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炎熱之後,不論哪一種經絡體質,都幾乎會出現同一種經絡型態,這種型態清楚印證了傳統中醫的五行理論,屬木(肝膽)剋屬土(脾胃)的經絡現象,將以再清楚不過的圖形與數據呈現。
本文從這種經絡型態,歸納這種經絡型態容易出現的10種症狀,這也是天氣炎熱的夏天最常出現的症狀。全球各地只要是住在北半球,夏天溫度高於28度C以上的人,或是住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這些一年四季如夏的區域,都可以輕易驗證這種經絡現象!
春夏期間最常出現的經絡組合
「肝胃不和」幾乎是中醫治病最核心的問題,這是因為基於「五行」肝膽屬於「木」,脾胃屬於「土」,木太旺就會去剋土的,因此這兩股力量永遠是對立的、吵架的,脾胃是永遠被肝打著跑,經常受傷的,所以肝胃經常不和是常態。
而這種抽象的五行相剋現象,現在已經可以透過圖形化來理解,更可以藉此清楚理解背後的形成原理,只要觀察屬木的「肝經與膽經」、屬土的「脾經與胃經」4條經絡即可看出端倪。
上圖就是春夏季節最常見的經絡型態,五行屬於「濕土」的脾經出現虛證,「燥土」胃經出現實證,這兩條土經表裡能量不協調。而屬於木的肝經出現實證,膽經出現輕微實證,能量強旺,讓土的能量更為虛弱,可以說整個春夏期間脾胃都是處於潰敗的狀態下!
若從中醫的證候來分析,春夏期間很容易出現「肝胃不和」或是「肝氣犯胃」、「肝脾不調」的相關症狀。春夏期間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經絡組合,可以從這4條經絡的能量分別加以拆解,就可以清楚理解它的形成原因!
木(肝經,膽經)在春夏期間的能量變化
首先,先從五行屬木的肝經、膽經來理解,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看來,肝經一年四季都呈現實證,只是在進入5月之後的夏天會嚴重一點,而膽經一年四季都呈現虛證,也是在夏天時能量高一點,幾乎沒有人會例外。
只要是熱性體質的人,在炎熱夏天經常會看到膽經實證(上圖左邊),寒性體質的人,在寒冬中膽經全部都是嚴重虛證,在炎熱的夏天時膽經能量會提升,經常會看輕微虛證(上圖右邊)。這表面上是虛證,本質上也可以視為是一種實證。
總之,整個屬木的經絡能量,在炎熱的夏天是旺盛的。以上這兩種現象,幾乎主導著多數人整個春夏季節的肝經與膽經狀態,每個人都可以親自驗證,經絡數據將清楚顯示給你理解!
土(脾經,胃經)在春夏期間的能量變化
接下來理解五行屬土的脾經、胃經。多數人的脾經在進入春天尾巴(4月)之後,就開始急速能量下降,而胃經能量卻輕微提升。從下圖可以看出,到了4-5月春末夏初之後,脾經與胃經通常會出現兩種狀況。
只要是熱性體質的人,在炎熱夏天經常會看到胃經實證(上圖左邊),寒性體質的人,在寒冬中胃經全部都是嚴重虛證,在炎熱的夏天時胃經能量會提升,經常會看輕微虛證(上圖右邊)。這表面上是虛證,本質上也可以視為是一種實證。
如果將以上4條經絡組合起來,就會清楚看到春夏期間最常見的經絡現象,肝經膽經實證,脾經虛證、胃經實證,每個人在春夏期間都可以輕易驗證,天氣愈熱愈明顯!
春夏期間,全球各地只要是住在北半球,夏天溫度高於28度以上的人,或是住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這些一年四季如夏的區域,這種經絡現象輕易可見家常飯!
春夏經絡現象會出現哪些症狀?
肝胃不和的現象,源自於「肝氣犯胃」,因為春夏期間肝氣太強,脾胃虛弱,肝氣(木)已經去跟脾胃(土)打架,脾胃經常都是輸的。依照當代中醫權威書籍《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中所述,肝胃不和通常會先出現肝經的症狀,而後出現胃經的症狀。
這個說法,在許多會員長期運用經絡檢測實際驗證下,確認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從他們的實際觀察,歸納出下面常見的症狀:
1. 疲勞、精神不佳、頭暈頭痛
春夏期間典型的經絡現象,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疲勞、精神不佳。從「中醫的脾臟」可以理解,炎熱天氣下脾臟升清的能力很差,而胃經實證,胃氣不降,氣血無法提升到頭部,很容易出現疲勞現象。
同時,夏天的鐵三角經絡型態下,膀胱經能量低下,通往頭部的前(胃經)、側(膽經)與後部(膀胱經)能量不協調,所以出現頭暈、頭痛現象的機率很高!
2. 睡眠障礙
中醫提到「胃不和則臥不安」,或許是夏天太熱,或許也是肝胃不和,雖然在進入夏天之後不少人感到疲勞,晚上卻睡眠不安穩。
肝胃不和的人,晚上不容易入睡(睡不著),入睡之後也很難安穩,或者睡到一半就醒來再也睡不著。2022年4月底時,有位會員在私下聊天時就說:「最近天氣變熱之後,晚上常常要起來喝水,在冬天睡6小時覺得不夠,現在怎麼就夠了呢?」「不過,白天還是很想睡覺!」
3.口渴口乾、嘴苦、情緒不好愛生氣
夏天太熱所造成的肝胃不和,體內容易火氣大出現口渴口乾、嘴苦 ,而後導致在春夏期間很容易生氣、沒有耐性,動不動就想要罵人,想要嘆氣!這其實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當一個人心情鬱悶時,會造成「肝氣鬱結」也會造成肝胃不和,因此這種春夏期間的經絡現象,有可能一年四季都會出現!
在2021年5月時,就有一位女性會員回報,每年到了夏天她的脾氣就特別不好,遇到一點小事就想要罵人,當時她的經絡圖就是出現春夏期間的典型型態。直到2022年4月時,依然如此。當然,在2022年天氣炎熱之後,她身邊的人一樣開始遭殃!
4. 眼睛癢、疲勞乾澀及流淚
由於肝經、膽經與胃經在炎熱的天氣下,常常不小心就會實證,而膀胱經嚴重虛證,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眼睛癢。從下面的3D經絡圖,就可以清楚理解原因。膀胱經開始於眼睛,胃經也通過眼睛,膽經通過眼睛外側,肝經的支脈也通過眼睛。
基於此,炎熱的夏季很難不會出現眼睛問題,最常見的就是眼睛癢。雲端中醫團隊A先生就發現,每次天氣變熱眼睛癢時,他馬上就會去服用「小柴胡湯」,有趣的是每次都是半小時內就消失了,連眼藥水都不用點。
2022年3月底開始,他又陸續開始出現眼睛癢,到了4月時出現機率更高,每次都是吃一次中藥就好了,他說:「原來這就是古人的服餌養生啊!」
5. 脹氣、胃酸、噁心、呃逆、放臭屁
肝胃不和時,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胃脹氣,只要吃一點東西就會脹氣,出現噯氣、打嗝現象。由於脾胃運化不佳,常常會感到噁心、嘔吐,晚上出現胃酸逆流現象,這些症狀都是屬於典型屬於胃腸發炎或潰瘍的症狀。
由於體內積聚過多的氣,常常要「放屁」或「打嗝」之後才會緩解,這種經絡現象尤其特別容易放屁,味道有時候還特別臭,許多人不知道其中原因,其實運用中醫理論就可以輕易理解。
6. 食慾減退或大增、消化不良
肝氣犯胃最典型症狀,就是到了吃飯的時間時,胃口卻不好,該吃飯的時候不想吃飯,也吃不多、吃不香。由於脾胃氣血被肝氣打的死死的,因此運化能力不好,消化食物的能力很差。
自從新冠疫情發生之後,全世界有很多人回報一種症狀:「食慾大增、變成大胃王」,而多數的人染疫後,卻是食慾減退。
這其實可以透過觀察少陽經(膽經、三焦經)與陽明經(胃經與大腸經)能量來理解。這兩個經絡實證時,體內胃火旺盛而食慾大增,虛證時食慾減退。寒性體質的人容易食慾減退,熱性體質的人容易食慾大增,就這麼簡單即可破解!
7. 肋間疼痛、胃痛
許多人到了夏天,會覺得胸部、肋間會感到輕微疼痛(神經痛),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其實只要從經絡下手分析就會很清楚。通過肋間的經絡,不外乎就是肝經、膽經、脾經與胃經,這不就是春夏期間最容易異常的經絡嗎?
肋間部位與胃部相近,因此春夏期間,很容易出現上腹部、胃部感到不舒適,進而出現胃痛,這些都是因為體內的氣滯,影響到經絡所造成的疼痛。
8. 肚子痛、大便不正常
在炎熱的夏天裡,大便是不容易正常的,主要是因為夏天濕氣重,同時脾胃的臟腑氣血虛弱。在持續肝氣(木)剋脾胃(土)處境下,最容易出現「肚子痛」或是「腹瀉」現象, 一天下來常常要大便好幾次。
反過來看,夏天因為天氣炎熱,體內火氣太旺,反而又有機會出現便秘,大不出來的現象。腸子會有鳴叫的聲音,出現大腸激擾症相關症狀。總之在炎熱夏天,大便要正常實在是不太容易!
9.小便黃、膀胱炎
夏天大便不正常,小便也好不到哪裡去。夏天肝膽火旺,脾胃運化水氣能力不足,膀胱經能量不足,只要少喝一點水,尿色就會開始變黃,一不注意就會出現膀胱炎相關症狀,出現尿痛、頻尿、尿不出來...等等症狀,尤其是女性出現機率更高!
10. 膀胱經相關路線疼痛
本文上面提到的經絡,都是肝經、膽經、脾經與胃經,卻沒有提到膀胱經,為什麼這裡要提出所有膀胱經路線的疼痛呢?這是因為春夏期間的經絡組合,通常會一起出現膀胱經虛證,這就是典型的「鐵三角經絡型態」。
因此,春夏期間很容易出現背痛,尤其是背後肝俞、膽俞、脾俞、胃俞附近,那出現疼痛的機率更高。其他部位如:眼睛不舒服、頭頂痛、後頭痛、脖子痛、上背痛、臀部痛、大腿小腿痛、膝蓋痛、腳踝痛、腳外側痛...等等,依照每個人的狀況都有可能出現。
2022年3-4月期間,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的成員就有3位回報說最近開始背痛,而位置就是在肝俞、膽俞、脾俞、胃俞附近。有位成員就說:「還真是準啊,果然背後就是體內臟腑的反射!」
而這種背痛,其實就是睡飽一點好了,當然也可以多在背後拍拍,按摩刮痧或拔罐,這也可以讓疼痛在短的時間內消失。
許多人讀到這裡會問:「那該怎麼辦?」其實當大家清楚知道春夏期間常見的經絡現象之後,就是運用各種養生方法改善這種經絡型態,不論是經絡拍打、拔罐、刮痧、吃中藥...等等都會有效,只要你有去做都會改善。
至於各式各樣的案例或對應的處置方案,可以閱讀其他文章中的內容,或是運用自己相信的方法,只要可以改善這種經絡型態,「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都是值得推廣的方法。
雲端中醫所提出的文章內容,不是硬要人們相信,而是要人們親身去驗證,對自己有用才是真的。基於數據的預測力量,你將可以體驗文章的內容,話不多說,天氣炎熱時就請開始進行經絡檢測,驗證什麼是「木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