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崩漏經多,便血痔血。本品清熱燥濕,收斂止血,故可用治血熱崩漏,月經過多,常與黃柏、黃芩、白芍、龜板等同用;《聖慧方》以本品配雞冠花為丸,黃苠煎湯下,治便血體虛者;《證治準繩》方,單用本品研末,醋糊為丸,治痔漏下血。
孟詵:女子血崩及產後血不止,月信來多,亦止赤帶下;療小兒疳痢。
《分類草藥性》:治下血,吐血;發表散寒,攻小兒痘疹。
《中國藥植圖鑒》:治痔瘡,跌打損傷,接骨,消傷腫痛。
治胃潰瘍出血:椿芽木皮燒存性、金銀花藤八錢。水煎服。(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香椿樹根皮六錢。水煎服。(徐州市《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殺蟲的功效,內服治蛔蟲腹痛,外洗治疥癬瘙癢。
治休息痢,晝夜無度,腥臭不可近,臍腹撮痛,諸藥不效:訶子五錢(去核梢),椿根白皮一兩,母丁香三十個。上為細末,醋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陳米飯湯入醋少許送下,五更,三日三服。(《脾胃論》訶黎勒丸)
治濕氣下痢,大便血,白帶,去脾胃陳積之疾:椿根皮四兩,滑石二兩。上為末,粥丸桐子大,空心白湯下一百丸。(《丹溪心法》)
治小兒疳痢,渴瘦:椿木根(乾,末之)、粟米(春粉),以蜜和作丸,服五丸至七丸、十丸,以瘥為度。(《廣濟方》)
除熱,燥濕,澀腸,止血,殺蟲。治久瀉,久痢,腸風便血,崩漏帶下,遣精,白濁,疳積,蛔蟲,瘡痺。
用於濕熱瀉痢,久瀉久痢。本品清熱燥濕,收澀止瀉,常與地榆同用;治久瀉久痢,每與訶子,母丁香同用。
用於赤白帶下。本品清熱燥濕,收斂止帶,故可用治濕熱下注,帶脈失約,赤白帶下,常與黃柏同用,如木雲樹根丸。
治淋濁,白帶:椿根白皮二兩。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熬膏塗;或研末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