到完成為止),白朮、山藥(各一兩),胡黃連、人參(去除蘆頭),青橘皮、紫菀(去除泥土),桃仁(去除雙仁,用湯浸泡,去除尖端),木香、甘草(炙烤。各半兩),柴胡(去除蘆頭,一兩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在淨豬肚內系定,煮令極爛為度。出,與藥同杵,令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三十丸,不計時候,溫水飲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細末,裝入洗乾淨的豬肚中並綁緊,煮到豬肚極度爛熟的程度。取出豬肚,連同藥材一起搗碎,製成和梧桐子一樣大小的藥丸,藥丸。每次服用 20 到 30 粒,不拘時間,用溫水送服。
《張氏家傳》,香甲丸,治男子、婦人、童男、室女氣血虛疏,肌膚消瘦,百節痛,潮作溫,五心煩熱,四肢逆冷,可思飲食,中滿氣滯,婦人經血凝澀。建脾胃,暢神氣,充肌膚,澤顏色。
白話文:
《張氏家傳》中的香甲丸,可以治療男性、女性、男孩、女孩氣血虧虛、肌肉消瘦、全身關節疼痛、發作時身體發熱、手心腳心發熱、四肢冰冷、食慾不振、胃脘脹滿、氣滯不暢、女性月經不調等症狀。它的作用是健脾胃,暢通氣血,使肌肉豐滿,面色紅潤。
柴胡,生乾地黃,荊三稜(各三分),鱉甲(醋煮黃),神麯(炒),杏仁,熟乾地黃,麥櫱(炒。各一兩),牛膝,木香,薑黃,當歸(各半兩),白朮,芎(各一分)
上為細末,白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茶清下,或米飲亦得。
白話文:
柴胡、生乾地黃、荊三稜(各三分),鱉甲(醋煮黃),神麯(炒),杏仁、熟乾地黃、麥芽(炒。各一兩),牛膝、木香、薑黃、當歸(各半兩),白朮、芎(各一分)
《聖惠》灸法:小兒羸瘦,食飲少,不生肌膚,灸胃俞穴各一壯。在第十二椎下兩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炷如小麥大。(《嬰童寶鑑》。灸三壯。)
白話文:
《聖惠》的灸法:小兒身體瘦弱,飲食少,沒有長肉,灸胃俞穴各一個。在第十二椎骨以下,左右兩旁各一寸半的凹陷處,灸炷的大小如小麥。(《嬰童寶鑑》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