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治帶固下丸中使用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收斂止帶: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收斂止血、養血調經的功效。對於帶下病,尤其是濕熱下注引起的帶下量多、色黃、質稀等症狀,白芍能起到收斂止帶的作用,減少帶下分泌。
- 固澀止瀉: 白芍還能收斂腸胃,固澀止瀉,對於因脾虛氣弱引起的腹瀉、便溏等症狀,白芍能起到固澀止瀉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更好地治療帶下病。
治帶固下丸中加入高良薑,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止痛止吐的功效。
高良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其溫中散寒之力,可溫暖脾胃,驅除寒邪,有助於止瀉止帶。同時,高良薑亦能止痛止吐,緩解因寒邪所致的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因此,高良薑在治帶固下丸中,可有效溫暖脾胃,驅寒止帶,並輔助緩解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提高整體療效。
中藥方劑「治帶固下丸」的組成中,包含黃柏,是因為黃柏具有清熱燥濕和抗炎的作用。黃柏能夠清除體內的濕熱,改善由於濕熱引起的帶下症狀。其主要作用是清熱燥濕,幫助方劑改善相關症狀。黃柏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效果。
中藥方劑「治帶固下丸」的組成中,包含椿皮,是因為椿皮具有收斂止帶和清熱的作用。椿皮能夠收斂帶下,改善由於濕熱引起的帶下症狀。其主要作用是收斂止帶,幫助方劑改善相關症狀。椿皮的使用能夠提升方劑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治帶固下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婦人陰虛體弱,濕熱下注,赤白帶下,不能受孕」,關鍵病理為 虛(陰虛)與濕熱夾雜:
- 陰虛體弱:反映患者先天不足或久病耗傷陰液,陰不制陽而虛熱內生,導致沖任失調。
- 濕熱下注:濕熱之邪流注帶脈,與虛熱相結,腐敗精血,故見 赤白帶下(赤帶為熱傷血絡,白帶為濕濁下滲)。
- 不孕機制:濕熱阻滯胞宮,氣血失和;陰虛則胞脈失養,兩者皆可致難以攝精成孕。
本方以 清熱燥濕為主,兼顧固澀養陰,旨在祛邪以恢復帶脈約束之能,間接調理生育功能。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君藥:椿根皮(醋炒,一兩半)
- 性味功效:苦澀性寒,入大腸、肝經;醋炒增強收澀之力。
- 作用:
- 清熱燥濕:直除下焦濕熱,針對帶下黃白黏稠、氣穢等實證。
- 固澀止帶:收斂帶脈,減少分泌物,標本兼治。
- 配伍意義:用量最大,主導清熱固澀雙向調節。
2. 臣藥:黃柏(炒炭,二錢)
- 性味功效:苦寒,入腎、膀胱經;炒炭緩其寒性,增止血止帶之功。
- 作用:
- 清下焦濕熱:助椿根皮強化清熱解毒,尤擅治濕熱淋濁、赤白帶下。
- 瀉虛火:針對陰虛內熱,防止熱邪傷絡。
- 配伍意義:炒炭後兼能止血,適合赤帶夾雜血絲者。
3. 佐藥:生白芍(五錢)
- 性味功效:酸甘微寒,入肝脾經,養血斂陰。
- 作用:
- 柔肝養陰:緩解陰虛肝旺之煩熱、脅痛,從本調理體質。
- 緩急止痛:改善濕熱下注所致少腹墜脹。
- 配伍意義:防燥濕藥傷陰,體現「祛邪不傷正」思維。
4. 佐藥:良薑(炒炭,三錢)
- 性味功效:辛熱,入脾胃經;炒炭減其辛散,增溫攝之性。
- 作用:
- 溫中止血:反佐黃柏、椿根皮之寒,防過涼冰伏濕邪。
- 固澀止帶:炭藥收澀,助減少帶下量。
- 配伍意義:寒熱並用,兼顧濕熱之本與久病可能潛藏的寒象(如腹冷)。
使藥:米糊為丸
- 以米飲送服, 護胃氣,緩和藥性,避免苦寒傷中。
治療原理綜論
- 清熱燥濕:椿根皮、黃柏直折濕熱,解決帶下穢濁之主因。
- 固澀止帶:椿根皮、良薑炭收斂帶脈,減少病理產物。
- 調和寒熱:黃柏清熱佐良薑溫中,防偏頗;白芍養陰制約燥性。
- 標本兼治:濕熱為標(急則治標),陰虛為本(緩則顧本),層次分明。
此方適用於 虛實夾雜、寒熱互結之帶下,通過藥性配伍與炮製(炒炭)的細膩調整,達成「清而不凝,澀而不滯」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生白芍5錢,良薑3錢(炒炭),黃柏2錢(炒炭),椿根皮1兩半(醋炒)。
清理濕熱,固澀止帶。
上為細末,米糊為丸。
每服3-4錢,以米飲湯或開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固澀止帶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治帶固下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 組成:生白芍5錢,良薑3錢(炒炭),黃柏2錢(炒炭),椿根皮1兩半(醋炒)。 主治:清理濕熱,固澀止帶。主治:婦人陰虛體弱,濕熱下注,赤白帶下,不能受孕。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