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虛益精大通丸

BU XU YI JING DA T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九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脾經 18%
心經 14%
胃經 12%
肝經 11%
腎經 7%
大腸經 6%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小腸經 1%
三焦經 1%
膽經 1%
肺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補虛益精大通丸

整體功效

補益精血,溫通經脈

主治

五勞七傷百病。

五勞七傷百病,是指由於過度勞累、房事過度、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等原因,導致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出現疲倦乏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失眠多夢、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

文獻參考

本草綱目》:補虛益精大通丸,治五勞七傷百病。

醫學衷中參西錄》:補虛益精大通丸,補益精血,溫通經脈。

中醫方劑學》:補虛益精大通丸,補益精血,溫通經脈。

參考資料

[1] 張志遠,等。中醫方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2] 王唯民,等。中醫方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傳統服藥法


乾地黃8兩,天門冬6兩,乾薑6兩,當歸6兩,石斛6兩,肉蓯蓉6兩,白朮6兩,甘草6兩,芍藥6兩,人參6兩,麻子仁半兩,大黃5兩,黃芩5兩,蜀椒3升,防風4兩,紫菀5兩,茯苓各3兩,杏仁3兩,白芷1兩。
上為末,白蜜棗膏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空心服,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生地黃、天門冬、乾薑、當歸、石斛、肉蓯蓉、白朮、甘草、白芍、人參、火麻仁、大黃、黃芩、花椒、防風、紫菀、茯苓、杏仁、白芷等十八味中藥組成。

生地黃、天門冬、石斛、肉蓯蓉、白朮、甘草、白芍、人參、火麻仁等具有補益精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大黃、黃芩、花椒、防風、紫菀、茯苓、杏仁、白芷等具有溫通經脈、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

諸藥合用,共奏補益精血、溫通經脈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精血、溫通經脈的功效,適合於五勞七傷百病所致的疲倦乏力、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失眠多夢、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生痰。

相關疾病


肺結核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補虛益精大通丸, 出處:《千金》卷十九。 組成:乾地黃8兩,天門冬6兩,乾薑6兩,當歸6兩,石斛6兩,肉蓯蓉6兩,白朮6兩,甘草6兩,芍藥6兩,人參6兩,麻子仁半兩,大黃5兩,黃芩5兩,蜀椒3升,防風4兩,紫菀5兩,茯苓3兩,杏仁3兩,白芷1兩。 主治:五勞七傷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天通丸

相似度 91%

補益養精方

相似度 82%

大黃甘草丸

相似度 68%

大續命散

相似度 58%

淮南王枕中丸

相似度 58%

薯蕷煎

相似度 57%

當歸連翹湯

相似度 54%

育神散

相似度 54%

草烏頭丸

相似度 54%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