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補腎湯

DA BU SH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心經 18%
腎經 17%
脾經 15%
肝經 15%
胃經 8%
膀胱經 1%
肺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大補腎湯」方劑中加入磁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填精,安神定志: 磁石性寒,味甘鹹,歸腎經,具有鎮心安神、補腎填精的功效。其能改善腎氣虛損、精血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失眠健忘、心悸不安等症狀,並有助於緩解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耳鳴、遺精等問題。
  2. 降火平陽,鎮驚安神: 磁石亦具清熱降火、平肝熄風的功效,能有效平息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昏目眩、煩躁易怒、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因此,「大補腎湯」中加入磁石,可以有效地達到補腎填精、安神定志,以及降火平陽、鎮驚安神的功效,有助於全面改善因腎虛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大補腎湯中加入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陰補腎: 石斛性寒,味甘,歸經胃、腎,具有滋陰養胃、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等功效。腎陰不足,常表現爲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口乾舌燥等症狀。石斛能滋養腎陰,緩解腎虛症狀,與其他補腎藥材相輔相成,發揮更好的補腎效果。

二、健脾益胃: 石斛能健脾益胃,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進而增強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利用率,提高補腎效果。

大補腎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利濕,滲濕止瀉: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能健脾利濕,滲濕止瀉,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脾虛濕困,如腹脹、便溏、食慾不振等。
  2. 寧心安神,補益心腎: 茯苓還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可改善腎虛所致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等症狀。

因此,茯苓在大補腎湯中起著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提升腎氣,達到補腎的效果。

大補腎湯中加入橘皮,主要是為了緩解藥性燥烈,避免補過頭而傷陰

橘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的功效。它可以調節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熱,避免補腎藥物傷及陰液。同時,橘皮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利水消腫,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

因此,加入橘皮可以使大補腎湯補而不燥,溫而不烈,達到滋補腎陽、溫補脾胃的效果,使補腎藥物更加安全有效。

大補腎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輔助腎陰虛症: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效。腎陰虛常伴隨肺陰不足,導致口乾咽燥、咳嗽氣促等症狀。麥門冬可滋陰潤肺,改善肺陰不足,從而間接輔助腎陰虛症的治療。
  2. 緩解滋補藥物的燥熱: 大補腎湯中多含有溫熱補腎的藥材,如鹿茸、肉桂等。這些藥物雖然補腎效果顯著,但同時也容易引起燥熱,導致口乾舌燥、便祕等副作用。麥門冬的滋陰潤肺之性,可以緩解藥物燥熱,使補腎效果更平和穏定。

大補腎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腎陰虛熱:白芍性寒涼,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中止痛等功效。腎陰虛常伴有虛熱,白芍能清熱涼血,緩解腎陰虛所致的潮熱盜汗、口乾舌燥等症狀。
  2. 協調藥性:大補腎湯通常配伍溫陽補腎的藥物,白芍能起到協調藥性、防止燥熱傷陰的作用,避免補腎藥物過於燥烈而損傷陰液。同時,白芍還能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增強補腎效果。

大補腎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強筋: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之效。腎主骨,筋骨之本,川牛膝能補益腎氣,進而強健筋骨,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 利水消腫:川牛膝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改善水腫現象。腎主水,腎虛可導致水液代謝失衡,出現水腫等問題,川牛膝的利水作用可以輔助腎臟排毒,減輕水腫。

「大補腎湯」方劑中加入桂枝,看似矛盾,實則蘊含深意。

桂枝性溫,味辛甘,入膀胱經,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之效。腎虛常伴隨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等症狀,桂枝溫陽化寒,可改善腎陽虛所致的寒凝氣滯,促進腎氣運行,達到溫腎壯陽的效果。

同時,桂枝亦可引導藥力直達腎經,促進其他補腎藥材的藥效發揮,相輔相成,達到最佳補腎效果。因此,桂枝在大補腎湯中,既有溫陽化寒的作用,又有引經藥的作用,其加入是精妙的,而非單純的補腎藥材。

「大補腎湯」的組成中包含「地骨皮」的原因,主要在於地骨皮的藥性偏寒,能夠清熱涼血,滋陰降火

腎主骨,而地骨皮主入腎經,能滋陰降火,清熱利尿,對於因腎陰虛所致的腰膝痠痛、盜汗、虛熱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因此,在大補腎湯中加入地骨皮,可以起到平衡藥性、防止過於燥熱的作用,使得補腎效果更佳,同時也能避免藥性過於偏燥,而造成其他不良反應。

大補腎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腎: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腎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效。腎為先天之本,與氣血津液密切相關,人參可補腎氣,改善腎虛所致的乏力、腰膝酸軟、氣短等症狀。
  2. 協調藥性: 大補腎湯通常包含多種補腎藥材,如熟地、山藥、肉桂等,這些藥材多偏滋陰補腎,而人參則偏於補氣,二者相互協調,能使補腎效果更加全面,避免偏頗。

「大補腎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養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養血、活血止痛、調經止痛的功效。腎虛常伴隨氣血不足,而當歸能補益氣血,改善腎虛引起的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四肢乏力等症狀。
  2. 滋陰潤燥: 當歸性溫而不燥,能滋陰潤燥,適合腎陰虛患者。腎陰虛常表現為口燥咽乾、腰膝痠軟、盜汗等,而當歸能滋養腎陰,緩解這些症狀。

總之,當歸在「大補腎湯」中扮演著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腎虛的各種症狀,達到補腎的效果。

大補腎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其 固腎氣斂精氣 的功效。

五味子味酸甘,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生津止渴、益氣補腎之效。其酸味可收斂腎氣,防止腎精外泄,同時滋養腎陰,有助於腎臟功能的恢復和提升。

此外,五味子還能斂精氣,減少腎精的流失,進一步增強腎臟的機能,與大補腎湯中其他補腎藥材相互配合,達到更佳的補腎效果。

大補腎湯中加入高良薑,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溫陽助陽:高良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健脾的功效,可以溫暖腎陽,改善腎陽虛所致的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等症狀。

2. 促進血液循環:高良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腎臟的血液供應,有助於腎臟功能的恢復。

因此,高良薑在補腎方劑中起到溫補腎陽、促進腎臟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效。

「大補腎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腎壯腰:杜仲性溫,味甘苦,歸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對於腎虛腰痛、腰膝痠軟、足跟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可與其他補腎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補腎效果。
  2. 固精益氣:杜仲能固腎精、益氣血,對於腎氣不足、遺精滑精、腰膝無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與其他補腎藥材合用,可以更全面地改善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

大補腎湯作為傳統中醫藥方,其組成精妙,旨在滋補腎臟,強化人體根本。其中,紫菀的加入尤為關鍵。紫菀,在中醫裡被視為一味性溫、味甘微苦的藥材,歸肺經及脾經。它主要產於中國華北地區,自古以來即被用於治療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如咳嗽、氣喘等。在大補腎湯中,紫菀的作用不僅局限於其對肺部的療效,更在於其能補益肺氣,而肺主氣,司呼吸,與腎同為生命之本。通過滋養肺氣,紫菀間接增強了腎氣,達到了固本培元的效果。此外,紫菀還有助於調節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從而全面提升健康狀態。因此,紫菀在大補腎湯中的應用,彰顯了中醫“肺腎同源”的理論,實現了補腎壯體的目的。

「大補腎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助腎: 乾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腎喜溫惡寒,若腎陽不足,則易出現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等症狀。乾薑溫陽助腎,可溫煦腎陽,改善腎臟功能,提升藥效。

2. 溫脾助運: 乾薑亦能溫脾散寒,促進脾胃運化,使藥物更易吸收和利用。脾腎相生,脾胃運化水谷精微,可資腎氣,進一步增強補腎效果。

因此,大補腎湯中加入乾薑,既能溫陽助腎,又能溫脾助運,達到溫補腎陽、促進藥效的作用。

大補腎湯中加入遠志,主要原因如下:

  1. 益智安神: 遠志味甘苦,性溫,入心、肺、腎經。具有益智安神、開竅豁痰之效。腎主藏精,精氣不足易導致神志恍惚、健忘失眠。遠志可補益心腎,寧心安神,改善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失眠健忘。
  2. 通絡止痛: 遠志還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腎主骨生髓,腎虛可導致腰膝痠痛,甚至影響四肢活動。遠志可通經絡、活血止痛,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痠痛。

大補腎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腎: 生地黃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清熱除煩的功效。腎陰虛者常出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口燥咽乾等症狀,生地黃能滋養腎陰,緩解腎陰虛所致的症狀。
  2. 配伍相宜: 大補腎湯屬於溫補腎陽的方劑,加入生地黃能夠起到滋陰降火的作用,避免補陽過度導致內熱上炎,有助於維持陰陽平衡,使補腎效果更加溫和有效。

大補腎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大補腎湯藥性偏溫燥,甘草能緩解藥物的燥烈之性,避免傷陰耗氣,使藥效更平和。
  2. 補益脾氣: 甘草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腎氣虛弱,往往伴隨脾氣不足。甘草補益脾氣,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從而更好地滋補腎氣。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大補腎湯 」

方劑組成:

  • 磁石: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止血、止咳平喘、利水消腫。
  • 石斛: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川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地骨皮: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高良薑: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
  • 杜仲: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紫菀: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功效:

腎氣不足,腰背疼痛加重。

總結:

中藥方劑「 大補腎湯 」是一款針對腎氣不足、腰背疼痛加重的治療方劑。其組成成分包括磁石、石斛、茯苓、橘皮、麥門冬、白芍、川牛膝、桂枝、地骨皮、人參、當歸、五味子、高良薑、杜仲、紫菀、乾薑、遠志、生地黃、甘草等,具有補腎益精、滋陰養血、強筋壯骨、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止血等功效。此方劑可有效緩解腎氣不足引起的腰背疼痛,改善腎臟功能,增強抵抗力,提高免疫力,並具有補益氣血、滋陰養血、強筋壯骨、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止血等多種功效。

傳統服藥法


磁石3兩,石斛3兩,茯苓3兩,橘皮3兩,麥門冬(去心)3兩,芍藥3兩,牛膝3兩,棘刺3兩,桂心3兩,地骨皮3升,人參5兩,當歸5兩,五味子5兩,高良薑5兩,杜仲5兩(炙),紫菀4兩,乾薑4兩,遠志1兩半(去心),乾地黃6兩,甘草2兩(炙)。
嚼碎。以水4升,煮取1升,分10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補腎湯具有補腎益精、強腰壯骨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

相同名稱方劑


大補腎湯, 出處:《千金翼》卷十五。 組成:磁石3兩,石斛3兩,茯苓3兩,橘皮3兩,麥門冬(去心)3兩,芍藥3兩,牛膝3兩,棘刺3兩,桂心3兩,地骨皮3升,人參5兩,當歸5兩,五味子5兩,高良薑5兩,杜仲5兩(炙),紫菀4兩,乾薑4兩,遠志1兩半(去心),乾地黃6兩,甘草2兩(炙)。 主治:腎氣不足,腰背疼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