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石斛散

BU SHEN SHI H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七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1%
肝經 16%
肺經 16%
心經 14%
脾經 10%
胃經 7%
膀胱經 5%
大腸經 3%
膽經 2%
三焦經 1%
腎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補腎石斛散: 一種補腎壯陽的中藥方劑


補腎石斛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腰膝酸軟、小便頻數、夜尿多、耳鳴目眩、失眠多夢、手腳冰涼、陽痿早洩等。

補腎石斛散由以下幾味中藥組成:

  • 石斛:性微寒,味甘,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 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人參:性微溫,味甘,具有補氣、安神益智、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 杜仲:性溫,味甘、微苦,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附子:性大熱,味辛、甘,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生地黃:性微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川牛膝:性微溫,味甘、苦,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萆薢:性微溫,味辛、苦,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
  • 肉蓯蓉:性溫,味甘、微苦,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
  • 磁石:性寒,味辛、鹹,具有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止血、止咳平喘、利水消腫等功效。

補腎石斛散的藥理作用主要包括:

  1. 補腎健脾:補腎石斛散中的石斛、杜仲、五味子等成分具有補腎益精的作用,可以幫助改善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
  2. 活血化瘀:補腎石斛散中的當歸、川牛膝、白芍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幫助改善氣血循環,緩解疼痛。
  3. 祛風除濕:補腎石斛散中的防風、萆薢等成分具有祛風除濕的作用,可以幫助祛除體內的風寒濕邪。
  4. 溫陽益氣:補腎石斛散中的附子、黃耆等成分具有溫陽益氣的作用,可以幫助溫暖身體,增強抵抗力。

補腎石斛散的臨牀應用主要包括:

  1. 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補腎石斛散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小便頻數、夜尿多、耳鳴目眩、失眠多夢、手腳冰涼、陽痿早洩等症狀。
  2. 風寒濕痹:補腎石斛散可以治療風寒濕痹引起的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等症狀。
  3. 氣血不足:補腎石斛散可以治療氣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失眠多夢等症狀。
  4. 陽虛體質:補腎石斛散可以治療陽虛體質引起的畏寒怕冷、手腳冰涼、精神不振等症狀。

補腎石斛散的用法用量是:

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2-3次。


補腎石斛散的禁忌症:

孕婦、陰虛火旺者禁用。


補腎石斛散的注意事項:

  1. 服用補腎石斛散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 服用補腎石斛散期間,應避免飲酒。
  3. 服用補腎石斛散後,如果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的來說,補腎石斛散是一種有效的補腎壯陽中藥方劑,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在服用補腎石斛散時,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應避免飲酒,並應注意觀察是否有不適症狀。

傳統服藥法


石斛1兩(去根,銼),當歸半兩(銼,微炒),人參半兩(去蘆頭),杜仲1兩(去粗皮,微炙,銼),五味子半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熟乾地黃1兩,白茯苓3分,沈香1兩,黃耆半兩(銼),白芍藥3分,牛膝3分(去苗),棘刺半兩,桂心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萆薢1兩(銼),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令乾),磁石3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上為粗散。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 石斛:味甘,性微寒,歸肺、腎經。具有滋陰生津、益氣補腎的功效。
  •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肺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
  • 人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肺、脾、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
  • 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
  •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歸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
  • 附子:味辛、甘,性熱,歸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
  •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
  • 沉香:味辛、苦,性溫,歸心、脾、肺經。具有行氣止痛、降逆止嘔、安神定志的功效。
  • 黃耆:味甘、微溫,歸肺、脾、腎經。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托毒排膿的功效。
  •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止痛、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
  • 川牛膝:味苦、甘,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絡的功效。
  • 桂枝:味辛、甘,性溫,歸肺、心、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溫經通絡、助陽化氣的功效。
  • 防風: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脾、肝經。具有解表祛風、宣肺止咳、止痙止痛的功效。
  • 萆薢:味苦、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利水消腫的功效。
  • 肉蓯蓉:味甘、咸,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壯陽固精、滋陰補血的功效。
  • 磁石:味鹹、辛,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強腰膝、止血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及時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腎石斛散,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石斛1兩(去根,銼),當歸半兩(銼,微炒),人參半兩(去蘆頭),杜仲1兩(去粗皮,微炙,銼),五味子半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熟乾地黃1兩,白茯苓3分,沉香1兩,黃耆半兩(銼),白芍藥3分,牛膝3分(去苗),棘刺半兩,桂心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萆薢1兩(銼),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令乾),磁石3兩(搗碎,水淘,去赤汁)。 主治:腎氣虛,腰胯腳膝無力,小腹急痛,四肢痠疼,手足逆冷,面色萎黑,虛弱不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