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木香丸

FU ZI MU XI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九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肺經 16%
肝經 13%
腎經 12%
胃經 12%
心經 11%
大腸經 9%
三焦經 2%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膽經 1%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 附子為溫熱藥,性烈,可溫補陽氣,散寒止痛,適用於寒邪侵襲所致的陽虛寒症,如脾胃虛寒、四肢冰冷、腹痛、嘔吐等。而木香具有行氣止痛、健脾燥濕之效,與附子搭配,可溫陽散寒,行氣止痛,改善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脾胃不和、氣滯血瘀等症狀。
  2. 扶正祛邪: 附子補益陽氣,增強人體正氣,而木香則能疏肝理氣,消除邪氣。二者合用,可扶正祛邪,增強抵抗力,改善寒邪侵襲所致的各種症狀。

附子性烈,需謹慎使用,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脾止瀉: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脾止瀉、行氣止痛的功效。附子性熱,溫陽補火,二者合用,可以溫脾散寒,止瀉止痛,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2. 行氣止痛: 木香能行氣止痛,而附子則能溫陽散寒,二者合用,可以溫陽散寒,行氣止痛,適用於寒邪凝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因此,附子木香丸中加入木香,一方面可以溫脾止瀉,另一方面可以行氣止痛,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凝滯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附子木香丸作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在其組成中包含了多種中藥材,其中石斛作為一味重要的成分,有其獨特的作用和臨床意義。石斛性味甘、微寒,歸胃、腎經,主要功效為養陰清熱、益胃生津及壯陽補腎。在附子木香丸的配方中,石斛能夠調和附子的溫熱之性,防止因使用大量溫熱藥物而導致的陰虛火旺等副作用。此外,石斛還能增強人體正氣,改善消化系統功能,對於脾胃虛弱、食少體倦等症狀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與方中其他藥材如附子、木香等配合使用,可以達到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目的,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脹滿等病症。總體而言,石斛在附子木香丸中的應用,不僅能增強整體療效,還能平衡藥性的偏頗,使該方劑更加安全有效。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 附子為溫陽藥,木香則善於理氣止痛,但兩者寒性偏重,容易傷及陽氣。肉桂性溫,可溫陽散寒,協同附子、木香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2. 助陽化氣: 肉桂入心、腎經,有補火助陽之效,可促進附子溫陽補火之力,提高藥效。同時,肉桂能溫通心肺,促進氣血流通,與木香共奏理氣化濕之功,有助於改善寒凝氣滯導致的消化不良和腹部脹滿等症狀。

附子木香丸方劑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效,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抵禦外邪侵襲。附子溫陽散寒,木香行氣止痛,但可能耗氣傷正。加入黃耆可補氣扶正,避免藥性過於偏寒,減輕對人體的副作用。
  2. 調和藥性: 附子、木香皆屬辛溫之品,容易燥熱傷陰。黃耆性溫和,可以緩解附子、木香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傷陰耗氣,更好地發揮藥效。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磁石,主要原因在於磁石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1. 鎮心安神: 磁石性寒,入心、肝經,可平肝潛陽,鎮心安神。對於因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心慌等症狀,磁石能起到緩解作用。附子木香丸本身以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為主,加入磁石可平衡藥性,避免溫陽過度而導致心神不寧。
  2. 降逆止嘔: 磁石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因脾胃虛弱、氣逆上衝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磁石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附子木香丸中,附子、木香等藥物溫陽散寒、理氣止痛,可能導致部分患者出現胃氣上逆,加入磁石可有效抑制這種情況。

總而言之,磁石的加入,不僅能平衡藥性,更能增強附子木香丸的鎮心安神、降逆止嘔功效,使藥效更為全面。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花椒,主要考量其辛溫性,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溫陽散寒、理氣止痛功效。

花椒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除濕止癢的功效。附子木香丸以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為主要功效,而花椒的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之性,可以與附子、木香等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藥效。此外,花椒的辛辣之性,可以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利用。

附子木香丸方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藥性: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附子性溫熱,木香性辛溫,兩者皆偏於燥烈,加入當歸可緩解藥性,防止燥熱傷陰,並有助於氣血流通,促進藥物吸收。
  2. 溫補脾陽,改善氣血運行:當歸能補益脾氣,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脾陽溫煦,改善氣血運行。附子溫陽補火,木香理氣止痛,三者合用,可溫補脾陽,促進氣血運行,使藥力更易直達病所。

附子木香丸乃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方,鹿茸之加入乃取其溫陽補腎、強壯筋骨之效。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肝經,具有溫腎陽、壯筋骨、益精血、補氣血之功效。附子、木香雖溫中散寒,但若脾陽虛寒甚者,單用恐難以溫煦脾陽,故需配合鹿茸補腎壯陽,以助脾陽運化,方能達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目的。

此外,鹿茸亦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助於藥物療效的發揮,故成為附子木香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固本,增強體力: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附子性熱,味辛,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壯陽的功效,但較燥熱,易傷陰。人參可起到中和附子的燥熱之性,避免其對人體造成過大的負擔,同時有助於增強藥力。
  2. 協調藥性,提高療效: 人參的補氣作用,能與木香的理氣健脾作用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提高藥效。同時,人參與附子合用,可溫陽補氣,並能協調附子升陽之性,使其溫陽而不傷陰,起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助運脾陽: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效。附子性熱,善於溫陽散寒,但其燥性較強,易耗傷津液。茯苓可補益脾胃,利水滲濕,起到調節附子燥性,防止耗氣傷津的作用,使溫陽之力得以順利運化,更好地發揮溫陽散寒之效。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附子木香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泄瀉等症。茯苓與附子、木香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溫中散寒、健脾燥濕,更全面地調理脾胃,提升整體療效。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枳殼,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解鬱,消食導滯: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消食導滯之效。附子木香丸以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為主,加入枳殼可協同其行氣散結作用,促進藥效的發揮,對於脘腹脹痛、食積不消等症狀效果更佳。
  2. 緩解寒邪凝滯:附子木香丸主治寒邪凝滯所致的脾胃虛寒、脘腹冷痛等症狀。枳殼具有一定的燥濕化痰作用,可幫助寒邪外散,緩解寒凝氣滯的病理變化,從而增強溫陽散寒的效果。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訶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固澀止瀉: 訶子味酸澀,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以收斂腸道,止瀉止痢。附子木香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訶子可輔助附子溫陽散寒、木香理氣止痛,共同達到固澀止瀉的效果。
  2. 保護腸胃: 訶子性平,入脾胃經,具有保護腸胃黏膜的作用,可減輕附子溫熱之性對胃腸道的刺激,防止寒熱之邪互相攻伐。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行氣,緩解寒凝氣滯: 附子溫陽化寒,木香行氣止痛,但若寒凝氣滯嚴重,藥物難以深入病竈。橘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行氣、疏肝解鬱之效,可助附子木香丸疏通經絡,促進藥物流通,更有效地發揮溫陽化寒、行氣止痛的功效。
  2. 調和藥性,避免燥烈: 附子性熱,木香性溫,藥性偏燥,長期服用易傷津耗氣。橘皮性微寒,具有清熱燥濕的作用,可調和附子木香丸的燥熱之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損傷正氣。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附子木香丸主治寒凝氣滯、胸腹疼痛,桃仁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凝氣滯的狀態,同時也能減輕疼痛。
  2. 配合附子溫陽散寒:附子性味辛熱,入心、腎、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桃仁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配合附子溫陽散寒,促進藥效的發揮,達到溫陽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 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燥濕、止瀉止汗的功效。附子木香丸主治脾胃虛寒,寒濕困脾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肢冷等症狀。白朮能夠健脾益氣,燥溼化寒,幫助脾胃恢復運化功能,緩解上述症狀。
  2. 配伍增效: 白朮與附子、木香等藥材配伍,能夠增強藥效。白朮能增強附子的溫陽散寒作用,並可緩解附子的燥熱之性。與木香配伍,則可加強健脾燥溼,理氣止痛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降氣,利水消腫: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宣肺降氣、利水消腫之效。附子木香丸中,附子、木香等藥材溫燥,易傷肺氣,桑白皮的加入可緩解燥熱之弊,並幫助宣肺利水,避免藥性過於燥烈。
  2. 配合附子木香,治療寒濕痺痛:附子木香丸主治寒濕痺痛,而桑白皮的利水消腫之效,可幫助祛除體內寒濕,配合附子溫經散寒、木香行氣止痛,達到治療寒濕痺痛之目的。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氣:桔梗味辛、甘,性平,具有宣肺利氣、祛痰止咳的功效。附子性熱,易於傷肺,而桔梗可緩解附子的燥熱之性,避免其過度刺激肺氣。
  2. 利水消腫:桔梗亦有利水消腫的作用,配合附子溫陽利水,可促進水濕代謝,緩解水腫。

總體而言,桔梗在附子木香丸中起到緩解附子燥熱、宣肺利氣、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藥效的協調和增強。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引火歸元,助陽化氣: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引火歸元、通經活絡的功效。附子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膀胱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壯陽的功效。二者合用,可將附子的溫陽之性引導至腎臟,促進腎陽生髮,增強陽氣,改善寒濕困阻之症。
  2. 活血通絡,祛瘀止痛: 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絡、祛瘀止痛的功效,可配合附子的溫陽散寒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寒凝血瘀,減輕疼痛。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附子回陽: 附子性熱,善於回陽救逆,但其溫陽之力偏於下焦,而乾薑性溫,能溫中散寒,上行於胸膈,與附子相配,可協同溫中散寒,使藥力直達上焦,溫陽救逆更為有效。
  2. 燥濕化痰,防止寒濕阻滯: 附子性燥,易於引發燥邪,而乾薑兼具燥濕化痰之功,可防止寒濕阻滯,避免附子燥性過於強烈,導致燥邪傷陰。同時,乾薑辛溫之性也能促進附子藥性向外散發,有助於藥效更好地發揮。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 厚朴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肺經。其具燥濕化痰之效,可與附子、木香等藥物共同作用,溫中散寒,燥濕止瀉,改善寒濕痰阻所致的脘腹脹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2. 理氣消脹: 厚朴能理氣消脹,可緩解由寒濕阻滯引起的胃脘脹滿、腹痛等症狀。與附子、木香等藥物協同作用,促進氣機運行,改善消化功能。

附子木香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胃、脾胃虛寒引起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吳茱萸能起到溫中散寒、和胃止痛的作用。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附子木香丸中,附子性熱,木香性溫,吳茱萸性溫,三者合用,溫中散寒之功更顯著。同時,吳茱萸辛散之性,可以促進附子、木香等藥物的吸收,增強其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附子木香丸」,主要成分有: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
  • 石斛:滋陰清熱,生津益胃。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磁石: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
  • 花椒: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
  • 鹿茸: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
  • 訶子: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
  •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
  • 桃仁: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
  • 桑白皮: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
  • 川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此方劑主治:當水腫消退後,進食有助於消化和吸收補藥。當水氣已經消除,疾病症狀忽好忽壞、不穩定時。

傳統服藥法


附子半兩,木香半兩,石斛半兩,桂半兩,黃耆半兩,磁石半兩,椒半兩,目荗半兩,當歸半兩,鹿茸半兩,人參半兩,茯苓半兩,枳殼半兩,訶子半兩,黃橘皮半兩,桃仁半兩,白朮半兩,桑白皮半兩,桔梗半兩,牛膝半兩,乾薑半兩,厚朴半兩,吳茱萸半兩。
上為細末。以豬腎三對生研,入酒三合,蒸餅少許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空心、食前溫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消積的功效,適合於水氣下後,補藥消積進食,凡水氣已經利下,疾證往來不定者。但陰虛火旺、陽盛陰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腎絲球腎炎腹瀉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附子木香丸, 出處:《雞峰》卷十九。 組成:附子半兩,木香半兩,石斛半兩,桂半兩,黃耆半兩,磁石半兩,椒目半兩,荗半兩,當歸半兩,鹿茸半兩,人參半兩,茯苓半兩,枳殼半兩,訶子半兩,黃橘皮半兩,桃仁半兩,白朮半兩,桑白皮半兩,桔梗半兩,牛膝半兩,乾薑半兩,厚朴半兩,吳茱萸半兩。 主治:水氣下後,補藥消積進食,凡水氣已經利下,疾證往來不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