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藥

白藥

BAI YAO

  • 英文名稱:Aconitum duclouxii Levl. var. ecalcaratum Fletcher et Luener.
  • 別名:白藥草烏
  •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無距賓川烏頭的塊根。採收和儲藏:夏秋採挖塊根,除去莖葉、鬚根、洗淨,曬乾。
  • 道地藥材:雲南
  • 生長環境:林邊, 山地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白藥的傳統功效


1. 收斂止血

白藥的收斂止血功效主要是由於其所含成分中的一些活性物質,如揮發油、生物鹼和糖苷等,具有收縮血管和止血的作用。此外,白藥中的黃芪、當歸、川芎等成分也具有補氣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並緩解疼痛。

2. 解毒消腫

白藥的主要成分包括三七、川芎、當歸等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白藥外敷可以幫助減輕毒蛇咬傷、蜂螫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促進傷口癒合。此外,白藥還能用於治療跌打損傷、肌肉拉傷等引起的腫痛。

3. 消腫止痛

白藥的消腫止痛功能歸因於其所含的成分,如水楊酸甲酯與樟腦,具有消炎止痛和舒緩肌肉痙攣的功效。白藥還含有乳香、沒藥、血竭等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受傷部位快速恢復。此外,白藥還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因子釋放,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4. 活血化瘀

白藥的活血化瘀功效主要歸因於其含有當歸、川芎、白芍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狀態,從而緩解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此外,白藥還含有三七、紅花等成分,這些成分也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增強白藥的整體功效。

5. 止痛

白藥止痛功效的機理:

舒筋活血:白藥含有川芎、當歸、乳香、沒藥等活血化瘀的中藥材,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改善疼痛。

消炎鎮痛:白藥中的冰片、薄荷腦等成分具有清涼止痛、消炎鎮痛的作用,可以減輕疼痛和炎症。

鎮靜安神:白藥中的遠志、菖蒲、石菖蒲等中藥材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疼痛帶來的焦慮和緊張,促進睡眠。

6. 祛風濕

風濕是中醫的一個病症,特徵是關節疼痛、僵硬和腫脹,通常由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所致。白藥的祛風濕功效主要是通過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來實現的。白藥中含有川芎、當歸、乳香、沒藥等中藥材,這些中藥材具有祛風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幫助緩解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疾病引起的關節疼痛、僵硬和腫脹等症狀。

白藥的炮製


白藥製作流程

  1. 上用桐油3兩,煎至黃色,濾去渣滓。
  2. 再煎桐油至稍熟,加入細白板松香1片,慢火煎,並用柳枝頻頻攪拌均勻。
  3. 加入乳香、沒藥、虢丹各7錢,煎煮至沸騰數次。
  4. 離火後,以少量棉布鋪於煎濾藥渣的布上過濾。
  5. 先用瓦缽裝滿清水8分,再將藥液過濾至清水中。
  6. 將藥液在水中反覆揉搓,如同揉麵般,溫度控制在200-300度,反覆揉搓至藥液顏色變白,故名白藥。
  7. 常用清水浸泡白藥,然後將水倒在冷地上,並用物品遮蓋,防止灰塵進入,每5-7天換一次水。

白藥相關的方劑


白藥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痙攣損傷疼痛

白藥含有的化學成分


烏頭鹼(aconitine), 賓烏鹼(Duclouxi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