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古籍記載「淋瀝」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小便滴瀝澀痛之證。淋病主證之一。《諸病源候論.諸淋候》:「腎虛則小便數,膀胱熱則水下澀,數而且澀,則淋瀝不宣,故謂之為淋。」《赤水玄珠》卷十五:「淋淋瀝瀝,點滴而出,或澀而疼,一日數十次或百次,俗名淋病者是也。」詳見淋、五淋條。精濁從竅端淋瀝不斷之證。《雜病源流犀燭.五淋二濁源流》:」濁病之源,大抵由精敗而腐者居半」,「竅端時有穢物,如米泔,如粉糊,如瘡膿,如目眵,淋瀝不斷,與便溺毫不相混,故曰是精病,非溺病也。」參見濁、精濁條。本證見於下尿路感染、結石、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疾患。中醫古代典籍中記載相關穴道如下:
1.《針灸大成》:「主膀胱、三焦津液少,大、小腸寒熱,小便赤不利,淋瀝遺溺,小腹脹滿,㽲痛,泄利膿血。五色赤痢下重,腫痛。腳腫。五痔,頭痛,虛乏消渴,口乾不可忍,婦人帶下。」
1.《針灸大成》:「主大小便不利,腹脹下利,五勞七傷六極,大便難,小便淋瀝,飧泄,婦人絕子帶下,月事不調。」
1.《針灸大成》:「主陰腫,陰痛,背痛,腰脊強直,俯仰不得,飲食不消,腹強直,夢遺失精,淋瀝,吐逆,兩脅急痛,霍亂。」
1.《針灸大成》:「主腰脊急痛,食不消,腹堅急,腸鳴,淋瀝,不得大小便,癃閉下腫。」
1.《針灸大成》:「主腋下腫痛,胸滿膨膨,筋急身熱。飛尸遁疰,痿厥不仁。小便淋瀝。」
1.《針灸大成》:「主目䀮䀮不能遠視,女子月事不來,來即心下多悶痛,陰挺出,小便淋瀝,腹中痛。」
1.《子午流注說難》:「證治:咽內腫。心恐懼。如人將捕之。涎出。喘呼。少氣。足跗腫不得履地。寒疝少腹滿。上搶胸脅。咳唾血。喉痹。淋瀝。女子不孕。男子精溢。胻酸不能久立。足一寒一熱。舌縱煩滿消渴。初生小兒臍風。口噤痿厥洞泄。」
1.《針灸易學》:「小便淋瀝:陰谷、關元、氣海、三陰交。」
1.《針灸易學》:「小便淋瀝:陰谷、關元、氣海、三陰交。」
1.《針灸易學》:「小便淋瀝:陰谷、關元、氣海、三陰交。」
1.《針灸易學》:「小便淋瀝:陰谷、關元、氣海、三陰交。」
1.《針灸易學》:「小便淋瀝:陰谷、關元、氣海、三陰交。」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