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音散

TONG Y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腎經 17%
肝經 15%
脾經 13%
心經 12%
胃經 7%
膀胱經 7%
膽經 3%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大腸經 1%
肺經
腎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通音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通利鼻竅: 防風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通利鼻竅的功效。通音散多用於治療風寒襲肺、外感風寒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而防風能有效疏散外感風寒,並通暢鼻竅,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通音散中其他藥物,如辛夷、蒼耳子等,也具有通鼻竅、散風寒的功效,但性偏燥烈。防風性溫和,能調和藥性,防止燥烈之藥傷肺氣,並增強藥物的療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通音散中包含獨活,乃因其具有疏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獨活性溫,入肝經,善於祛風濕、止痺痛,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鼻塞、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通音散主治耳聾、耳鳴、鼻塞、頭痛等症,而風寒濕邪侵襲耳鼻,阻塞經絡,常為其病因,故獨活之疏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可有效改善耳鼻阻塞,緩解疼痛,達到通音之目的。

通音散方劑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行氣,通利竅道: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經、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耳鼻喉疾患常與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有關,川芎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炎症、消腫止痛,從而通暢耳鼻喉竅道。
  2. 散風止痛,清熱解毒: 川芎還具備散風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因風寒、風熱等外邪侵襲所致的耳鼻喉疾患,川芎能有效散風止痛,解除病邪,緩解症狀。同時,對於一些伴有熱毒的病症,川芎也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能起到輔助治療效果。

通音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通經活絡: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通音散常用於治療因寒邪凝滯、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耳聾、耳鳴等症,乾薑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改善耳部氣血循環,達到通耳之效。
  2. 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 乾薑與其他藥材搭配,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例如,通音散中可能含有川芎、白芷等藥材,乾薑能溫通氣血,使其他藥材更容易發揮其活血化瘀、疏風散寒的作用,從而更有效地治療耳疾。

通音散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中,固護正氣: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之功效。通音散為治療耳聾、耳鳴等症的方劑,而耳聾耳鳴多與氣虛、正氣不足有關,黃耆能補益氣血,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改善耳部氣血運行,促進聽覺功能恢復。
  2. 助其他藥材發揮效力:通音散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也具有補氣活血的作用。黃耆與之配伍,可增強其補氣活血之力,使藥效更加顯著,共同改善耳部氣血循環,達到治療耳聾耳鳴的目的。

通音散中包含天雄,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

天雄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塊根,性熱,味辛,入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通經活絡等功效。通音散主治風寒客於耳鼻,導致耳聾、鼻塞、頭痛等症。天雄可溫經散寒,驅散風寒之邪,並可通經活絡,改善耳鼻氣血循環,達到止痛、通竅之效。

因此,天雄作為通音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耳鼻症狀,達到通音散的治療目的。

通音散方中包含麻黃,主要是因為麻黃具有宣肺通竅、發汗解表的功效。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能宣肺通竅,疏散風寒,使鼻竅通利,對於風寒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通音散的組成中,麻黃配合其他藥物,如辛夷、蒼耳子等,共同發揮宣肺通竅、散風止痛的作用,以治療因風寒阻遏鼻竅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嗅覺減退等症狀。

通音散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斂肺止咳:五味子味酸甘,性溫,歸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之效。通音散作為治療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方劑,五味子可收斂肺氣,止咳平喘,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2. 補腎固精:五味子還有補腎固精的作用,可改善腎氣不足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狀。對於一些腎虛肺虛導致的咳嗽,五味子可以起到雙重功效,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通音散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固腎澀精: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澀精氣的作用。通音散主要用於治療腎虛耳聾,山茱萸可補益腎氣,固攝精華,防止腎精外泄,從而達到改善耳聾的目的。
  2. 收斂止瀉:山茱萸還具有一定的收斂止瀉作用,可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脾腎不固、久瀉不止等症狀。通音散中加入山茱萸,除了補腎固精之外,也能起到收斂固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耳鳴、耳聾等症狀。

通音散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之功效。通音散方劑多爲辛溫燥烈之品,容易傷陰耗氣,甘草的加入可緩和藥性,防止燥烈之氣傷及脾胃,起到調和陰陽、平衡藥性的作用。

二、增強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並能緩解藥性帶來的副作用,如辛溫藥的燥熱之氣。對於通音散所治療的喉嚨疼痛、聲音嘶啞等症狀,甘草可增強藥效,使藥力直達病竈,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通音散方劑中包含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通利關竅:秦艽味苦性寒,具有疏散風寒、通經活絡之效。通音散主治風寒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耳聾、耳鳴、鼻塞等症狀,秦艽可有效疏解風寒之邪,暢通氣血,改善耳鼻之症。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通音散中其他藥材如柴胡、防風等,也具有疏散風寒的功效,與秦艽相輔相成,共同達到通利關竅、改善耳鼻疾病的目的。秦艽的加入,既能增強方劑的疏風解表功效,又能更好地促進氣血運行,使藥效更加顯著。

通音散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通絡: 桂枝性溫,味辛甘,入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效。對於因寒邪阻滯經絡,導致耳鳴、耳聾、舌強、口齒不清等症狀,桂枝能溫通經絡,驅散寒邪,從而改善聽力,恢復語言功能。

2. 扶正祛邪: 桂枝具有補氣血、益陽氣的功效,能夠提升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對於因正氣不足,寒邪乘虛而入所致的耳鳴、耳聾,桂枝能扶正固本,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達到通音止痛的效果。

通音散方劑中包含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氣,固本培元: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腎益氣、健脾止瀉、滋陰潤肺等功效。通音散常用於治療因腎氣不足、脾氣虛弱導致的耳聾、耳鳴、耳痛等症狀,山藥的補腎益氣作用可增強腎臟功能,改善聽力。
  2. 滋養補虛,促進恢復: 山藥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等,具有滋養補虛、增強體質的作用。通音散治療耳部疾病,往往需要較長的療程,山藥的滋補作用可幫助患者恢復體力,促進病症康復。

通音散中包含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強筋: 杜仲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通音散主要用於治療耳聾、耳鳴,而腎主耳,腎虛則易導致耳鳴、耳聾。杜仲補腎強筋,可改善腎氣不足,從根本上改善耳鳴、耳聾的症狀。
  2. 利水通絡: 杜仲還有利水通絡的功效。耳鳴、耳聾也可能因水濕停滯,阻礙氣血運行所致。杜仲利水通絡,可以疏通經絡,改善水濕阻滯,改善耳鳴、耳聾症狀。

通音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益氣補虛,扶正固本:人參味甘性溫,具有大補元氣、益氣補血、生津止渴的功效。通音散以通耳竅、改善聽力為主要目的,而氣虛則易導致耳聾,人參可補益元氣,增強機體抵抗力,為改善聽力提供根本性支持。

二、配合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通音散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白芷、當歸等,多偏於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人參則起到補益作用,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使藥力更加充沛,達到更好的療效。

通音散方劑中加入細辛,主要是利用其 辛溫散寒、通竅止痛 的功效。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能溫經散寒、通竅止痛。其藥性可以溫暖經絡,驅散寒邪,並能有效打開鼻竅,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

通音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細辛的加入,有助於 溫散寒邪、通利鼻竅,達到疏通氣血、改善症狀的效果。

通音散中包含防己,主要原因有二:

一、疏散風寒濕邪: 防己性味苦寒,入膀胱、胃經,具有祛風濕、利水消腫之功效。通音散主治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導致耳聾、耳鳴、鼻塞、流涕等症。防己能疏散風寒濕邪,使經絡通暢,改善耳鼻疾病。

二、利水消腫: 通音散亦可用於水濕停滯,導致耳鼻腫脹、流涕等症。防己能利水消腫,消除水濕停滯,有助於緩解耳鼻部腫脹。

通音散中包含紫菀,主要原因有二:

  1. 潤肺化痰,宣肺通竅:紫菀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其能宣通肺氣,利於痰液排出,對於風寒犯肺、痰阻氣道導致的聲音嘶啞、咳嗽、氣喘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通音散方劑中其他藥物,如桔梗、薄荷等,也具有宣肺利咽、清熱解毒的作用。紫菀與這些藥物相配伍,能協同作用,增強通音散的清熱化痰、宣肺利咽功效,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通音散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

菊花性涼,味甘苦,入肺、肝經。其清熱解毒作用,可針對因風熱上攻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同時,菊花亦能疏散風熱,對於因風熱鬱結於肺經所引起的咳嗽、鼻塞等症狀也具有緩解作用。

因此,通音散中加入菊花,可有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達到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的效果。

通音散中包含貫眾,主要基於其 清熱解毒、止血止痛 的功效。

貫眾味苦寒,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止痛的功效。其 清熱解毒 的作用可針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而 止血止痛 的功效則可緩解耳鳴、耳聾等症狀。

因此,將貫眾加入通音散方劑中,可以有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改善耳鳴、耳聾等耳部疾病。

通音散方劑中含有附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暖宮散寒: 附子性溫熱,入腎經,能溫補腎陽,驅散寒邪。通音散多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閉經、痛經等症,附子可溫暖子宮,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助陽化氣: 附子能補腎陽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通調氣血,使經絡通暢,達到止痛、通經的效果。

因此,附子在通音散中起到溫宮散寒、助陽化氣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主治功效


通音散

成分: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菊花: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 山茱萸: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貫眾:清熱瀉火、止血、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清熱涼血、驅蟲殺蟲、活絡止痛、補益肝腎
  • 紫菀: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
  •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主治功效:

  • 肺虛冷:肺氣不足,陽氣虧虛,導致肺部虛寒。
  • 聲嘶傷:聲音嘶啞,說話費力。
  • 語言用力:說話費力,聲音低弱。
  • 戦掉緩弱:四肢無力,行動遲緩,反應遲鈍。
  • 虛瘠:身體虛弱消瘦。
  • 風入肺:外感風邪,侵犯肺臟。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注意事項: 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慎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服用本藥期間不宜吃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服藥期間不宜飲酒。 如果服用本藥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通音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健脾、益腎、活絡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肺虛冷、聲嘶傷、語言用力、戦掉緩弱、虛瘠、風入肺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防風42銖,獨活42銖,芎藭42銖,秦椒42銖,乾薑42銖,黃耆42銖,天雄36銖,麻黃36銖,五味子36銖,山茱萸36銖,甘草36銖,秦艽30銖,桂心30銖,薯蕷30銖,杜仲30銖,人參30銖,細辛30銖,防己30銖,紫菀24銖,甘菊花24銖,貫眾2枚,附子7分。
上為細末。
以酒服方寸匕,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肺散寒、利咽開音的功效,適用於肺虛寒引起的聲音嘶啞、語言用力、聲音低弱等症狀。但本方性味偏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一足或雙足震顫動搖

相同名稱方劑


通音散, 出處:《千金》卷十七。 組成:防風42铢,獨活42铢,芎藭42铢,秦椒42铢,乾薑42铢,黃耆42铢,天雄36铢,麻黃36铢,五味子36铢,山茱萸36铢,甘草36铢,秦艽30铢,桂心30铢,薯蕷30铢,杜仲30铢,人參30铢,細辛30铢,防己30铢,紫菀24铢,甘菊花24铢,貫眾2枚,附子7分。 主治:肺虛冷,聲嘶傷,語言用力,戦掉緩弱,虛瘠,風入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