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香散

CAN XI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十三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肺經 15%
腎經 15%
胃經 14%
心經 11%
肝經 6%
膀胱經 5%
大腸經 3%
三焦經 2%
膽經 1%
小腸經 1%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參香散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本: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參香散主要用於治療氣虛症狀,如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食慾不振等,人參可以補益元氣,增強體質,為治療提供基礎。

2. 協調藥性: 參香散中其他藥材如沉香、檀香等,多偏寒涼,而人參性溫,可以起到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造成脾胃虛寒的副作用。同時,人參也能加強其他藥材的藥效,提高療效。

參香散中包含黃耆,主要原因如下: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益氣生津的功效。參香散用於治療氣虛表虛證,而黃耆可以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固護表氣,防止外邪入侵。
  2. 配合其他藥物: 參香散中包含其他藥物,如人參、白朮、茯苓等,這些藥物大多具有補氣健脾、益氣固表的作用。黃耆與這些藥物配合使用,可以加強補氣固表的效果,使療效更顯著。

參香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參香散以補氣固表為主,但脾虛濕盛則氣機不暢,影響補氣效果。茯苓可健脾利濕,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補氣效果。
  2. 利水消腫:參香散治療的疾病,常伴隨水腫等症狀。茯苓利水消腫,有助於消退水腫,改善病患症狀。

因此,參香散中加入茯苓,不僅可健脾利濕,增強補氣效果,更可利水消腫,達到整體治療目的。

參香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益氣,燥濕止瀉: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止瀉的功效。參香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虛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白朮能補脾益氣,固護脾胃,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從根本上解決腹瀉問題。
  2. 助藥力,增強療效: 白朮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提升參香散整體的治療效果。參香散中其他藥物如人參、黃芪等,也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白朮與之配合,相輔相成,增強整體的療效。

參香散方劑中包含山藥,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潤燥之效。參香散常用於脾虛氣弱、體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而山藥的補脾益氣功效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2. 固精止瀉: 山藥還具固精止瀉之效,能改善因脾虛引起的泄瀉。參香散在治療某些腸胃疾病時,也常配伍山藥以增強止瀉效果。

參香散中包含蓮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健脾益氣: 蓮子性平味甘,入心、脾、腎經,具滋陰補腎、健脾益氣的功效。參香散作為補氣養血、健脾益腎的方劑,加入蓮子有助於平衡藥性,防止過於燥熱,並增強補益效果。
  2. 寧心安神,清熱降火: 蓮子亦有寧心安神、清熱降火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因氣血不足而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並可清熱解毒,降低藥物副作用。

參香散方中包含砂仁,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脾和胃,助消化: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有溫脾和胃、消食化滯的作用。參香散主要治療脾胃虛寒,氣滯食積,症狀包括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砂仁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緩解上述症狀。
  2. 行氣止痛:砂仁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亦有緩解作用。參香散中,砂仁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並可改善腹部不適。

總之,參香散方中加入砂仁,正是利用其溫脾和胃、助消化及行氣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脾胃虛寒、氣滯食積的療效。

參香散方中含有烏藥,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止痛: 烏藥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胸腹冷痛、胃寒疼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肉桂、丁香等共同發揮溫中散寒之效。
  2. 行氣止痛: 烏藥氣味辛香,能行氣止痛,可改善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胸腹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如川芎、香附等共同起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烏藥的加入,有助於參香散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改善氣滯血瘀、寒凝氣滯導致的諸多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參香散中加入橘紅,主要原因有二:

一、宣肺化痰: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理氣、化痰止咳的功效。參香散中常與其他藥物合用,針對風寒犯肺、痰阻氣道等病症,橘紅可助於宣散肺氣,使痰液易於咳出,緩解呼吸道阻塞。

二、理氣止痛:橘紅亦具理氣止痛之效。參香散若用於治療胸悶胸痛等症,橘紅可協同其他藥物,疏肝理氣,解除胸部鬱結,達到止痛的效果。

參香散方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陽止瀉:乾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瀉之效。參香散主治脾胃虛寒、寒邪客中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乾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止瀉止痛的效果。
  2. 配合藥性,增強療效:參香散中其他藥物如參、香等,多偏於補氣健脾,但卻缺乏溫散寒邪的作用。加入乾薑,可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溫中散寒,增強藥物整體療效,使藥物作用更加全面,效果更佳。

參香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參香散方中多用辛香燥烈之品,容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平,味甘緩和,能調和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損傷脾胃。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備解毒、潤肺、健脾之效。在參香散中,甘草能增強藥物祛風止痛、消腫止咳的功效,並有助於緩解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

總之,甘草在參香散中的加入,既能調和藥性,避免傷陰耗氣,又能增強藥效,使藥物發揮更佳的療效。

參香散方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參香散主治胃脘疼痛、脹滿,木香可以疏通氣機,緩解疼痛,同時也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改善胃脘脹滿不適。
  2. 燥濕健脾:木香還具有一定的燥濕健脾作用。對於脾胃濕困,食慾不振等症狀,木香可以起到燥濕健脾,增進食慾的功效。參香散中加入木香,不僅可以改善胃痛,同時也能提高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參香散中包含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降逆,止嘔止瀉: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降逆、止嘔止瀉的功效。參香散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丁香能溫暖脾胃,驅寒止嘔,緩解上述不適。
  2. 行氣止痛:丁香還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參香散中常含有其他溫中行氣的藥物,如肉桂、高良薑等,丁香與之配合,能增強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效果,有效緩解胃寒、胃痛等症狀。

綜上,丁香在參香散中的加入,不僅能溫中降逆、止嘔止瀉,更能配合其他藥物,增強行氣止痛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參香散中加入檀香,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芳香開竅,醒神安神:檀香氣味芬芳,能透過嗅覺刺激,達到開竅醒神之效,有助於改善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同時,其安神作用,可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問題。
  2. 溫中止痛,消炎止癢:檀香性溫,具有溫中止痛、消炎止癢之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腸胃不適,以及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參香散中加入檀香,除了增添藥香外,更能發揮其多方面的藥用價值,提升整體療效。

參香散中包含沉香,主要是由於沉香的藥性與功效能與其他藥材相互協調,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沉香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降逆止嘔的功效。參香散多用於治療氣逆喘促、胸悶心痛、脘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症。

沉香與其他藥材配合,能增強藥效,例如與參、黃芪等補氣藥配合,能起到溫補脾腎、行氣止痛的作用;與陳皮、半夏等理氣藥配合,能起到降逆止嘔、化痰止咳的作用。因此,沉香是參香散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主治功效


參香散

參香散,中藥方劑,由人參、黃耆、茯苓、白朮、山藥、蓮子、砂仁、烏藥、橘紅、乾薑、甘草、木香、丁香、檀香、沉香等15味中藥組成。

藥方組成介紹:

  1. **甘草:**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3. **沉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4. **丁香:**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等功效。
  5.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6.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7.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8. **橘紅:**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9. **蓮子:**補氣固脫、澀精止泄、清熱生津等功效。
  10.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11. **人參:**補氣、益氣、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12.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13.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14. **檀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活絡止痛、健脾胃等功效。
  15.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主治功效:

  1. 心氣不寧:內心感到不安寧,常有恐懼、焦慮、憂愁等情緒。
  2. 諸虛百損:身體各個方面都很虛弱,容易生病。
  3. 肢體沉重:四肢感到沉重、無力,甚至不能動彈。
  4. 情思不樂:心情不愉快,經常悶悶不樂。
  5. 夜多異夢:晚上做很多奇怪的夢,經常被驚醒。
  6. 盜汗失精:睡覺時出汗,並伴有遺精的現象。
  7. 恐怖煩悸:經常感到恐懼不安,心跳加速,坐立不安。
  8. 喜怒無時:情緒很不穩定,時而高興時而生氣,沒有規律。
  9. 口乾咽燥:嘴巴乾燥,喉嚨發緊,經常想喝水。
  10. 渴欲飲水:非常口渴,想喝很多水。
  11. 飲食減少:食慾減退,吃得很少。
  12. 肌肉瘦瘁:肌肉消瘦,身體虛弱。
  13. 漸成勞瘵:逐漸發展成勞累和虛弱的狀態。

總結:

參香散,中藥方劑,由人參、黃耆、茯苓、白朮、山藥、蓮子、砂仁、烏藥、橘紅、乾薑、甘草、木香、丁香、檀香、沉香等15味中藥組成。具有補氣、益氣、固表、止汗、益精、化痰、止咳、健脾、益胃、安神等多種功效。主治心氣不寧、諸虛百損、肢體沉重、情思不樂、夜多異夢、盜汗失精、恐怖煩悸、喜怒無時、口乾咽燥、渴欲飲水、飲食減少、肌肉瘦瘁、漸成勞瘵等症。

傳統服藥法


人參、丁香各等分。
上為散。
每服2錢,空心熱米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參香散具有補氣健脾、安神定志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參香散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容易生氣肺結核胰臟炎神經性厭食症遺精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嘔吐夜間盜汗口乾口渴心情煩燥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參香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組成:人參、丁香各等分。 主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下食。

參香散, 出處:《袖珍小兒》卷六。 組成:人參、白朮、香薷、半夏(泡)、陳皮、茯苓、扁豆(炒)。 主治:小兒伏熱吐瀉,虛煩悶亂,飲引不止。

參香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罂粟殼(蜜炙)4兩,木香2兩,人參(去蘆頭)1兩,乳香半兩(别研)。 主治:腹痛下痢,日夜頻並。

參香散, 出處:《袖珍》卷三。 組成:人參3錢,官桂3錢,甘草3錢,半夏5錢,桔梗5錢,枳實5錢,陳皮5錢,桑白皮5錢,青皮5錢,麥門冬5錢,大腹皮5錢,紫蘇子6錢,香附子6錢,茯苓6錢,木香4錢。 主治:一切氣,脾虛作脹、痞氣。

參香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組成:人參3分,木香3分,蓽茇3分,半夏(湯洗7遍,炒)3分,芍藥(炒)3分,大腹(銼)3分,高良薑半兩,丁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川芎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 主治:心疼不食,兩脅刺痛,壅悶。

參香散, 出處:《三因》卷十三。 組成:人參1兩,黃耆1兩,白茯苓1兩,白朮1兩,山藥1兩,蓮肉(去心)1兩,縮砂仁半兩,烏藥半兩,橘紅半兩,乾薑(炮)半兩,甘草(炙)3分,南木香1分,丁香1分,檀香1分,沉香2錢(一方有炮熟附子半兩)。 主治:常服補精血,調心氣,進飲食,安神守中。主治:心氣不寧,諸虛百損,肢體沉重,情思不樂,夜多異夢,盜汗失精,恐怖煩悸,喜怒無時,口乾咽燥,渴欲飲水,飲食減少,肌肉瘦瘁,漸成勞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