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經丸

GU J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便覽》卷四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極寒 (0.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3%
大腸經 13%
胃經 13%
心經 10%
腎經 8%
肺經 8%
膽經 5%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固經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血虛或血滯引起的月經不調等問題,其中白芍是其主要成分之一。白芍的性味酸和微甘,歸肝脾腎經,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它能夠有效地改善女性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經期不適,同時增強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經痛。

白芍的養血作用能夠調和身體的陰陽,維護月經的正常運行,而其柔肝功效則可以緩解因情緒波動引起的經期不規律。此外,白芍還能與其他成分相輔相成,增強整體的療效,尤其是在固經丸中與當歸、熟地等藥材的搭配,能進一步提升補血的效果。綜合來看,白芍在固經丸中的運用,不僅加強了其療效,也是針對女性生理特點的精準選擇,充分體現了中醫藥治療的整體觀念和用藥哲學。

固經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女性的月經不調及相關症狀。其中,椿白皮作為其組成成分之一,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椿白皮,取自椿樹的樹皮,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黃酮類和多酚類化合物,這些成分在臨牀應用中顯示出良好的抗炎、抗氧化以及止血作用。

在女性生理過程中,椿白皮能夠調節月經週期,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固經的效果。經期不調可能因為氣虛或血虛,引起出血不止或經量過少,而椿白皮的溫補性質有助於豐富體內的血液,增強脾胃功能。此外,椿白皮還能夠提高女性的免疫力,減少經期不適,維持身體的整體健康。因此,椿白皮在固經丸中的應用,正是針對女性生理問題的有效選擇,展現了中醫藥對於調理女性健康的深刻理解。

固經丸中添加龜板,主要基於其補腎固本的功效。

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固精、強筋健骨的作用。對於女性而言,龜板可以滋養腎陰,固攝精血,改善月經不調、崩漏等症狀。

此外,龜板還能緩解腰膝酸軟、骨質疏鬆等症狀,對於因腎虛所致的體虛乏力亦有改善作用。因此,將龜板納入固經丸的組成,可提升其補腎固本、滋陰止血的效果。

固經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女性的經閉、經不調等問題。其組成中包含黃柏,這是其重要成分之一。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和解毒的功效。其在固經丸中的主要作用是清除體內的濕熱,促進經血的正常運行。

女性在經期可能因為內火旺盛或濕氣重而導致經血不暢,進而影響月經的規律性和健康。黃柏能夠有效地清理這些困擾,助於調理月經,減少經期不適。此外,黃柏還可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與其他藥材協同發揮效果,從而實現固經的目的。

通過將黃柏納入固經丸的組成,不僅能夠調整體內的平衡,改善經期不適,還可以提升女性整體的生殖健康。正因如此,黃柏在固經丸中的使用顯得尤為重要,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理念。

固經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在於健脾固腎、止帶縮陰。而方劑中含有的黃芩,則是其重要組成之一。黃芩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消炎的效果,常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由於固經丸主要用於婦女的帶下病,通常與陰虛、濕熱等病因相關,因此需要依賴黃芩來調和方劑的效用。

在固經丸的配方中,黃芩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的濕熱,減少陰道分泌物的異常以及癢痛等不適感。其苦寒之性也可以助於下焦的陰道環境,使之更加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此外,黃芩還具有抗菌、抗炎的特性,能進一步降低感染的風險,幫助調理女性的生理健康。因此,黃芩的納入不僅增強了固經丸的療效,也確保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

固經丸是一種常用於治療婦女月經不規則和相關症狀的中藥方劑,其主要組成中包含香附。香附,又稱為“香附子”,是一種具有活血行氣、調經止痛功效的中藥材。在固經丸中加入香附,是因為其能有效地調理女性的經期,緩解由於氣滯引起的經痛和情緒不穩定。

香附的獨特成分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從而達到調經的目的。此外,香附還能增強脾胃消化功能,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整體素質,這對於經期的健康來說至關重要。在固經丸的配方中,香附與其他成分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協同增效的效果,有助於改善女性的月經相關問題。因此,香附的加入不僅提升了方劑的療效,也使其在中醫婦科領域中佔有重要地位。

主治功效


固經丸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固經丸,出自《婦人良方》,是中醫婦科常用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崩漏及月經過多等症,尤其適用於陰虛血熱所致者。

主治病症

綜合各家古籍記載,固經丸主要治療以下病症:

  • 崩漏: 指婦女不在行經期間陰道大量出血,或持續淋漓不斷的病症。
  • 月經過多: 指月經週期基本正常,但經量明顯超過正常範圍,或經期延長。
  • 經行不止: 月經來潮,持續時間過長,淋漓不盡。
  • 經色紫黑或夾血塊: 由於熱擾血分,導致經血顏色偏深,甚至夾雜血塊。
  • 陰崩不止: 指婦女陰道大量出血,出血量多且急,病情較為嚴重。

以上症狀多伴有:腰膝痠軟、手足心熱、舌紅脈弦數 等陰虛內熱的表現。

治療原理

固經丸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滋陰清熱,固經止血。其核心病機在於陰虛內熱,熱擾衝任,損傷胞絡,導致經血妄行

病機分析:

  1. 陰虛內熱: 陰液虧虛,不能制約陽氣,導致虛熱內生。常見症狀如手足心熱、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
  2. 熱擾衝任: 衝任二脈與月經、胎產密切相關。虛熱擾動衝任二脈,導致其功能失調。
  3. 損傷胞絡: 衝任失調,進一步損傷胞宮脈絡,導致經血離經妄行,出現崩漏、月經過多等症狀。

方劑組成與藥物作用:

固經丸主要由以下藥物組成:

藥物功效藥理分析
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滋陰養血,填補陰血虧虛,緩解陰虛血熱引起的疼痛
楮白皮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清除濕熱,輔助黃芩、黃柏清熱燥濕之力,並有止血作用
龜板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養血補心滋補肝腎之陰,潛降虛火,從根本上治療陰虛內熱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瀉下焦濕熱,針對熱擾衝任、損傷胞絡的病機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清瀉上、中焦之熱,尤其擅長清肺熱,肺與大腸相表裡,肺熱清則大腸之熱亦可降,有助於止血
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疏理肝氣,因肝藏血,主疏泄,肝氣條達則氣血運行通暢,且可緩解因血熱、血瘀所致的疼痛

方劑配伍特點:

  • 滋陰清熱並重: 龜板、白芍滋陰養血為主;黃芩、黃柏清熱燥濕為輔,標本兼治。
  • 清熱兼顧上下: 黃芩清上焦之熱,黃柏清下焦之熱,全面清除體內熱邪。
  • 理氣與止血兼施: 香附疏理肝氣,使氣血運行通暢;楮白皮、黃芩、黃柏均有止血之效。
  • 收澀固脫: 部分古籍中固經丸有加入樗根皮,能收斂止血,防止經血過多流失。

總結:

固經丸通過滋陰清熱、涼血止血、調理衝任的綜合作用,達到固經止崩漏的目的。其配伍精當,針對陰虛血熱所致的崩漏、月經過多等症療效確切,是中醫婦科常用的經典方劑之一。各藥物協同作用,滋陰清熱,標本兼治,使熱清血寧,衝任得固,則經血自調。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腰膝軟弱無力陰道炎肺結核白帶子宮崩漏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固經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五。 組成:艾葉(醋炒)、鹿角霜、乾薑(炮)、伏龍肝各等分。 主治:婦人衝任虛弱,月候不調,來多不斷,淋漓不止。

固經丸, 出處:《便覽》卷四。 組成:黃芩1兩,龜版1兩,白芍1兩,樗根皮7錢半,黃柏3錢(炒),香附2錢半,生地3錢,白朮(炒)5錢。 主治:婦人經水過多,淋漓不止。

固經丸, 出處:《醫略六書》卷三十。 組成:附子1兩半(鹽水炒黑),艾葉1兩半(醋炒黑),當歸3兩(醋炒),血餘3兩(炙炭),赤石脂3兩(醋煅)。 主治:産後陽虛崩脫,脈細者。

固經丸, 出處:《醫級》卷九。 組成:黃耆3兩,當歸2兩,白芍2兩,黃芩2兩,黃蘖2兩,生地4兩,龜版(炙)4兩,香附2兩(童便炒),樗皮2兩。 主治:婦人陰虛火動爍陰,經水過多,潮熱眩暈,燥渴盜汗。

固經丸, 出處:《回春》卷六。 組成:黃柏(酒浸,炒)1兩,香附(炒)1兩,山梔(炒黑)2兩,苦參5錢,白朮(去蘆)7錢半,白芍(酒炒)7錢半,山茱萸(酒蒸,去核)5錢,椿根皮(酒炒)5錢,貝母(去心)2錢,乾薑(炒)2錢,敗龜版(酒炙)2兩。 主治:濕熱帶下。

固經丸, 出處:《産育寶慶集》卷上。 組成:艾葉半兩,赤石脂半兩,補骨脂(炒)半兩,木賊半兩,附子1枚(炮,去皮臍)。 主治:溫澀固脫,以暖下元。主治:婦人産卧傷耗經絡,未得平復,而勞役損動,以致血暴崩下,淋漓不止;或因鹹酸不節,傷蠢榮衛,氣衰血弱,變爲崩中,甚則肝經損壞,小腹滿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