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肉豆蔻1兩(去皮),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朮3分,石斛1兩(去根),肉桂1兩半(去粗皮),丁香半兩,蓽茇3分,椒紅3分(微炒),訶黎勒2兩(煨,用皮),縮砂3分(去皮),人參3兩(去蘆頭),當歸半兩(銼,微炒),高良薑3分(挫),木香半兩,厚朴1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上為末,以生薑汁煮棗肉相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 肉荳蔻:具有補脾益氣、溫中散寒的功效。
-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溫補脾腎的功效。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 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
- 肉桂:具有溫經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
- 丁香: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
- 蓽茇: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
- 花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解毒的功效。
- 訶子:具有收斂固澀、止瀉止血的功效。
- 砂仁:具有化濕和胃、行氣止痛的功效。
-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健脾益肺的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高良薑: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
- 木香:具有行氣止痛、醒脾開胃的功效。
- 厚朴:具有行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脾肉豆蔻丸, 出處:《聖惠》卷五。 組成:肉豆蔻1兩(去皮),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朮3分,石斛1兩(去根),肉桂1兩半(去粗皮),丁香半兩,蓽茇3分,椒紅3分(微炒),訶黎勒2兩(煨,用皮),縮砂3分(去皮),人參3兩(去蘆頭),當歸半兩(銼,微炒),高良薑3分(挫),木香半兩,厚朴1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主治:脾氣虛,心腹脹滿,胸膈不利,食即欲嘔,水谷不消,或時下痢,四肢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