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公散

JING G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21%
心經 16%
腎經 16%
肝經 7%
胃經 7%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膽經 0%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荊公散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效。荊公散為治外感風寒之方,常伴有表虛不固、氣虛乏力等症。黃耆補氣固表,可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恢復。
  2. 調和藥性: 方中其他藥物如麻黃、桂枝等辛溫解表藥,性偏燥烈,易傷津液。黃耆性溫和,可緩解辛溫藥的燥性,避免傷正,使藥性更趨平和,更利於患者服用。

荊公散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肺、固腎澀精之功效。荊公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氣弱、久咳不止、痰多乏力等症,而山藥的補脾益氣功效,能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促進營養吸收,從而改善因脾虛導致的各種症狀。
  2. 固腎止瀉: 山藥還有固腎澀精的作用,對於因腎虛導致的遺精滑泄、久咳虛喘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荊公散中加入山藥,可起到固腎止瀉、緩解脾虛久咳的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荊公散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鬱安神: 遠志味甘性溫,入心經,具有解鬱安神、益智寧心之效。荊公散主治心神不安、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等症,而遠志可疏肝解鬱,寧心安神,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情志狀態,提高療效。
  2. 助化痰止咳: 遠志亦具化痰止咳之功。荊公散中多含辛溫解表、燥濕化痰之藥,遠志加入可助其化痰止咳,使藥效更顯著。

荊公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健脾: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之功效。方劑中加入茯苓,可以幫助利水滲溼,去除體內過多的溼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達到健脾益氣的效果。

2. 寧心安神: 茯苓還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因脾虛溼困而導致的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對於因溼熱內蘊而導致的煩躁不安、心悸失眠等情況,茯苓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荊公散中包含茯神,其作用與方劑整體功效息息相關。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功效。

方劑中加入茯神,主要針對心神不寧、脾胃虛弱等症狀。茯神能安神定志,緩解因心神不安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等症狀;同時,茯神又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改善因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

因此,茯神在荊公散中起著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共同發揮療效。

荊公散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化痰:桔梗性平,味辛甘,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之效。荊公散主治風寒咳嗽,痰多粘稠,桔梗可宣肺利氣,使肺氣通暢,痰液易於咳出。
  2. 利氣排膿:桔梗還具有利氣排膿之效。荊公散中含有其他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材,桔梗的加入可以促進藥效的發揮,幫助膿液排出,加速病癒。

荊公散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對於因寒邪阻滯、氣血瘀滯而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麝香可通過開竅醒神,使患者恢復知覺。

二、 活血止痛: 麝香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麝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達到治療效果。

因此,荊公散中加入麝香,不僅能開竅醒神,更能活血止痛,提升藥效。

荊公散方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1. 理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肝經。其具有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荊公散主治胸脘痞悶,腹脹疼痛,食慾不振等症,而木香能疏理氣機,消除脹滿,緩解疼痛,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症狀。
  2. 健脾和胃: 木香亦可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增進食慾。荊公散中常與其他健脾和胃藥物配伍,如陳皮、枳殼等,共同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

總之,木香在荊公散方中起到理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與其他藥物配伍,共同奏效,達到治療胸脘痞悶,腹脹疼痛等病症的效果。

荊公散中加入砂仁,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理氣和胃,消食止嘔: 砂仁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和胃、消食止嘔的功效。荊公散主治脾胃氣滯,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嘔吐不適等症,砂仁可幫助理氣消食,緩解胃部不適,促進消化。
  2. 溫脾止瀉: 砂仁性溫,可溫脾止瀉,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泄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荊公散中常配伍其他溫脾止瀉藥物,砂仁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荊公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其一,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經,具有緩和藥性的作用。荊公散中包含多種藥材,藥性較強,甘草可以起到調和諸藥,防止藥性過激,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的作用。

其二,甘草具有解毒功效。荊公散常用於治療熱毒證,甘草可以解毒清熱,協同其他藥材,增強療效。同時,甘草還能補氣,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抵抗力,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荊公散」,主要成分包括黃耆、山藥、遠志、茯苓、茯神、桔梗、麝香、木香、砂仁、甘草,主治功效為:夢洩精,並因恐懼導致心悸和抑鬱。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茯神:性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主治失眠多夢、心悸怔忡、健忘心煩等心腦神經症狀。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常被用於體虛乏力、肺氣虛弱、腰膝酸軟、尿頻、小便不利等症狀。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它芳香健胃,增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液分泌,緩解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有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的功效。山藥含有黏液蛋白、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增強體質,緩解疲勞,增強體力。山藥還具有滋陰功效,可以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症狀。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可治療閉證神昏、溫病熱陷心包、小兒驚風、中風痰厥、血瘀經閉、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水腫、浮腫、排尿 、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酒醉不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難產、死胎、胞衣不下等症。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遠志性溫,味辛,歸心腎經,含有遠志酮、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遠志中的遠志酮可刺激尿液分泌,利尿消腫。遠志中的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緩解炎症反應,促進水腫消退。遠志中的揮發油和辛味成分可祛痰止咳,可與杏仁、貝母、桔梗同用,治療痰多粘稠、咳吐不爽者。遠志中的苦味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同用,治療癰疽瘡毒,乳房腫痛等症。

傳統服藥法


黃耆2兩, 山藥2兩,遠志1兩(去心), 茯苓1兩, 茯神1兩, 桔梗3錢, 炙甘草3錢, 麝香1分, 木香2分5釐, 砂仁2錢。
有力者,去黃耆,加人參1兩。
上為末。
每服2錢,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氣固表、安神益智的功效,適合氣虛精虧、夢遺失精、驚悸鬱結等症患者服用。
  • 本方中含有麝香,有活血通絡、開竅醒神的功效,孕婦慎用。
  • 本方中含有黃耆、山藥、茯苓、茯神等補益藥物,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遺精妄想狀態

相同名稱方劑


荊公散, 出處:《惠直堂方》卷二。 組成:黃耆2兩,山藥2兩,遠志1兩(去心),茯苓1兩,茯神1兩,桔梗3錢,炙甘草3錢,麝香1分,木香2分5厘,砂仁2錢。 主治:夢遺失精,及驚悸鬱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