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膏

CHU SHI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瀹》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肺經 14%
肝經 13%
胃經 11%
膀胱經 9%
心經 9%
大腸經 9%
腎經 8%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三焦經 1%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除濕膏」

中藥方劑「 除濕膏 」,主要成分是:羌活,烏頭,蒼朮,防風,黃柏,威靈仙,甘遂,大戟,葶藶子,半夏,川芎,厚朴,檳榔,澤瀉,白芥子,赤茯苓,牽牛子,白朮,蓖麻,赤芍,乳香,沒藥,黃芩,陳皮,皁莢,梔子,生薑,大黃,黃連。

**主治功效:**貫通治療濕熱。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生薑:**辛溫,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2. **白芥子:**溫,辛,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

  3.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4.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5. **檳榔:**苦能破滯,辛能散邪,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6.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7. **陳皮:**溫,苦、辛,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8.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9.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10.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11. **大戟:**苦辛,溫熱,瀉下逐水、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

  12. **防風:**溫,微苦,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13. **甘遂:**性寒烈,瀉下逐水、通利二便。

  14.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15. **黃柏:**寒味苦,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16. **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17. **黃芩:**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18. **沒藥:**溫味苦,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

  19. **牽牛子:**苦、寒,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

  20. **羌活:**辛溫,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21. **乳香:**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

  22. **威靈仙:**甘、辛,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清熱解毒、活絡止痛。

  23. **澤瀉:**寒味甘,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24.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25. **皁莢:**苦、溫,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

  26.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27. **葶藶子:**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

總結:

中藥方劑「 除濕膏 」,主要成分是:羌活,烏頭,蒼朮,防風,黃柏,威靈仙,甘遂,大戟,葶藶子,半夏,川芎,厚朴,檳榔,澤瀉,白芥子,赤茯苓,牽牛子,白朮,蓖麻,赤芍,乳香,沒藥,黃芩,陳皮,皁莢,梔子,生薑,大黃,黃連。主治功效是:貫通治療濕熱。

傳統服藥法


廣膠3兩,生薑半斤(搗汁),乳香1錢半,沒藥(取末)1錢半。
上入銅勺內,火上熬化,移在滾湯內頓,以筋攪勻,入花椒末少許,再攪勻,攤厚紙或絹上。
貼患處,用鞋底烘熱熨之。

方劑組成解釋


除濕膏由羌活、烏頭、蒼朮、防風、黃柏、威靈仙、甘遂、大戟、葶藶子、半夏、川芎、厚朴、檳榔、澤瀉、白芥子、赤茯苓、牽牛子、白朮、蓖麻、赤芍、乳香、沒藥、黃芩、陳皮、皂莢、梔子、生薑、大黃、黃連等中藥組成。

羌活、烏頭、蒼朮、防風、黃柏、威靈仙、甘遂、大戟、葶藶子、半夏、川芎、厚朴、檳榔、澤瀉、白芥子、赤茯苓、牽牛子、白朮、蓖麻、赤芍、乳香、沒藥、黃芩、陳皮、皂莢、梔子、生薑、大黃、黃連等中藥均具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的功效,因此除濕膏具有通治濕熱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除濕膏性味辛、苦、溫,有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疥癬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膿痂疹天疱瘡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除濕膏, 出處:《夀世保元》卷二。 組成:廣膠3兩,生薑半斤(搗汁),乳香1錢半,沒藥(取末)1錢半。 主治:中濕,遍身骨節疼痛。

除濕膏, 出處:《理瀹》。 組成:羌活2兩,草烏2兩,蒼朮2兩,防風2兩,黃柏2兩,靈仙2兩,甘遂2兩,大戟2兩,葶藶2兩,半夏2兩,川芎2兩,厚朴2兩,檳榔2兩,澤瀉2兩,白芥子2兩,赤苓2兩,黑醜(煅)1兩,白朮1兩,蓖麻仁1兩,赤芍1兩,乳香1兩,沒藥1兩,黃芩1兩,陳皮1兩,皂角1兩,梔子1兩,生薑1兩,或加大黃、黃連。 主治:通治濕熱。

除濕膏,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組成:香油6斤4兩,白蠟1斤14兩,生地3兩,黃柏3兩,川椒2兩,防風2兩,甘草2兩,大黃2兩,當歸3兩,生馬錢子1斤4兩,以上8味藥料,用香油炸枯去滓濾淨,將白蠟兌入溶化,待溫濃時再兌:冰片面2兩,銅綠面3兩,輕粉面4兩,紅粉面2兩,青黛面4兩,煅蛤粉3兩。 主治:解毒殺菌,消腫止痛。主治:濕瘡臁瘡,黃水瘡,乾濕疥癬,流膿流水,疼癢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