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女科》~ 產後編上卷共四十三症 (3)

回本書目錄

產後編上卷共四十三症 (3)

1. 產後用藥十誤

一因氣不舒而誤用耗氣、順氣等藥,反增飽悶,陳皮用至五分,禁枳實厚朴

二因傷氣而誤用消導,反損胃氣至絕谷,禁枳殼大黃、蓬、稜、曲、樸。

三因身熱而誤用寒涼,必致損胃增熱,禁芩、連、梔、柏、升、柴。

四因日內未曾服生化湯,勿用參、耆、術,以致塊痛不消。

五毋用地黃以滯惡露。

六毋用枳殼、牛膝、枳實以消塊。

七便秘毋用大黃、芒硝

八毋用蘇木、稜、蓬以行塊,芍藥能伐氣不可用。

九毋用山楂湯以攻塊、定痛而反損新血。

十毋輕服濟坤丹以下胎、下胞。

產後危疾諸症,當頻服生化湯,隨症加減,照依方論。

2. 產後寒熱

凡新產後,榮衛俱虛,易發寒熱、身痛、腹痛,決不可妄投發散之劑。當用生化湯為主,稍佐發散之藥。產後脾虛,易於停食,以致身熱。世人見有身熱,便以為外感,遽然發汗,速亡甚矣。當於生化湯中加扶脾消食之藥。大抵產後先宜補血,次補氣。若偏補氣而專用參、耆,非善也。

產後補虛,用參、耆、芎、歸、白朮陳皮、炙草;熱輕則用茯苓淡滲之藥,其熱自除,重則加乾薑。或云大熱而用姜何也?曰:此熱非有餘之熱,乃陰虛內生熱耳。蓋乾薑能入肺分利肺氣,又能入肝分引眾藥生血,然必與陰血藥同用之。產後惡寒、發熱、腹痛者,當主惡血。

若腹不痛,非惡血也。

產後寒熱、口眼歪邪,此乃氣血虛甚,以大補為主。左手脈不足,補血藥多於補氣藥。右手脈不足,補氣藥多於補血藥。切不可用小續命等發劑之藥。

3. 胎前患傷害、疫症、瘧疾、墮胎等症

胎前或患傷寒、疫症、瘧疾,熱久必致墮胎,墮後愈增熱,因熱消陰血而又繼產失血故也。治者甚勿妄論傷寒、瘧疫未除,誤投梔子豉湯,柴、芩、連、柏等藥。雖或往來潮熱,大小便秘,五苓、承氣等藥斷不可用,只重產輕邪,大補氣血,頻服生化湯。如形脫、氣脫,如生脈散以防血暈。

川芎味辛能散,乾薑能除虛火。雖有便秘,煩渴等症,只多服生化湯,自津液生而二便通矣。若熱用寒劑,愈虛中氣,誤甚。

4. 血塊第一

此症勿拘古方,妄用蘇木、蓬、稜以輕人命。其一應散血方、破血藥俱禁用。雖山楂性緩亦能害命,不可擅用,惟生化湯系血塊聖藥也。

生化湯原方:

當歸(八錢),川芎(三錢),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黑姜(五分),炙草(五分)

黃酒、童便各半煎服。

又益母九、鹿角灰就用生化湯送下一錢,外用烘熱衣服暖和塊痛處,雖大暑亦要和暖。塊痛處有氣不運而暈、迷、厥,切不可妄說惡血搶心,只服生化湯為妙。俗有生地、牛膝行血,山稜、蓬朮敗血,山楂、沙糖消塊,蘄艾、椒酒定痛,反致昏暈等症,切不可妄用。二、三、四日內,覺痛減可揉,乃虛痛也,宜加參生化湯

如七日內,或因寒涼食物結塊痛甚者,加入肉桂八分於生化湯內。如血塊未消,不可加參、耆,用之則痛不止。總之,慎勿用峻利藥,勿多飲薑、椒、艾、酒。頻服生化湯行氣助血,外用熱衣以暖腹。如用紅花以行之,蘇木、牛膝以攻之則誤。

其胎氣脹用烏藥香附以順之,枳殼厚朴以舒之,甚有青皮枳實蘇子以下氣定喘,芩、連、梔子黃柏以退熱除煩;至於血結更甚,反用承氣湯下之而愈結;汗多小便短澀,反用五苓散通之而愈秘,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

凡兒生下,或停血不下,半月外尚痛,或外加腫毒高寸許,或身熱減飲食倦甚,必用生化湯加三稜、蓬朮、肉桂等攻補兼治,其塊自消。如虛甚食少泄瀉,只服此帖定痛且健脾胃,迸食止瀉,然後服消塊湯。

加味生化湯治血塊日久不消,半月後方可用之。

川芎(一錢),當歸(三錢),黑姜(四分),桃仁(十五粒),三稜(六分,醋炒),元胡,肉桂(各六分),炙草(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