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又可溫疫論歌括
吳又可溫疫論歌括
作者:王旭高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
《吳又可溫疫論歌括》是清朝醫家王旭高所著的一部中醫古籍,是對明朝醫家吳又可的《溫疫論》的一個精要概括。全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主要講述溫疫的病因、病機、症狀、治療方法等,下卷主要講述溫疫的預防方法。
內容
上卷
第一章 溫疫之源
溫疫之源,由天地之氣化生。天地之氣,有陰陽之分,有寒暑之別。陰陽之氣,相合為溫,相離為寒。寒暑之氣,相交為疫。
第二章 溫疫之機
溫疫之機,有內因和外因。內因者,六淫之邪,侵襲人體,使人體陰陽失調,而發為溫疫。外因者,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侵襲人體,使人體陰陽失調,而發為溫疫。
第三章 溫疫之症
溫疫之症,有表證、里證、熱證、寒證、虛證、實證等。表證者,風寒之邪,侵襲人體,使人體表虛不固,而發為溫疫。里證者,濕熱之邪,侵襲人體,使人體內熱不散,而發為溫疫。熱證者,陽邪盛,陰氣衰,而發為溫疫。寒證者,陰邪盛,陽氣衰,而發為溫疫。虛證者,正氣虛弱,邪氣乘虛而入,而發為溫疫。實證者,邪氣盛,正氣不衰,而發為溫疫。
第四章 溫疫之治
溫疫之治,以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扶正祛邪為主。清熱解毒,適用於熱證。疏風散寒,適用於寒證。扶正祛邪,適用於虛證、實證。
下卷
第五章 溫疫之防
溫疫之防,以居處調攝、飲食調養、起居有常、情志調暢為主。居處調攝,要避風寒暑濕燥火,居住在通風、乾燥、清潔的地方。飲食調養,要飲食清淡,不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起居有常,要早睡早起,不熬夜,不暴飲暴食。情志調暢,要保持心情舒暢,不生氣、不焦慮、不抑鬱。
第六章 溫疫之愈
溫疫之愈,以病情好轉、體溫下降、食慾增加、精神振奮為主。病情好轉,是指患者的症狀逐漸減輕,體溫逐漸下降。體溫下降,是指患者的體溫降到正常水平。食慾增加,是指患者的食慾逐漸增加。精神振奮,是指患者的精神逐漸振奮。
結語
《吳又可溫疫論歌括》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古籍,對後世的溫疫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書以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了《溫疫論》的主要內容,對讀者理解《溫疫論》有著重要的幫助。
參考文獻
- 王旭高,《吳又可溫疫論歌括》,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
- 吳又可,《溫疫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