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烏頭丸

CAO WU TO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胃經 18%
脾經 17%
心經 16%
肝經 10%
大腸經 5%
膽經 5%
腎經 1%
膀胱經 0%
心包經 0%
小腸經 0%
三焦經 0%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腎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草烏頭丸中含有烏頭,主要原因如下:

  1. 藥性相合: 烏頭性溫,味辛、苦,入心、肺、腎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解毒的功效。草烏頭丸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痺、關節疼痛、跌打損傷等症,烏頭的藥性與方劑的治療目的相符。
  2. 功效增強: 烏頭含有多種生物鹼,如烏頭鹼、次烏頭鹼等,具有顯著的止痛、解痙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代謝。與其他藥物配伍,能增強草烏頭丸的療效。

草烏頭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火解毒: 草烏頭性溫燥,易傷津耗氣,而大黃苦寒,善於瀉火解毒。二者配伍,可降低草烏頭的毒性,避免其過度燥熱,同時也能增強其清熱解毒之力。
  2. 引藥下行: 大黃性寒,具有下瀉之功,可引導草烏頭藥力下達病竈,並將毒素排出體外,使其療效更顯著。

因此,草烏頭丸中加入大黃,不僅可降低草烏頭的毒副作用,更可增強其療效,達到治療目的。

草烏頭丸中加入乾薑,主要是為了緩解草烏頭的寒性和毒性。

草烏頭性寒,毒性較強,容易引起胃寒、嘔吐、腹痛等不良反應。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痛的功效。加入乾薑,可以溫中散寒,減輕草烏頭的寒性,同時也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此外,乾薑還能中和草烏頭的毒性,減少其對人體的傷害。因此,草烏頭丸中加入乾薑,是為了提高藥效,降低毒性,確保用藥安全。

草烏頭丸中加入厚朴,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降逆止嘔: 厚朴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燥濕化痰之效。草烏頭性寒,毒性較強,服用後容易引起嘔吐、腹痛等胃腸道反應。厚朴與草烏頭配伍,可協同降逆止嘔,緩解草烏頭的毒副作用。
  2. 調和藥性: 厚朴性溫,可中和草烏頭的寒性,使其藥力緩和,減少對人體的刺激和損傷。同時,厚朴還可以增強草烏頭的止痛效果,提高藥效。

草烏頭丸中加入吳茱萸,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止痛: 草烏頭性寒,可止痛散寒,但易傷脾胃。吳茱萸性溫,善於溫中散寒,可緩解草烏頭對脾胃的寒性損傷,並增強其止痛效果。
  2. 協調藥性: 吳茱萸可引導草烏頭藥力直達病所,並使藥性趨於溫和,降低其毒性,提高藥物安全性。

總之,吳茱萸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草烏頭止痛效果,更能調節其寒性,提高其安全性,使藥效更佳。

草烏頭丸中添加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烏頭毒性:草烏頭毒性較強,白芍性寒,味苦酸,能緩解烏頭的燥熱之性,減輕其對心血管的刺激,防止其毒性過強而傷人。
  2. 協調藥性:白芍具有收斂止痛、養血柔肝之效,能與草烏頭相輔相成,加強其止痛效果,並避免其燥烈傷陰,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草烏頭丸方劑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草烏頭毒性:草烏頭為劇毒藥物,前胡性辛溫,能解毒散寒,並能引導藥力向下,減輕草烏頭對上呼吸道的刺激,降低其毒副作用。
  2. 增強止痛效果:前胡具備疏風止痛的功效,與草烏頭的祛風止痛作用相輔相成,可加強對風寒濕痺所致疼痛的治療效果。

因此,前胡在草烏頭丸方劑中起到解毒和增效的作用,確保藥效發揮的同時,也降低了藥物毒性。

草烏頭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草烏頭毒性: 草烏頭性溫熱,毒性較強,容易引起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川芎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能起到緩解草烏頭毒性、降低其副作用的作用。
  2. 協同增效: 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藥物吸收,有助於草烏頭藥效的發揮。同時,川芎的辛溫之性也能配合草烏頭溫熱之性,共同達到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效果。

草烏頭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藥理分析和臨牀應用。當歸是其組成中重要的一味藥材,主要因其獨特的藥效和搭配特性。當歸以其活血補血、調經止痛的特性著稱,能有效改善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不適。草烏頭則是強效的止痛藥,有祛風散寒的功效,適用於風寒引起的疼痛。因此,當歸與草烏頭的搭配,能互補不足,達到活血化瘀、鎮痛的效果。此外,當歸中的揮發油成分可以增強全方劑的療效,使得整體方劑更為和諧、協調,避免草烏頭的毒性作用。這種相輔相成的組合還能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並促進藥效的發揮。綜合而言,當歸的添加不僅提升了草烏頭丸的療效,也使得這一方劑更符合臨牀的需求,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與效果。

草烏頭丸是一款重要的中藥方劑,其配方中包含細辛,這一成分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細辛常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頭痛、身痛等症狀,其辛散的特性能夠有效驅散體內的寒氣,促進氣血循環。對於草烏頭丸而言,細辛的加入增強了方劑的解表功效,幫助患者緩解外感風寒所致的不適。

此外,細辛對於提高草烏頭的效能具有協同效果。草烏頭本身辛熱,雖然有強效的鎮痛作用,但若搭配細辛使其作用得以平衡,減少腎臟的負擔。細辛的芳香成分助於提高患者對藥物的接受度,改善藥物的口感和服用的順利程度。整體而言,細辛在草烏頭丸中的運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也使得方劑在臨牀應用中更為廣泛,造成了中醫師在選擇和應用草烏頭丸時更傾向於考慮細辛的益處。

草烏頭丸中加入桂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草烏頭毒性: 草烏頭性寒,毒性較強,容易傷及陽氣。桂枝性溫,辛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減緩草烏頭的寒性,並幫助其藥力更好地發揮。
  2. 協同止痛作用: 桂枝本身也具有止痛作用,可以與草烏頭的止痛功效相輔相成,加強其治療效果。此外,桂枝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藥物吸收,進一步增強藥效。

草烏頭丸中添加花椒,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增強藥效:花椒性溫,辛散,可溫經散寒,並能促進血液循環,與草烏頭的辛溫燥烈之性相輔相成,能加強草烏頭的止痛、祛風濕等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二、緩和藥性:草烏頭毒性較大,花椒則能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並能減輕草烏頭的副作用,使藥物使用更加安全。

草烏頭丸中加入白薇,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毒護肝: 白薇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草烏頭性溫,毒性較強,容易傷肝。白薇的加入可以減輕草烏頭的毒性,保護肝臟,防止藥物對肝臟的損傷。
  2. 協同增效: 白薇與草烏頭配伍,可以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白薇可以引導草烏頭的藥力直達病竈,提高療效。同時,白薇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減輕草烏頭的毒副作用,使藥效更安全可靠。

草烏頭丸中加入黃芩,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制烏頭毒性: 草烏頭性溫熱,毒性較強,容易引起中毒。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血的功效,可以抑制草烏頭的毒性,避免其過度傷陰耗血。
  2. 疏散風邪,止痛消腫: 黃芩兼具疏散風熱、止痛消腫的功效,與草烏頭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病症。

因此,黃芩在草烏頭丸中起到平衡藥性、降低毒性、增強療效的作用。

草烏頭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1. 燥濕健脾:草烏頭性寒,容易傷脾胃,白朮味甘性溫,能燥濕健脾,扶正固本,以緩解草烏頭對脾胃的損傷。
  2. 調和藥性:白朮能調和藥性,使草烏頭的寒性得到中和,減少其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此外,白朮還有利水滲濕、止汗的作用,也能配合草烏頭治療風濕痹痛等病症。

草烏頭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扶正祛邪:草烏頭性寒毒烈,易傷正氣,人參性溫補氣,可緩解草烏頭的毒性,扶助正氣,防止藥物過於峻猛傷及脾胃。

二、 協調藥性:人參甘溫,能調和草烏頭的寒性和毒性,使藥性更平和,不易產生副作用。同時,人參也能增強草烏頭的藥效,使藥力更深入病竈,達到更好的療效。

草烏頭丸中加入紫菀,主要原因如下:

  1. 緩解草烏頭毒性: 草烏頭性峻烈,容易引起中毒反應,紫菀性寒,味苦,能清熱解毒,並能化痰止咳,可減輕草烏頭的毒性,提高藥物安全性。
  2. 增強藥效: 紫菀能宣肺化痰,開通氣道,而草烏頭則能祛風濕、止痛,二者相輔相成,可增強止痛消腫的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此外,紫菀還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緩解草烏頭可能引起的肺部不適。

草烏頭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緩解毒性: 草烏頭性烈,毒性較強,甘草性甘平,可緩解其毒性,降低藥物對人體的傷害,提高用藥安全性。
  2.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可調和藥性,使草烏頭的藥效更溫和、穩定,減少不良反應,提高藥效的發揮。

甘草的加入,如同藥方中的「和事佬」,既能降低藥物的毒性,又能調和藥性,使其更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草烏頭丸:補氣活血,祛風除濕的方劑

草烏頭丸是一種中醫方劑,具有補氣活血、祛風除濕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

本方劑由烏頭、大黃、乾薑、厚朴、吳茱萸、白芍、前胡、川芎、當歸、細辛、桂枝、花椒、白薇、黃芩、白朮、人參、紫菀、甘草等藥材組成。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花椒: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
  • 白薇:清熱解毒、清虛熱、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肺熱利咽、滋陰潤燥、消腫排毒。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紫菀: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總之,草烏頭丸具有補氣活血、祛風除濕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

傳統服藥法


烏頭15分(炮,去皮), 大黃5分, 乾薑5分, 厚朴(炙)5分, 吳茱萸5分, 芍藥5分, 前胡5分, 芎藭5分, 當歸5分, 細辛5分, 桂心5分, 蜀椒3分(去目閉口者,汗), 白薇半兩, 黃芩1兩, 白朮1兩, 人參1兩, 紫菀1兩, 甘草(炙)1兩。
破積聚。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酒送下,每日3次。漸漸加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溫陽散結、活血止血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草烏頭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組成:草烏頭半兩(炮裂),踯躅花2錢。 主治:牙疼。

草烏頭丸, 出處:《千金翼》卷十五。 組成:烏頭15分(炮,去皮),大黃5分,乾薑5分,厚朴(炙)5分,吳茱萸5分,芍藥5分,前胡5分,芎藭5分,當歸5分,細辛5分,桂心5分,蜀椒3分(去目閉口者,汗),白薇半兩,黃芩1兩,白朮1兩,人參1兩,紫菀1兩,甘草(炙)1兩。 主治:破積聚。主治:積結冷聚,陽道弱,大便有血,婦人産後出血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