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滋陰散

QING FEI ZI Y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心經 18%
脾經 14%
肝經 11%
腎經 11%
胃經 8%
膽經 5%
大腸經 3%
心包經 1%
膀胱經 1%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清肺滋陰散中加入川芎,是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心包經,具有疏散風寒、活血行氣、止痛的功能。在清肺滋陰散中,川芎的作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配合其他藥材清熱解毒,疏散肺熱,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肺部的血液供應;二是通過行氣止痛,緩解因肺熱所致的胸痛、咳嗽等症狀。因此,川芎的加入,能有效地增強清肺滋陰散的療效。

清肺滋陰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肺熱燥咳: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功效,能滋養肺陰,緩解肺熱所致的燥咳、咯血等症狀。
  2. 調節氣血平衡: 白芍可養血柔肝,使氣血調和,促進肺部的氣血循環,進而達到潤肺止咳的效果。

總體而言,白芍在清肺滋陰散中發揮着滋陰潤肺、緩解肺熱、調節氣血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清肺滋陰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涼血: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的功效。肺熱燥咳、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皆可透過生地黃的滋陰降火作用,達到緩解效果。
  2. 養陰潤肺:肺主氣,喜潤惡燥。生地黃能滋陰生津,潤燥止咳,對於肺陰不足、乾咳少痰、咽乾口燥等症狀,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有助於恢復肺部的正常功能。

「清肺滋陰散」方劑中包含白朮,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健脾益氣,助藥力達肺: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肺與脾胃互為表裡,脾氣健運,則水谷精微得以輸布至肺,有助於滋陰清肺藥效的發揮。

二、扶正祛邪,增強體質: 白朮能補中益氣,提高人體抵抗力,減少外邪入侵的機會,更能有效抵抗肺陰虧損所引起的虛弱症狀,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從根本上改善肺陰不足的情況。

「清肺滋陰散」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解鬱,理氣健脾,有助於緩解肺氣鬱滯,脾胃虛弱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2. 燥濕化痰: 陳皮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將肺中積聚的濕痰排出,改善肺部環境,促進肺氣下降,有利於滋陰潤肺。

因此,陳皮在「清肺滋陰散」中,不僅能輔助清熱滋陰,更能促進肺脾功能協調,達到治標兼治本的效果。

清肺滋陰散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佐以滋陰清肺: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清肺滋陰散以滋陰清肺為主要功效,但肺燥津傷往往與脾虛濕困相互影響。茯苓可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正常,脾氣健運則有助於水液代謝,進而減少肺燥津傷,輔助滋陰清肺的作用。
  2. 利水滲濕,助藥力達肺: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可將水濕之氣引導至膀胱排出體外。清肺滋陰散中其他藥物需達到肺部發揮療效,茯苓利水滲濕可使藥力通暢,更好地到達病竈部位,增強藥效。

清肺滋陰散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能清肺熱,瀉腎火,同時也能燥濕止癢。方中加入黃柏,有助於清熱解毒,並可抑制肺熱引起的燥咳、咽喉腫痛等症狀。同時,黃柏也能抑制痰液的生成,有利於痰液的排出。此外,黃柏對某些皮膚病也有一定的療效,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作用。

清肺滋陰散中加入知母,主要是因為其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知母性寒,入肺、胃經,能清肺熱,降胃火,尤其對於熱邪犯肺,肺熱燥咳,口乾咽燥等症狀,具有很好的療效。同時,知母還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可以緩解因肺熱引起的津液不足,達到滋陰清熱,潤燥止咳的效果。

因此,知母的加入,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還可滋陰潤燥,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肺滋陰,止咳化痰的功效。

「清肺滋陰散」方劑中加入川貝母,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肺熱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
  2. 滋陰潤肺: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能滋養肺陰,緩解肺燥引起的乾咳、咽乾、口渴等症狀。

因此,川貝母在清肺滋陰散中,可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化痰、滋陰潤肺的作用,達到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療效。

清肺滋陰散中加入紫菀,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潤肺止咳: 紫菀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止喘的功效。其藥性溫和,可緩解因肺陰不足、燥熱傷肺而導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2. 宣肺利氣: 紫菀具有宣肺利氣的作用,可使肺氣通暢,改善呼吸道功能,有助於清除肺部痰液,緩解氣喘、胸悶等症狀。

因此,紫菀在清肺滋陰散中起到潤肺止咳、宣肺利氣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清肺滋陰、止咳化痰的功效。

清肺滋陰散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斂肺止咳的作用。它能有效地補充肺陰不足,緩解肺燥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與清肺滋陰散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2. 固護肺氣: 五味子還具有固護肺氣的作用,能夠防止肺氣耗散,提升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清肺滋陰散常用於治療肺陰虛所致的各種症狀,五味子的加入可以增強治療效果,避免治療過程中肺氣過度耗損。

清肺滋陰散中包含款冬花,乃因其性溫、味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降逆之功效。款冬花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其性溫而不燥,可溫潤肺氣,對於寒咳、痰多、氣喘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外,款冬花還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邪侵肺引起的咳嗽、痰黃、咽痛等症狀也有效。故清肺滋陰散中加入款冬花,可起到溫肺止咳、化痰降逆、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肺陰不足、肺熱咳嗽等症狀。

清肺滋陰散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有二:

  1. 滋陰潤肺: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清肺滋陰散主治肺陰不足、燥熱咳嗽,而麥門冬能滋養肺陰,緩解肺燥,起到潤肺止咳的作用。
  2. 養心安神: 麥門冬除了滋養肺陰外,也能清心除煩,安定心神。清肺滋陰散中,常與其他清心安神藥物搭配使用,以改善因肺陰不足引起的失眠、心煩等症狀。

清肺滋陰散中加入地骨皮,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用以針對肺熱燥咳、陰虛內熱等病症。

地骨皮性寒,味甘苦,入肺、胃經,能清熱涼血,有效抑制肺熱引起的燥咳、咽痛、口渴等症狀。同時,其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緩解因肺陰不足而引起的乾咳、口燥咽乾、皮膚乾燥等病症。因此,地骨皮在清肺滋陰散中,能有效清熱解毒,滋陰潤肺,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清肺滋陰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性寒涼,入心、胃、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對於肺熱咳嗽、痰黃黏稠、口渴咽燥等症狀,黃連能有效清熱降火,緩解症狀。
  2. 抑制細菌: 黃連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抑制部分病原菌的生長繁殖,對於肺熱導致的感染性疾病,黃連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清肺滋陰散中加入黃連,能有效清熱瀉火,抑制細菌,達到清肺滋陰、止咳化痰的功效。

清肺滋陰散中加入遠志,主要基於其安神解鬱益智開竅的功效。

遠志性味苦辛,歸心、肺經,具有開竅醒神解鬱安神之效。對於肺熱傷陰所致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遠志能起到清熱安神的作用,與方劑中其他滋陰清熱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清肺滋陰,安神解鬱的功效,進而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清肺滋陰散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養心安神,改善肺陰虧虛所致的失眠、心悸等症狀: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生津的功效。肺陰虧虛常伴隨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酸棗仁能滋養心陰,安撫心神,從而改善這些症狀,配合清肺滋陰藥物,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 協調藥性,增強清肺滋陰的功效: 酸棗仁甘酸入脾,能緩解藥物清肺滋陰的燥性,避免過於寒涼,同時,其滋養心脾的功效,也能促進肺氣的恢復,使清肺滋陰的療效更顯著。

清肺滋陰散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清肺滋陰散多用於治療肺熱燥咳、咽喉腫痛等症,方中藥材性味偏寒涼,加入甘草可中和藥性,避免寒涼傷胃,使藥效更溫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咳嗽、止痛等功效,與清肺滋陰散中其他藥物配合,可以增強清熱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肺滋陰散」

中藥方劑「清肺滋陰散」,主要成分包括川芎、白芍、生地黃、白朮、陳皮、茯苓、黃柏、知母、川貝母、紫菀、五味子、款冬花、麥門冬、地骨皮、黃連、遠志、酸棗仁、甘草等。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可用於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適用於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狀。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紫菀具有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等功效,適用於感冒、氣管炎、肺炎等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款冬花具有止咳化痰、除煩、止咳平喘、抗炎抗氧化等功效,可治療寒嗽、肺熱咳喘、肺氣虛咳、陰虛燥咳、肺癰咳吐膿痰等。

麥門冬味甘性寒,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功效

清肺滋陰散適用於縱慾過度,損傷了真正的陰精,導致陰火上升、肺金受損,進而引起痰液黏稠、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清肺滋陰散」,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咳化痰、平喘、清肺等功效,可治療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川芎(酒洗)1錢,白芍(炒)1錢半,生地黃2錢,白朮(炒)1錢,陳皮1錢,白茯苓8分,黃柏(蜜炒)1錢,知母1錢,貝母(去心)1錢,紫菀8分,五味子6分,款冬花8分,麥門冬1錢,地骨皮1錢,黃連(炒)5分,遠志(甘草湯泡)8分,酸棗仁(炒)6分,甘草4分。
心下怔忡,夜臥不寐,加人參8分;心煩躁亂,加枳實6分,竹茹6分;如痰涎壅盛,加瓜蔞仁6分,天花粉1錢;如咽喉有瘡,用通嗌散吹之。
上銼1劑。
加生薑1片,竹瀝3匙,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寒之性較重,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清肺滋陰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七引杜次泉方。 組成:川芎(酒洗)1錢,白芍(炒)1錢半,生地黃2錢,白朮(炒)1錢,陳皮1錢,白茯苓8分,黃柏(蜜炒)1錢,知母1錢,貝母(去心)1錢,紫菀8分,五味子6分,款冬花8分,麥門冬1錢,地骨皮1錢,黃連(炒)5分,遠志(甘草湯泡)8分,酸棗仁(炒)6分,甘草4分。 主治:酒色太過,斫喪真陰,陰火上升,肺金受侮,以致唾痰稠濁,咳嗽咽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