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丸

JI M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5%
胃經 16%
心經 14%
脾經 14%
腎經 7%
肝經 4%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雞鳴

整體功效

止咳平喘,潤肺化痰

主治

喘嗽。

本方由知母、川貝母、陳皮、桑白皮、款冬花、旋覆花、天門冬、麥門冬、人參、葶藶子、桔梗、杏仁、半夏、阿膠、甘草等十六味中藥組成,具有止咳平喘,潤肺化痰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肺熱燥咳、痰多、氣喘等症。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七:「雞鳴丸,治肺熱燥咳,痰多氣喘。知母、川貝母、陳皮、桑白皮、款冬花、旋覆花、天門冬、麥門冬、人參、葶藶子、桔梗、杏仁、半夏、阿膠、甘草,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水送下。小兒減半。」
  • 《中醫方劑學》:「雞鳴丸,具有止咳平喘、潤肺化痰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肺熱燥咳、痰多、氣喘等症。」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知母、川貝母、陳皮、桑白皮、款冬花、旋覆花、天門冬、麥門冬、人參、葶藶子、桔梗、杏仁、半夏等均具有止咳平喘、潤肺化痰的功效。其中,知母、川貝母、陳皮、桑白皮、款冬花、旋覆花、天門冬、麥門冬等均具有潤肺化痰的功效;人參、葶藶子、桔梗、杏仁、半夏等均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阿膠具有滋陰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止咳平喘、潤肺化痰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滋膩之性,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本方中含有阿膠,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孕婦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咳嗽怕冷夜間盜汗多痰呼吸急促,喉中哮鳴如哨鳴音

相同名稱方劑


雞鳴丸,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六。 組成:半夏、貝母、杏仁(去皮尖)、苦葶藶、桔梗、陳皮、北五味、旋覆花、紫蘇子、甘草、阿膠(炒灰)、人參、禦米殼各等分。 主治:諸般咳嗽。

雞鳴丸, 出處:《東醫寶鑑·雜病篇》卷五引《中朝方》。 組成:知母(酒炒)、貝母(炒)、陳皮(去白)、桑白皮(蜜炒)、款冬花、旋覆花、天門冬、麥門冬、人參、葶藶子(炒)、桔梗、杏仁(麸炒)、半夏(薑制)、阿膠珠、甘草各等分。 主治:喘嗽。

雞鳴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沙市方)。 組成:知母1兩,杏仁1兩,阿膠珠1兩,葶藶子5錢,紫菀(炙)1兩,粉甘草5錢,法半夏1兩,北五味5錢,桔梗5錢,廣陳皮1兩,全紫蘇1兩,天門冬1兩,罂粟殼(炙)1兩,復花(炙)1兩,川貝母1兩,黨參1兩。 主治:氣管發炎,咳嗽氣促,哮喘痰多,睡眠不寧。

雞鳴丸, 出處:《醫學碎金錄》引《蘡薁軒膏丹丸散真方匯錄》。 組成:知母1兩,貝母1兩,杏仁1兩,阿膠(面炒)1兩,葶藶子(隔紙炒)1兩,款冬1兩,甘草1兩,半夏1兩,五味子1兩,廣皮1兩,桔梗1兩,紫蘇1兩,天冬1兩,沙參1兩,旋覆花1兩。 主治:咳嗽痰喘,日輕夜重,秋冬必發,或久咳聲啞,盜汗,不思飲食。

雞鳴丸,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知母4兩(炒),杏仁(去皮尖)2錢,桔梗(去蘆)5錢,阿膠(麸炒)4錢,葶藶(火上焙)3錢,款冬花4錢,旋覆花1兩,半夏(薑汁炒)3錢,甘草(炙)1兩,陳皮(去白)1兩,兜鈴1兩,五味子4錢,麻黃1兩,人參5錢。 主治:宣肺化痰定喘。主治:風寒咳嗽,發熱惡寒,頭痛體痛,咳嗽痰清,以及肺經寒濕,痰飲喘嗽,交冬即發,喘咳難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