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龜版丸中包含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潛陽: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潛陽斂陰之效,對於陰虛火旺、肝腎不足、陽氣外泄等症狀有顯著療效。龜板可補益肝腎,滋陰降火,使陽氣潛藏於內,達到陰陽平衡。
- 強健筋骨:龜板富含膠質,具有補益肝腎、強健筋骨的作用。對於骨質疏鬆、腰膝痠軟、筋骨疼痛等症狀,龜板可起到滋養筋骨、緩解疼痛的效果。
因此,龜版丸中加入龜板,旨在通過滋陰潛陽和強健筋骨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龜版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消腫的功效。龜版丸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痰熱內擾引起的疾病,而黃芩的清熱瀉火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積熱,使症狀得以緩解。
- 抑菌消炎:黃芩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龜版丸中加入黃芩,可以加強其消炎解毒的作用,進一步減輕病患的炎症反應。
龜版丸方劑中使用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疼痛,舒筋活絡: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疼痛的作用。龜版丸主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白芍可舒筋活絡,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滋陰養血,協調藥性:白芍有滋陰養血之功,可與龜板、地龍等藥物相輔相成,協調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龜版丸方劑中使用椿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止癢消腫:椿皮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清熱燥濕、止癢消腫的功效。對於濕熱蘊結肌膚引起的各種皮膚病,如濕疹、蕁麻疹、疥瘡等,椿皮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癢,起到治療作用。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龜版丸中其他藥物如地膚子、苦參等,也具有清熱燥濕、止癢消腫的功效。椿皮與這些藥物合用,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皮膚病。
龜版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滋陰潤燥、清熱排毒。其組成中包含黃柏,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引起的內熱及濕熱等症狀。龜版丸的主要功能是滋陰,而黃柏所具有的清熱作用能夠有效抵消因陰虛所引起的熱象,達到陰陽平衡的效果。
其次,黃柏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黃酮及生物鹼等,具有抗炎、解毒的特性,能幫助改善龜版丸的整體療效,增強對於熱病、瘡癤等症狀的治療力。
最後,黃柏在臨牀運用上廣泛,被認為是一味安全且有效的中藥,與其他成分相互配合,有助於促進製劑的藥效,增強患者的耐受性。因此,加入黃柏為龜版丸的組成可謂是遵循中醫理論的合理選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龜版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籍,主療「婦人經水來而過多不止」,屬中醫「崩漏」範疇。其病機多因陰虛血熱、衝任不固,導致經血妄行。龜版丸以滋陰清熱、固澀止崩為核心,針對血熱動血兼陰虧之證,使熱清血止而經量復常。
組成與方義邏輯推衍
龜版(醋炙)為君:
- 性味鹹甘微寒,醋炙增強其收斂之性。
- 功能滋腎陰、潛陽固衝,兼能止血。古有「龜乃陰中至陰之物」,可補任脈之虧虛,從本質上調節衝任失約。
黃柏(蜜炙)、條芩為臣:
- 黃柏蜜炙緩其苦寒,專清下焦濕熱;條芩(即黃芩)瀉火止血,二者合奏清熱涼血之效,直折血分之熱。
- 針對過多經血色深質稠、舌紅脈數等熱象,熱除則血自寧。
白芍、椿根皮為佐使:
- 白芍酸寒,斂陰和營,助龜版養陰固衝,兼緩急止痛。
- 椿根皮苦澀燥濕,收澀止血,尤擅治婦人崩漏,《本草綱目》言其「止赤白帶下」。
- 二者協同強化固攝經血之力。
全方治療原理
- 標本兼顧:以龜版、白芍滋陰養血治本,黃柏、條芩清熱止血治標,佐以椿根皮直接收澀。
- 清補並行:清熱不傷陰(蜜制黃柏),滋陰不礙濕(椿根皮燥濕),體現「通澀結合」之妙。
- 劑型設計:煉蜜為丸緩圖藥效,淡醋湯送服增強收斂(醋性酸收),契合「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原則。
適用證候推論
本方當見於經量多、色鮮紅或紫紅、質黏稠,伴心煩口乾、舌紅苔黃、脈細數者,屬陰虛血熱之崩漏。若血色淡、質稀屬氣虛者,則非此方所宜。
傳統服藥法
龜版(醋炙)1兩,條芩1兩,白芍1兩,椿根皮1兩,黃柏(蜜炙)3錢。
煉蜜為丸。
淡醋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清熱、止血的功效,臨床應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相同名稱方劑
龜版丸, 出處:《婦科玉尺》卷一。 組成:龜版(醋炙)1兩,條芩1兩,白芍1兩,椿根皮1兩,黃柏(蜜炙)3錢。 主治:婦人經水來而過多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