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磁石浸酒」方劑中,以磁石為主要成分,主要原因有二:
- 磁石性味歸經: 磁石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鎮心安神、平肝潛陽、降逆止嘔之功效。其所含的鐵元素,能補益肝腎,改善血液循環,並能調節神經系統,改善失眠、心悸、頭暈等症狀。
- 磁石配酒: 酒性溫熱,能引導磁石藥力直達病竈,增強其藥效。同時,酒能促進血液循環,使藥物更快吸收,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磁石浸酒方劑,利用磁石的藥性,配合酒的引導作用,可有效治療肝腎不足、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頭暈目眩等病症。
磁石浸酒方劑中加入山茱萸,主要是基於其 補腎固精 及 收斂止汗 的功效。
磁石具有 平肝潛陽 的作用,而山茱萸則能 補益腎氣,二者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 穩定肝腎功能,改善因肝腎虛弱引起的頭暈目眩、耳鳴、失眠、盜汗等症狀。
此外,山茱萸的收斂止汗作用,可以 減緩因肝腎陰虛引起的汗出,進一步提升磁石浸酒的治療效果。
「磁石浸酒」方劑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利水道,利水消腫: 木通味甘性寒,入膀胱經,具有通利水道、利水消腫的功效。磁石性寒,入肝、腎經,具有平肝潛陽、鎮心安神、止血、降壓等作用。將二者配伍,可增強利水消腫之效,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可起到協同作用。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木通亦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可與磁石的清熱降火、涼血止血作用相輔相成,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
磁石浸酒方中添加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磁石性寒,入肝腎經,具有鎮心安神、降逆止嘔之效。防風性微溫,入膀胱經,能散風寒、止頭痛、解表發汗。二者配伍,寒溫相濟,既能發揮磁石鎮心安神之效,又能減緩其寒性,避免過於寒涼,使藥性更加平和。
- 增強療效: 防風能疏散風寒,而風寒之邪易擾亂心神,導致心悸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磁石則能鎮心安神,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於心神,增強鎮心安神之效。
磁石浸酒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是山藥。山藥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營養豐富的藥材,具備多方面的健康效益。首先,山藥含有豐富的黏液質和澱粉,能夠有效滋補脾胃,增強消化功能,對於脾虛所導致的食慾不振和腹瀉症狀有良好的調理效果。此外,山藥還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對於由於肺虛引起的咳嗽特別有效。
在磁石浸酒的配方中,山藥的加入不僅能改善方劑的滋補效果,還能增強整體療效。磁石的性質主要用於鎮靜和安神,而山藥則能幫助強化身體的內部環境,達到平衡之效果。這種互補的作用,讓磁石浸酒在舒緩壓力、促進睡眠方面展現出了更佳的效果。因此,山藥與磁石的結合,既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優勢,也增進了方劑的整體功能。
磁石浸酒方劑中包含水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功效: 磁石性寒,入肝、腎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之效。水菖蒲辛溫,入心、脾、胃經,善於開竅醒神、化濕健脾。兩者配伍,寒溫相濟,既可增強鎮心安神之效,又能防止磁石寒性過於凝滯,有助於藥力暢達,使心神寧定,且脾胃健運,更利於藥效發揮。
- 針對病症,協同作用: 磁石浸酒多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心神不寧等症。水菖蒲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可助磁石更有效地安神定志,同時其化濕健脾作用,也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進而提升整體療效,使心神安定,睡眠改善。
磁石浸酒方劑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增強安神定志功效: 磁石性寒,善於平肝潛陽,鎮心安神。遠志性溫,味甘苦,具有安神益智、開竅醒神的功效。二者合用,寒溫相濟,相輔相成,更能有效地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等症狀。
- 緩解磁石寒性: 磁石性寒,久服易傷脾胃。遠志性溫,能溫陽散寒,中和磁石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損害,使藥效更溫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磁石浸酒為一方古老之中藥方劑,其組成精妙,尤以磁石與天雄兩味藥材相輔相成,效果顯著。天雄,性溫而烈,善行氣活血,壯陽固本,乃《神農本草經》記載之上品。配合磁石之重鎮安神,二者合用,旨在調節人體之陰陽平衡,增強心腎功能。磁石質重,可引火下行,安定神志;天雄則上達頭頂,下至腳底,通絡止痛,共奏滋補肝腎、強筋骨、益智安神之效。此方適用於因肝腎不足所致之心悸失眠、腰膝酸軟、耳鳴目眩等症狀。兩藥結合,一陰一陽,一靜一動,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彰顯中醫藥學辨證施治之精髓。
磁石浸酒方中包含蔓荊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暑、疏風止眩: 蔓荊子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暑、疏風止眩的功效。磁石性寒,味甘鹹,擅長平肝潛陽、鎮心安神。兩者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暑、疏風止眩的作用,適用於暑熱中暑、頭暈目眩、神志不清等症狀。
- 佐使磁石,增強療效: 磁石入肝經,具平肝潛陽之效。蔓荊子入肝、膽經,可疏風止眩,並能引導磁石入肝經,增強其平肝潛陽之效。兩者相輔相成,可更有效地治療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神志不清等症狀。
磁石浸酒方中配伍菊花,取其清熱平肝、明目之效。磁石性寒,質重,善於鎮驚安神,引導腎水上行,滋養肝臟,以達平衡水火之功。菊花性涼,味甘苦,入肝經,長於疏散肝風,清肝明目,降壓火,兩者相輔相成。菊花之輕揚可助磁石上升,使滋腎之水氣上達於頭目,增強安神定志之效;同時,菊花清熱之力亦能緩解磁石可能帶來的寒涼過盛,防止損傷脾胃。此方適用於肝腎不足,肝火上炎所致的頭暈目眩、視力模糊、心悸失眠等症,通過磁石與菊花的協同作用,達到滋陰潛陽,清肝明目的治療目的。
磁石浸酒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原因在於兩者藥性相輔相成,達到協同作用:
- 相生相佐:磁石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之效,而川芎則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功。磁石鎮心安神,川芎活血行氣,兩者相輔相成,可增強鎮心安神功效,並改善心血循環,促進氣血運行。
- 引導藥力:磁石性沉重,川芎性輕揚,兩者搭配可引導磁石的藥力上行,更好地作用於頭部、心腦,提高藥效。
磁石浸酒方劑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經散寒,助磁石行氣活血: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竅止痛之效。磁石性寒,入肝、腎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之效。細辛的溫性可緩解磁石的寒性,並有助於磁石行氣活血,更好地發揮其平肝潛陽的作用。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磁石浸酒主要用於治療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細辛的辛散之性可以幫助磁石疏通經絡,使藥力更易到達病竈,從而增強治療效果。
總之,細辛的加入,不僅可以調和磁石的寒性,還能促進其藥效的發揮,使整體方劑更加有效。
磁石浸酒方中加入肉桂,是為了補腎陽、溫脾胃,協調磁石的寒性。
磁石性寒,入肝、腎經,具有平肝潛陽、鎮驚安神的功效,但寒性過重易損傷脾胃陽氣。肉桂性熱,入心、腎、脾經,能溫補脾腎陽氣,溫通經絡,與磁石相配,可緩解磁石的寒性,防止其損傷脾胃,並增強其補腎陽、安神定志的功效,使藥力更顯著。
磁石浸酒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磁石性寒,入肝腎經,具有鎮靜安神、降逆止嘔的功效。生地黃則性寒,入心、肝、腎經,能滋陰清熱、涼血止血。兩者相配,可增強降火涼血之力,尤其適用於熱病心煩、口渴、血熱妄行等症狀。
- 合肝腎,益精血: 磁石入腎經,可補腎安神;生地黃入肝經,能養肝滋陰。兩者相輔相成,可益精血、滋肝腎,對於肝腎陰虛、精血虧虛所致的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磁石浸酒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陽散寒:磁石性寒,長期服用可能引發脾胃寒涼,導致消化不良。乾薑性溫,可溫中散寒,抵消磁石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的損傷,使藥力溫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 協調藥性:磁石入肝腎經,善於平肝潛陽,但其單味藥性偏於靜,缺乏推動藥力之功。乾薑入脾胃經,具有溫中助陽、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促進磁石藥力運行,使其更有效地發揮平肝潛陽的作用。
因此,乾薑的加入既能保護脾胃,又能協調藥性,使磁石浸酒方劑的療效更佳。
磁石浸酒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原因在於:
-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磁石偏寒,容易損傷脾胃,茯苓可補脾胃之氣,避免磁石寒性過於強烈。
- 協調藥性:磁石善於降逆,茯苓則能升舉脾氣,兩者相配,可避免單獨使用磁石導致脾氣下陷,進一步增強降逆止嘔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磁石浸酒」主要針對風虛所致的耳鳴和聽力下降問題,其組成豐富,包括磁石、山茱萸、木通等。
磁石在中藥中以其止咳化痰、安神、平肝息風等功效聞名。它能有效治療由於肺經、心經、肝經不和引起的各種症狀。
川芎以其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特性,被廣泛用於頭痛、眩暈、風濕痹痛等疾病的治療。
防風性溫而微苦,主要功效包括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等,對感冒、風濕、肌肉痙攣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祛風除濕等多重功效,適用於治療水腫、風濕痹痛等多種症狀。
乾薑的溫經散寒、溫裡溫中的特性,使其成為治療腹痛、脾胃寒證等疾病的良藥。
菊花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對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目赤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木通清熱利尿、通淋,對於月經不調、膀胱炎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蔓荊子以其散風熱、活絡止痛的特性,對於風寒感冒、頭面疾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肉桂以其溫經散寒、活血通經的特性,對於治療陽虛體弱、經血不暢等症狀極為有效。
山藥的補氣、澀精止遺等功效,對於脾胃虛弱、腎虛引起的症狀有良好治療效果。
山茱萸以其補益肝腎、澀精止遺的特性,對於治療腎虛精虧引起的症狀有顯著功效。
生地黃的清熱涼血、滋陰等功能,適用於陰虛發熱、月經不調等症狀。
細辛以其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的特性,對於風寒感冒、鼻炎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清熱解毒的功能,適用於失眠、炎症反應等多種症狀。
水菖蒲的化痰開竅、除濕健胃的特性,使其成為治療痰厥昏迷、中風等症狀的良藥。
總結而言,「磁石浸酒」方劑以其豐富的中藥成分和多元的治療效果,對於風虛所致的耳鳴、聽力下降問題具有顯著的療效,是一種全面而有效的中藥方劑。
傳統服藥法
磁石5兩(搗碎,水淘去赤汁),山茱萸1兩,木通1兩,防風1兩(去蘆頭),薯蕷1兩,菖蒲2兩,遠志1兩(去心),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蔓荊子1兩,甘菊花1兩,芎藭1兩,細辛1兩,肉桂1兩(去皺皮),熟乾地黃3兩,乾薑1兩(炮裂,銼),白茯苓1兩。細銼,拌和,用生絹袋盛,以酒2鬥,浸經七日後,每日任性飲之,以愈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腎益精、聰耳明目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磁石浸酒, 出處:《聖惠》卷三十六。 組成:磁石5兩(搗碎,水淘去赤汁),山茱萸1兩,木通1兩,防風1兩(去蘆頭),薯蕷1兩,菖蒲2兩,遠志1兩(去心),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蔓荊子1兩,甘菊花1兩,川芎1兩,細辛1兩,肉桂1兩(去皺皮),熟乾地黃3兩,乾薑1兩(炮裂,銼),白茯苓1兩。 主治:風虛,耳中悾悾鬧,便聾不聞人語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