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丹
HUN YUA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混元丹中加入紫河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填精: 紫河車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填精、益氣養血之效。混元丹主要用於治療腎虛精虧、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而紫河車恰好能補腎填精,增強腎氣,改善這些症狀。
- 提高免疫: 紫河車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抵抗疾病。混元丹亦常用於體虛易感者,紫河車的加入能增強其整體調理效果,提升患者抵抗力。
混元丹中加入天竹黃,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天竹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可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等。混元丹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黃連、黃柏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之功。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天竹黃入血分,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有良好療效。混元丹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川芎、丹參等,共同發揮活血化瘀之功。
因此,天竹黃在混元丹中起着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混元丹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甘緩脾胃: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之功效。混元丹多為多味藥組成,甘草可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偏寒或偏熱,使藥性平和,藥效更佳。
- 增強補益之效,益氣健脾:甘草亦有益氣健脾之效,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抗病能力。混元丹常有補益作用,加入甘草可增強補益效果,並有助於藥物吸收和利用。
混元丹中加入山梅花,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特性:
- 清熱解毒: 山梅花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針對外感熱邪、瘡瘍腫毒等病症,起到消炎解毒的作用。
- 涼血止血: 山梅花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便血等。
因此,在混元丹中加入山梅花,可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病症。
混元丹方劑中包含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滑潤,具有清熱利濕、化石排石的功效。混元丹常用於治療濕熱內蘊、小便不利、尿痛、石淋等症,滑石能有效清熱利濕,促進尿液排出,緩解上述症狀。
- 利水通淋: 滑石能利水通淋,有助於排泄體內積聚的濕熱之邪,對於治療泌尿系統結石、尿路感染等病症具有重要作用。混元丹中加入滑石,可增強其利水通淋的效果,提高療效。
混元丹中加入牡丹皮,主要有兩大原因:
-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對於因熱毒蘊結而導致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煩躁、紅腫疼痛等,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配合其他藥材,協調藥性:混元丹中包含多種藥材,牡丹皮的加入可以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協調藥性,增強藥效。例如,牡丹皮可以與黃芩、梔子等清熱藥材配合,加強清熱解毒的作用;亦可與當歸、川芎等活血藥材配合,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混元丹中加入甘松,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甘松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混元丹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脘腹脹痛、脅肋脹滿等症狀,甘松的加入可以幫助疏解肝氣,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 芳香開竅,醒脾開胃:甘松氣味芳香,可以開竅醒脾,增進食慾。混元丹中常配伍其他健脾開胃的藥材,甘松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混元丹方劑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清熱解毒: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其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 利水消腫: 天花粉利尿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對於因水濕停滯所致的腹脹、水腫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混元丹中包含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破瘀消積,行氣止痛: 莪朮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的功效。對於氣滯血瘀、肝脾不和所致的胸腹脹痛、食積不消等症狀,莪朮能有效改善。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混元丹中其他藥材,如三棱、檳榔等,也具有破瘀消積的作用。莪朮與之相配伍,能加強破血消積之力,使藥效更顯著。
總之,莪朮在混元丹方中,發揮破瘀消積、行氣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混元丹方中加入砂仁,主要源於其溫脾暖胃、行氣消食的功效。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可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對於脾胃虛寒、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此外,砂仁還能行氣止痛,有助於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協同作用,改善整體療效。
混元丹方劑中包含益智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益智仁性溫,味甘,入心、脾、腎經,具有益智開竅、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混元丹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健忘失眠、脾胃虛弱等症狀,益智仁的藥性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方劑整體的治療效果。
- 混元丹中其他藥材如遠志、茯苓、酸棗仁等也具有益智安神的作用。益智仁與之搭配使用,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提高藥效。
混元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益元氣: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混元丹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人參能補益元氣,增強人體抵抗力,從根本上改善病情。
2. 協調藥性: 混元丹中常包含多種藥材,人參能起到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例如,人參能緩解某些藥材的燥熱之性,使藥效更平和,更利於患者接受。
混元丹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行氣止痛:木香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混元丹常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積不化等症,木香可以幫助行氣消滯,緩解疼痛。
二、燥濕健脾:木香亦具燥濕健脾之功。混元丹中常加入一些滋補脾胃的藥材,木香可以幫助去除脾胃濕氣,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混元丹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混元丹多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症狀,而黃耆能補益中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從根本上改善脾胃功能,進而改善氣血虛弱的狀況。
- 扶正祛邪: 黃耆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機體抗病能力。對於一些由外邪入侵引起的疾病,黃耆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混元丹方劑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補脾益腎: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腎二經,具有補脾益腎、滋陰養血的功效。混元丹常用於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各種病症,而山藥能補益脾腎,增強其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 健脾固精:山藥能健脾益氣,並能固腎精,有助於提升身體抵抗力,改善男性精氣不足的問題。混元丹中加入山藥,可增強整體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混元丹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性味辛、苦,歸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混元丹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而香附能疏通肝氣,解除鬱滯,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 健脾和胃,消食化積:香附也能健脾和胃,消食化積,對於脾胃不和所致的食積不化、腹脹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混元丹常用於治療脾胃氣虛、消化不良等症狀,香附的加入可促進消化,改善脾胃功能。
混元丹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排膿化痰之效。混元丹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稠難咯、咽喉腫痛等症,桔梗的加入可有效緩解肺熱,利咽排痰,改善患者症狀。
二、 升提中氣: 桔梗亦有升提中氣之效,可將肺氣下降之濁氣上提排出,有助於痰液的排出,並可改善氣虛導致的咳嗽症狀。混元丹中常與其他補氣藥材搭配使用,桔梗的加入可增強補氣功效,提高整體療效。
混元丹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混元丹常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水腫等症狀,茯苓有助於健脾利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水濕停滯。
2. 滲濕利水: 茯苓能利水滲濕,對於水濕停滯所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混元丹中加入茯苓,有助於消除水濕,改善浮腫,促進排泄。
混元丹方劑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解鬱安神的功效。
遠志味甘、辛,性溫,歸心、肺經,具有解鬱安神、益智開竅的作用。混元丹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健忘、驚悸怔忡等症,而遠志的解鬱安神之效,正好可以緩解心神不寧,改善睡眠質量,提高記憶力,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此外,遠志還有通絡開竅的作用,可以幫助心神氣血通暢,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混元丹,為一中藥方劑,主要由18種中藥材組成,包括紫河車、天竹黃、甘草、山梅花、滑石、牡丹皮、甘松、天花粉、莪朮、砂仁、益智仁、人參、木香、黃耆、山藥、香附、桔梗、茯苓、遠志等。
紫河車: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氣益精的功效,可治療肺腎兩虛引起的喘嗽、支氣管哮喘等。
天竹黃:味甘、性涼,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健脾、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可治療氣虛倦怠、脾胃虛弱、咳嗽痰多等症狀。
山梅花:味辛、性溫,歸肺、腎經,具有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治療寒咳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
滑石:味甘、性寒,歸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化痰止咳的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牡丹皮:味苦、性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治療熱毒瘡瘍、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等症狀。
甘松:味甘、性微寒,歸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可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天花粉: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可治療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莪朮:味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腹痛等症狀。
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具有化痰止咳、溫中止瀉的功效,可治療咳嗽痰多、腹瀉腹痛等症狀。
益智仁: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具有補脾益氣、健脾開胃的功效,可治療脾虛倦怠、食少便溏等症狀。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的功效,可治療氣虛乏力、脾胃虛弱、咳嗽氣喘等症狀。
木香:味辛、性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泄瀉腹瀉等症狀。
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健脾、益氣固表的功效,可治療氣虛倦怠、脾胃虛弱、感冒發熱等症狀。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肺、益氣生津的功效,可治療脾虛倦怠、肺虛咳嗽、氣陰兩虛等症狀。
香附:味辛、性微溫,歸脾、肝經,具有理氣解鬱、疏肝理氣的功效,可治療肝氣鬱結、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桔梗:味甘、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可治療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
茯苓:味甘、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可治療水腫、小便不利、脾虛倦怠等症狀。
遠志:味辛、性溫,歸心、腎經,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治療失眠多夢、心悸怔忡、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功效:補氣益血、健脾益肺、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活血化瘀、安神益智。
主治:孩子本身身體欠佳,消化功能不好,容易受到驚嚇而抽搐,腹瀉長期不能停止。
傳統服藥法
紫河車20兩,竺黃10兩,甘草100兩,白梅花30兩,滑石600兩,丹皮200兩,甘松40兩,花粉100兩,莪朮(炙)30兩,砂仁30兩,益智仁60兩,人參(去蘆)10兩,木香10兩,黃耆10兩,山藥20兩,香附(炙)100兩,桔梗10兩,茯苓50兩,遠志(炙,去心)25兩。
理氣健脾,利濕止瀉。
上為細粉,煉蜜為丸,每丸重1錢,朱砂為衣。
每服1丸,日3次,溫開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混元丹是一味中藥方劑,使用時應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混元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組成:紫河車2錢,白梅花1兩,香附1兩(醋制),桔梗1兩,滑石2兩,人參2錢(去蘆),生黃耆2錢,生山藥3錢5分,茯苓(去皮)3錢,神曲(麸炒)3錢,遠志肉(甘草水制)3錢5分。 主治:滋補健胃強脾。主治:小兒身體衰弱,心悸氣短,食欲不振,消化無力,腹脹泄瀉。
混元丹,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紫河車20兩,竺黃10兩,甘草100兩,白梅花30兩,滑石600兩,丹皮200兩,甘松40兩,花粉100兩,莪朮(炙)30兩,砂仁30兩,益智仁60兩,人參(去蘆)10兩,木香10兩,黃耆10兩,山藥20兩,香附(炙)100兩,桔梗10兩,茯苓50兩,遠志(炙,去心)25兩。 主治:理氣健脾,利濕止瀉。主治:小兒先天不足,脾胃虛弱,慢驚抽搐、久瀉不止。
混元丹,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四。 組成:黃耆1錢(蜜炙),人參(去蘆)1錢,縮砂(去皮)2錢,白茯神(去心皮)2錢半,益智(去殼)6錢,莪朮(火,煨)3錢,山藥(薑汁炒)2錢半,遠志(甘草水泡,去心)1錢半,桔梗1錢,香附1兩(蜜水煮過),甘松8錢半,牛黃1分,麝香3厘,金箔10片,滑石6兩(用牡丹皮5兩煎,去水、丹,煮水乾爲度。滑石用青色者佳,如無,用白者),辰砂1兩(用甘草1兩,水煮半日,去甘草不用),粉草1兩(半生半煨),木香1錢,白茯苓(去皮)2錢半。 主治:養元氣,和脾胃,清火退熱,化痰理嗽,定喘安神,鎮驚卻風,止瀉消積,化痞止汗,消脹,利小便。主治:小兒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