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氣痛」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氣痛是中醫的一個病證,是指因氣機不暢,經絡阻滯,導致胸腹部脹悶疼痛的一種病症。氣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胸腹部脹悶疼痛,噯氣不爽,或伴有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氣痛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過食生冷油膩食物,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氣機不暢,而發為氣痛。
  • 情志不遂,憂思惱怒,肝氣鬱結,氣機不暢,而發為氣痛。
  • 外感風寒,寒邪束表,阻遏氣機,而發為氣痛。
  • 內傷久病,正氣虛弱,氣機失調,而發為氣痛。

氣痛的治療,以疏肝理氣、和胃健脾為主。常用中藥有柴胡、枳實、白朮、陳皮、香附、甘草等。

氣痛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不吃生冷油膩食物。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氣痛是中醫的一個常見病證,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三間

三間

  • 1.《針灸大全》:「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手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
  • 2.《針灸易學》:「歌曰:瘧疾將針刺曲池,經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針刺於二穴,瘧疾纏身便得離。未愈更加三間刺,五分深刺莫憂疑。又兼氣痛憎寒熱,間使行針莫要遲。
  • 3.《針灸聚英》:「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指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汗出難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魚際經渠並通里。一分針瀉汗淋漓。二指三間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體。有人明此是良醫。
  • 4.《楊敬齋針灸全書》:「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足三間並三里,中衝返刺五分依。
  • 5.《凌門傳授銅人指穴》:「咽喉之下至於臍胃,腕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梗,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手足三間並三里,中衝再刺五分,依汗出頻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

中衝

中衝

  • 1.《針灸大全》:「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手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
  • 2.《針灸聚英》:「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指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汗出難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魚際經渠並通里。一分針瀉汗淋漓。二指三間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體。有人明此是良醫。
  • 3.《楊敬齋針灸全書》:「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足三間並三里,中衝返刺五分依。
  • 4.《凌門傳授銅人指穴》:「咽喉之下至於臍胃,腕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梗,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手足三間並三里,中衝再刺五分,依汗出頻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

列缺

列缺

  • 1.《針灸大全》:「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手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
  • 2.《針灸聚英》:「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指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汗出難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魚際經渠並通里。一分針瀉汗淋漓。二指三間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體。有人明此是良醫。
  • 3.《楊敬齋針灸全書》:「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足三間並三里,中衝返刺五分依。
  • 4.《針灸神書》:「心氣痛時難忍受,內關照海並公孫,喉閉腫痛氣不通,照海列缺用金針。
  • 5.《凌門傳授銅人指穴》:「咽喉之下至於臍胃,腕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梗,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手足三間並三里,中衝再刺五分,依汗出頻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

風池

風池

  • 1.《針灸大全》:「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手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
  • 2.《針灸聚英》:「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指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汗出難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魚際經渠並通里。一分針瀉汗淋漓。二指三間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體。有人明此是良醫。
  • 3.《楊敬齋針灸全書》:「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足三間並三里,中衝返刺五分依。
  • 4.《凌門傳授銅人指穴》:「咽喉之下至於臍胃,腕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梗,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手足三間並三里,中衝再刺五分,依汗出頻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

合谷

合谷

  • 1.《針灸易學》:「歌曰:瘧疾將針刺曲池,經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針刺於二穴,瘧疾纏身便得離。未愈更加三間刺,五分深刺莫憂疑。又兼氣痛憎寒熱,間使行針莫要遲。
  • 2.《針方六集》:「巨闕一穴,主胸滿氣痛痞塞,驚悸恍惚,吐逆不食,喜嘔發狂,膈中不利,翻胃,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先刺巨闕,昏悶除,次補合谷,瀉三陰交,應針而產矣。

曲池

曲池

  • 1.《針灸易學》:「歌曰:瘧疾將針刺曲池,經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針刺於二穴,瘧疾纏身便得離。未愈更加三間刺,五分深刺莫憂疑。又兼氣痛憎寒熱,間使行針莫要遲。

間使

間使

  • 1.《針灸易學》:「歌曰:瘧疾將針刺曲池,經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針刺於二穴,瘧疾纏身便得離。未愈更加三間刺,五分深刺莫憂疑。又兼氣痛憎寒熱,間使行針莫要遲。

經渠

經渠

  • 1.《針灸易學》:「歌曰:瘧疾將針刺曲池,經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針刺於二穴,瘧疾纏身便得離。未愈更加三間刺,五分深刺莫憂疑。又兼氣痛憎寒熱,間使行針莫要遲。
  • 2.《針灸聚英》:「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指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汗出難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魚際經渠並通里。一分針瀉汗淋漓。二指三間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體。有人明此是良醫。

通里

通里

  • 1.《針灸聚英》:「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指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汗出難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魚際經渠並通里。一分針瀉汗淋漓。二指三間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體。有人明此是良醫。

魚際

魚際

  • 1.《針灸聚英》:「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指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汗出難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魚際經渠並通里。一分針瀉汗淋漓。二指三間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體。有人明此是良醫。

腕骨

腕骨

  • 1.《針灸聚英》:「咽喉以下至於臍。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硬。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二指三間並三里。中衝還刺五分依。汗出難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魚際經渠並通里。一分針瀉汗淋漓。二指三間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體。有人明此是良醫。
  • 2.《凌門傳授銅人指穴》:「咽喉之下至於臍胃,腕之中百病危,心氣痛時胸結梗,傷寒嘔噦悶涎,隨列缺下針三分許,三分針瀉到風池,手足三間並三里,中衝再刺五分,依汗出頻來刺腕骨,五分針瀉要君知。

內庭

內庭

  • 1.《針灸神書》:「分於各臟,化為十一臟。若寒痛,左盤七七,熱,痛止,右盤七七,提搖。冷氣痛,先提,左盤盤。凡腹內用響,七提,三補,五搖。寒,提,熱右響。此是冷氣痛,提則止,左內庭下即效。

內關

內關

  • 1.《針灸神書》:「心氣痛時難忍受,內關照海並公孫,喉閉腫痛氣不通,照海列缺用金針。

公孫

公孫

  • 1.《針灸神書》:「心氣痛時難忍受,內關照海並公孫,喉閉腫痛氣不通,照海列缺用金針。

照海

照海

  • 1.《針灸神書》:「心氣痛時難忍受,內關照海並公孫,喉閉腫痛氣不通,照海列缺用金針。

氣海

氣海

  • 1.《普濟方·針灸》:「_氣海_(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任脈氣所發。灸五壯。主少腹疝。臥善驚。甄權云。主下熱。小便赤。氣痛。狀如刀攪)。

大杼

大杼

  • 1.《針灸問答》:「按:《玉龍賦》云:兼承山灸痔最妙。《席弘賦》云:連大杼行針,治小兒氣痛。《百證賦》云:兼百會治脫肛。《靈光賦》云:百會治痢疾。《天星秘訣》:兼大敦治疝氣。)

大敦

大敦

  • 1.《針灸問答》:「按:《玉龍賦》云:兼承山灸痔最妙。《席弘賦》云:連大杼行針,治小兒氣痛。《百證賦》云:兼百會治脫肛。《靈光賦》云:百會治痢疾。《天星秘訣》:兼大敦治疝氣。)

百會

百會

  • 1.《針灸問答》:「按:《玉龍賦》云:兼承山灸痔最妙。《席弘賦》云:連大杼行針,治小兒氣痛。《百證賦》云:兼百會治脫肛。《靈光賦》云:百會治痢疾。《天星秘訣》:兼大敦治疝氣。)

承山

承山

  • 1.《針灸問答》:「按:《玉龍賦》云:兼承山灸痔最妙。《席弘賦》云:連大杼行針,治小兒氣痛。《百證賦》云:兼百會治脫肛。《靈光賦》云:百會治痢疾。《天星秘訣》:兼大敦治疝氣。)

天井

天井

  • 1.《針灸問答》:「按:《神農經》治痃癖氣痛,灸二十一壯。《千金》云:久痢不瘥,灸三百壯,分十日灸之;並治冷痢腹痛,及臍下結痛,流入陰中,發作無時,仍灸天井百壯;又治霍亂,氣淋,石淋,痛疝,及臍下三十六種疾,灸五十壯。又云:胞門閉塞絕子,灸三十壯。《玉龍賦》:合湧泉、豐隆、治屍勞。

湧泉

湧泉

  • 1.《針灸問答》:「按:《神農經》治痃癖氣痛,灸二十一壯。《千金》云:久痢不瘥,灸三百壯,分十日灸之;並治冷痢腹痛,及臍下結痛,流入陰中,發作無時,仍灸天井百壯;又治霍亂,氣淋,石淋,痛疝,及臍下三十六種疾,灸五十壯。又云:胞門閉塞絕子,灸三十壯。《玉龍賦》:合湧泉、豐隆、治屍勞。

豐隆

豐隆

  • 1.《針灸問答》:「按:《神農經》治痃癖氣痛,灸二十一壯。《千金》云:久痢不瘥,灸三百壯,分十日灸之;並治冷痢腹痛,及臍下結痛,流入陰中,發作無時,仍灸天井百壯;又治霍亂,氣淋,石淋,痛疝,及臍下三十六種疾,灸五十壯。又云:胞門閉塞絕子,灸三十壯。《玉龍賦》:合湧泉、豐隆、治屍勞。

脊中

脊中

  • 1.《針灸學綱要》:「膈俞,七椎下兩旁。相去脊中一寸五分。正坐取之。○主治胸脅支滿。噎食不下。疼嗽氣痛。

膈俞

膈俞

  • 1.《針灸學綱要》:「膈俞,七椎下兩旁。相去脊中一寸五分。正坐取之。○主治胸脅支滿。噎食不下。疼嗽氣痛。

三陰交

三陰交

  • 1.《針方六集》:「巨闕一穴,主胸滿氣痛痞塞,驚悸恍惚,吐逆不食,喜嘔發狂,膈中不利,翻胃,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先刺巨闕,昏悶除,次補合谷,瀉三陰交,應針而產矣。

巨闕

巨闕

  • 1.《針方六集》:「巨闕一穴,主胸滿氣痛痞塞,驚悸恍惚,吐逆不食,喜嘔發狂,膈中不利,翻胃,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先刺巨闕,昏悶除,次補合谷,瀉三陰交,應針而產矣。

會陰

會陰

  • 1.《針方六集》:「巨闕一穴,主胸滿氣痛痞塞,驚悸恍惚,吐逆不食,喜嘔發狂,膈中不利,翻胃,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先刺巨闕,昏悶除,次補合谷,瀉三陰交,應針而產矣。

鳩尾

鳩尾

  • 1.《針方六集》:「巨闕一穴,主胸滿氣痛痞塞,驚悸恍惚,吐逆不食,喜嘔發狂,膈中不利,翻胃,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妊娠子上衝心昏悶,先刺巨闕,昏悶除,次補合谷,瀉三陰交,應針而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