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山楂湯中包含山楂,原因如下:
- 消食化積: 山楂性味酸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之效。其酸味能開胃消食,助脾胃運化,甘味能補益脾胃,因此可有效改善食積不化、胸腹脹滿等症狀。
- 活血化瘀: 山楂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對於食積引起的胃痛、腹痛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
山楂湯常用於治療食積不化、胸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是常用的中藥方劑之一。
山楂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山楂味酸,偏寒性,容易造成脾胃虛寒,而陳皮可溫和脾胃,助消化,避免山楂寒性過重,引起胃寒不適。
2. 促進消化:陳皮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動力,幫助消化吸收,與山楂消食積、化滯的作用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消食化積的效果。
山楂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開宣肺氣:桔梗味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消腫排膿之效。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能消食化積,行氣止痛。二者配伍,可共同疏散風寒,開宣肺氣,有助於緩解因風寒外襲引起的胸悶、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 助山楂消食化積:桔梗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與山楂配伍,可加強其消食化積的作用,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有更顯著的療效。
山楂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消食化積、行氣散瘀。其組成中包含山楂、神麴、麥芽、萊菔子等多種健脾消食之品,而輕粉(水銀化合物)的加入則需謹慎考量。輕粉性寒,具強烈的殺蟲解毒、燥濕止癢之效,古時常用於治療瘡癬、痔瘡等皮膚病變。在山楂湯中添加輕粉,意在利用其特殊功效,以增強方劑對消化系統中可能伴隨的寄生蟲或感染的治療效果,同時兼顧清熱利濕。然而,現代醫學認為輕粉含汞,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故臨床應用時應嚴格控制劑量,並遵循醫師指導,以避免潛在風險。
山楂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化積,行氣止痛: 山楂擅長消食積,而枳殼則以行氣止痛見長。二者合用,可增強消食化積的效果,並能緩解因食積導致的腹脹、腹痛等症狀。
- 疏肝理氣,調和脾胃: 枳殼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可幫助脾胃氣機的正常運行,進一步促進食物消化,並緩解因肝氣鬱結導致的胃脘脹滿、噯氣等不適。
總之,山楂湯加入枳殼,不僅能增強消食化積的效果,還能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在「山楂湯」中加入柴胡,主要是利用柴胡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的作用。柴胡味苦性微寒,能入肝、膽經,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方劑疏肝解鬱、調經止痛的效果,適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情緒波動、月經不調等症狀。
山楂湯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善於消食積,化滯氣。杏仁味苦甘,性微溫,入肺、大腸經,亦有消食化積之效。二者合用,增強消食化積之效力,適用於食滯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 潤腸通便: 杏仁富含脂肪油,具有潤腸通便之效。山楂則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於食物消化,二者配合,可緩解便祕等症狀。
主治功效
山楂湯
組成:
- 山楂10克
- 陳皮6克
- 桔梗10克
- 輕粉6克
- 枳殼6克
- 柴胡10克
- 杏仁10克
功效:
- 化腐生肌
- 祛痰止咳
- 理氣活血
組成介紹:
- 杏仁:潤肺止咳,降氣平喘,潤腸通便。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山楂:消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輕粉:化腐生肌。
適應症:
- 兒童因飲食不當而引起的喘息。
用法用量:
- 將所有藥材放入鍋中,加水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分2次服用。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3歲以下兒童禁用。
- 本方有瀉下作用,大便溏瀉者慎用。
總結:
- 中藥方劑「山楂湯」具有化腐生肌,祛痰止咳,理氣活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兒童因飲食不當而引起的喘息。
傳統服藥法
山楂肉、陳皮、桔梗、蘇子、枳殼、柴胡、杏仁(炒)。
生薑1片為引。並服牛黃錠子。
用法中的「牛黃錠子」,即原書」牛黃鎮驚錠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小兒傷食作喘,若有大便溏薄者,應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山楂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五。 組成:山楂肉、陳皮、桔梗、蘇子、枳殼、柴胡、杏仁(炒)。 主治:小兒傷食作喘。
山楂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五。 組成:山楂肉、柴胡、麥芽、青皮、陳皮、白芍(炒)、薄荷。 主治:傷食發熱,唇紅氣粗,或夜熱尤重,或兼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