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等分」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等分

等分為中醫方劑學中的專有名詞,指組成方劑的各味藥物用量相等,即各藥材在處方中所佔比例相同。此用法強調藥物間的協同作用,而非單一藥材的絕對劑量,體現中醫「配伍均衡」的核心思想。

理論依據

中醫方劑講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而等分用法多見於以下情境:

  1. 藥性平和之方:若方中藥物性質相近或互補,無明顯君臣之分,如「四君子湯」中的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雖有主次,但後世加減方可能採用等分以平衡補氣健脾之效。
  2. 對藥結構:如「枳實、厚朴」等行氣藥對,等分使用可增強破氣消脹之協同作用。
  3. 外用方劑:如膏散劑常以等分調配,如「生肌玉紅膏」中當歸、白芷、血竭等,等分研末以達活血生肌之效。

經典方劑舉隅

  1.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五靈脂與蒲黃等分,專治瘀血作痛,兩藥等分配伍,活血止血而不偏頗。
  2. 二妙散(《丹溪心法》):黃柏、蒼朮等分,清熱燥濕並重,針對濕熱下注之證。

臨床意義

等分用法突顯中醫「以平為期」的治療理念,尤其適用於:

  • 病機複雜:需多藥並行而無明顯主次時。
  • 藥力相須:如活血化瘀方中,桃仁、紅花等分以增強通絡之效。

此配伍法亦反映「量效關係」的靈活性,即便等分,仍可依患者體質調整總劑量,體現中醫辨證施治的個體化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