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黃丸

TIAN ZHU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肝經 20%
脾經 14%
心經 14%
胃經 12%
膽經 5%
膀胱經 4%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腎經 2%
肺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天竺黃丸中加入當歸,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活血化瘀,補血養血: 天竺黃本身具清熱解毒、化痰止咳之效,但性寒,易傷脾胃。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溫和天竺黃的寒性,避免其傷及脾胃,同時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藥物吸收,增強療效。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當歸能與天竺黃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其功效。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天竺黃的藥力滲透至病竈部位,更有效地發揮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此外,當歸也能緩解天竺黃可能造成的燥熱,使藥效更溫和、副作用更小。

天竺黃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天竺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但其性寒涼,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川芎性溫,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與天竺黃相配,可緩解其寒涼之性,並促進藥效的發揮,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而不傷正氣的效果。
  2. 疏通經絡,協調藥性: 天竺黃丸主要針對熱毒蘊結、血瘀氣滯所致的病症,川芎入藥,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並協調藥性,使藥物更有效地到達病竈,提高治療效果。

天竺黃丸中包含白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止痛的功效。天竺黃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白芷可以起到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2. 引藥上行:白芷性升,能引藥上行,將其他藥材的藥力引導至鼻竅、頭部,有助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頭痛等症狀。

總而言之,白芷在天竺黃丸中的加入,既能發揮其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又能引藥上行,增強藥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天竺黃丸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人參的補氣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的配伍,達到整體的治療目的。

天竺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而人參則補氣益血,可緩解天竺黃的寒涼之性,避免其過於傷正。此外,人參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病邪,更有效地發揮天竺黃的療效。

總之,人參的加入,既能緩解天竺黃的寒性,又能補氣益血,與方劑整體配伍,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天竺黃丸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能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天竺黃丸中常有濕熱證,茯苓可助於利濕化濁,減輕濕熱對人體的影響,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瀉火、解毒利濕之效。
  2. 寧心安神: 茯苓亦可寧心安神,對因濕熱內蘊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有助於改善整體病情,提升療效。

天竺黃丸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養心安神: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心安神的功效。天竺黃丸常用於治療肺燥乾咳、心煩失眠、口乾舌燥等症,麥門冬的滋陰作用可緩解肺燥,改善心神不寧,協調方劑整體功效。
  2.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天竺黃丸中天竺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麥門冬的寒涼之性可輔助天竺黃清熱解毒,並緩解其燥性,避免傷陰,使藥效更加平和。

天竺黃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止痛止癢: 天竺黃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皮膚瘙癢等症,而防風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與天竺黃等藥物配合,可加強疏風散寒的效果,並緩解疼痛和瘙癢症狀。
  2. 引藥入絡,助藥效發揮: 防風具有引藥入絡的作用,可以將藥效引導至經絡,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與天竺黃等藥物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治療風寒濕痹引起的經絡阻滯和疼痛。

天竺黃丸中加入荊芥,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熱: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痛之效。天竺黃丸多用於治療風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荊芥可助於驅散風熱,緩解症狀。
  2. 宣通鼻竅: 荊芥具有宣通鼻竅、止鼻塞之功效。天竺黃丸中常加入其他清熱解毒、通鼻竅的藥物,荊芥的加入可增強通鼻竅效果,使藥效更顯著。

天竺黃丸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效,可輔助天竺黃清熱瀉火,緩解因熱毒內蘊導致的各種症狀,如頭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
  2. 芳香開竅,醒神止痛: 薄荷芳香濃郁,可開竅醒神,緩解頭痛、頭暈、昏迷等症狀,並可止痛,減輕因風熱引起的疼痛。

總而言之,薄荷的加入,可以增強天竺黃丸的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開竅醒神和止痛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熱病引起的各種症狀。

天竺黃丸中加入蒼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止癢:蒼耳子性溫,味辛,具有疏風散寒、止癢消腫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風疹等症狀,與天竺黃丸中其他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的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2. 通竅止痛:蒼耳子具有通竅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鼻塞流涕、耳聾耳鳴等症狀,與天竺黃丸中的其他通竅止痛藥物相配合,能更好地緩解患者的病痛。

天竺黃丸方劑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性辛、苦,味微甘,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天竺黃丸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香附可疏肝理氣,緩解肝鬱氣滯,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健脾和胃,化痰消積: 香附亦具健脾和胃、化痰消積之效。天竺黃丸中常含有其他燥性藥物,香附可緩解其燥性,健脾和胃,防止藥物對脾胃的損傷,並有助於化解痰積,促進藥物吸收。

天竺黃丸方劑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蔓荊子性味辛涼,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天竺黃丸主治熱病神昏,痰熱內盛等症,蔓荊子可清熱解毒,使神志清醒,頭目清爽。
  2. 利水通淋,止痛消腫:蔓荊子亦能利水通淋,止痛消腫。天竺黃丸亦可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症,蔓荊子可通利水道,減少水腫,緩解疼痛。

因此,天竺黃丸中加入蔓荊子,可發揮其清熱解毒、利水通淋的功效,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病症。

天竺黃丸中加入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祛風止痛:天竺黃丸主治熱毒熾盛,風熱上攻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秦艽味苦性寒,善於清熱解毒,祛風止痛,能有效抑制熱毒上炎,緩解咽喉腫痛。
  2. 疏散風熱,通絡止痛:秦艽具有疏散風熱,通絡止痛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因風熱阻絡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與天竺黃丸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總之,秦艽加入天竺黃丸,可發揮清熱解毒、祛風止痛的功效,有效治療咽喉腫痛等症,提升藥物療效。

天竺黃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天竺黃性寒,甘草性甘平,二者配伍,可使寒性藥力緩和,避免寒涼過度傷及脾胃,也能使藥性更趨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二、緩解副作用:天竺黃有清熱解毒之效,但亦可能造成脾胃虛寒。甘草能補脾益氣,緩解天竺黃帶來的副作用,使藥效更顯著,提高患者的用藥安全性。

「天竺黃丸」方劑中包含「天竹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天竹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其能清除體內熱毒,並止血涼血,對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2. 針對病症: 「天竺黃丸」主要針對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尿血等。天竹黃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正好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天竺黃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白芷、人參、茯苓、麥門冬、防風、荊芥、薄荷、蒼耳子、香附、蔓荊子、秦艽、甘草、天竹黃。該方劑具有散風熱、清利咽喉、宣肺止咳、通竅止痛的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鼻淵、頭痛、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人參:**補氣、益氣、生津止渴、健脾益肺。
  • **茯苓:**利水滲濕、益氣健脾、寧心安神。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透疹解毒。
  • **荊芥:**發汗解表、疏風散寒。
  •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疏肝解鬱。
  • **蒼耳子:**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
  • **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
  • **蔓荊子:**發汗解表、散風熱。
  •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益氣。
  • **天竹黃:**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天竺黃丸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等作用。該方劑中,當歸、川芎、白芷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強組織的修復能力,從而緩解鼻淵、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而人參、茯苓、麥門冬具有補益氣陰的作用,可以增強免疫力,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此外,防風、荊芥、薄荷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可以幫助機體排出毒素,緩解感冒、發熱等症狀。

總之,天竺黃丸是一種具有多種功效的中藥方劑,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鼻淵、頭痛、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該方劑組成合理,配伍嚴謹,具有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在使用天竺黃丸時,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切勿自行增減藥物劑量或擅自停藥。

傳統服藥法


天竺黃(細研)1分,黃連(去須)1分,柴胡(去苗)1分,羚羊角屑1分,蔓荊子1分,犀角屑1分,防風(去蘆頭)1分,子芩1分,川升麻1分,麥門冬(去心,焙)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玄參1分,白蒺蒺(微炒,去刺)1分,朱砂(細研)1分,木香1分,龍腦(細研)1錢,麝香(細研)1錢,牛黃(細研)1錢。
上為末,與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丸,以溫水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天竺黃丸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便溏等症狀。因此,在服用天竺黃丸前,最好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鼻竇炎氣喘癲癇癲狂狂躁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鼻咽腫瘤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紫斑症及其他出血性病態妄想狀態睡眠障礙四肢抽搐咳嗽多痰眼睛模糊心情煩燥牙齒緊閉口張不開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天竺黃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五。 組成:天竺黃半兩(細研),天南星半兩(炮裂),鉛霜1分(細研),胡黃連半兩,牛黃1分(細研)。 主治:小兒胎風搐搦,壯熱多驚。

天竺黃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天竺黃(細研)半分,黃連(去須)半分,川大黃(欠碎,微炒)半分,牡蠣粉半分,黃芩半分,梔子仁半分,遠志(去心)半分。 主治:小兒壯熱驚悸,不得眠睡。

天竺黃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九。 組成:當歸2兩,川芎2兩,白芷2兩,人參2兩,茯苓2兩,麥門冬2兩,防風2兩,荊芥2兩,薄荷2兩,蒼耳子2兩,香附子2兩,蔓荊子2兩,秦艽2兩,甘草2兩,天竺黃3錢。 主治:鼻淵。

天竺黃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三引《衛生家寶》。 組成:天竺黃3錢,蛇肉1分(酒浸,坼肉,如有花蛇肉更妙),全蠍1分(略炒),金箔10片,人參1分,鐵粉1分,朱砂2分,牛黃1錢(真正者),蜈蚣1條(赤足者,略炙),麝香1字,腦子半字,天麻1分。 主治:小兒驚風。

天竺黃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六。 組成:天竺黃(細研)1分,乾蠍(微炒)1分,雄黃(細研)1分,熊膽(細研)1分,麝香(細研)1分,犀角屑1分,朱砂(細研)1分,胡黃連1分,蘆薈(細研)1分,丁香1分,龍腦1錢(細研),蟾酥1杏仁大(研入),巴豆3粒(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主治:小兒驚疳,乳食留滯,身熱腦乾,睡中驚悸。

天竺黃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天竺黃(細研)1分,黃連(去須)1分,柴胡(去苗)1分,羚羊角屑1分,蔓荊子1分,犀角屑1分,防風(去蘆頭)1分,子芩1分,川升麻1分,麥門冬(去心,焙)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玄參1分,白蒺蒺(微炒,去刺)1分,朱砂(細研)1分,木香1分,龍腦(細研)1錢,麝香(細研)1錢,牛黃(細研)1錢。 主治:小兒驚悸壯熱,黃瘦,不思乳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